关灯
护眼
字体:

定宋_夜色精灵【完结】(6)

  5、见知故纵罪

  (二)侵害皇权和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罪

  1、不敬、大不敬罪

  2、违反诏令罪

  3、欺谩、诋欺、诬罔罪

  4、左道、祝诅罪

  5、阑入宫殿门及皇家园囿罪

  6、盗毁山陵、宫阙及御物罪

  7、犯跸罪

  (二)危害中央集权罪

  1、左官罪

  2、阿党与附益罪

  3、王侯私出国界罪

  4、酎金不如法罪

  5、漏泄省中语罪

  6、王侯逾制罪

  (四)思想言论罪

  1、诽谤妖言罪

  2、非所宜言罪

  3、腹诽罪

  三、刑罚

  (一)、汉文景时改革刑制

  1、改革的背景:缇萦上书

  2、改革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改革的内容:①将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即五年徒刑;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

  ②景帝时把原斩左趾的笞五百减为笞三百,劓刑的笞三百减为笞二百。后又把笞三百减为笞二百,笞二百减为笞一百;

  ③景帝时又制定《箠令》,对执行笞刑的刑具和执行方法作具体规定。

  4、改革的意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保护社会生产力;

  ②中国古代刑罚由野蛮向文明转变;

  ③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标志。

  (二)徒刑有期:女徒顾山

  民事法律

  一、民事法律的主体及民事责任能力

  二、所有权

  三、债权

  四、婚姻与家庭

  五、继承:财产继承上出现诸子均分财产的情况

  经济法律

  一、土地立法

  二、赋税立法

  三、商事立法

  四、货币立法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法

  (一)中央司法机关

  (二)地方司法机关

  二、诉讼制度

  1、告劾

  2、逮捕

  (二)审判制度

  1、鞫狱

  2、乞鞫:以三个月为限

  3、上报

  4、录囚: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的犯人进行询问和核实,监督和检察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予以平反或纠正案件的一项制度。

  5、《春秋》决狱:

  (1)产生背景:①受“祖宗之法不可变”观念所囿,汉代的法律很难推倒重订;

  ②完备的法典不可能在短期内制定出来。

  (2)定义: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人提倡的一种断狱方式。即以儒家思想为断狱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并按经义的精神解释和施用法律。

  (3)原则:①原心定罪②利弊

  (4)影响:①对律学的推动②对审判原则的修正③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6、秋冬行刑:中国古代将死刑的执行安排在秋冬两季进行的制度。

  |

  中国法制史(三)

  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法律制度日趋成熟,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伦常法制化的表现。

  立法概况

  一、立法思想的发展变化

  (一)“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二)严刑重禁,信赏必罚,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思想的重要特色

  礼进一步融入到法律中

  二、立法概况

  (一)三国的立法:《曹魏律》

  1、在篇目上,由原来《九章律》的九篇增加为十八篇。

  2、在体例上,将具律改为刑名列于律首。

  3、在内容上,“八议”入律。

  (二)两晋的立法:《晋律》

  1、在篇目上,共有二十篇。

  2、在体例上,将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

  3、在内容上,“准五服以制罪”入律。

  4、有注释存在,故又称为“张杜律”。

  (三)南北朝的立法:《北齐律》

  1、在篇目上,篇目简为十二篇。

  2、在体例上,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律。

  3、在内容上,“重罪十条”入律。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1、八议制度入律

  2、官当制度的实施

  3、重罪十条的确立

  4、亲属相犯“准五服以制罪”

  二、罪名

  三、刑罚

  初步形成封建五刑:死、流、耐、鞭、杖民事法律

  一、关于人的身份

  二、土地所有权

  1、曹魏屯田令

  2、西晋占田制

  3、北魏均田制

  三、债权

  四、婚姻制度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曹魏:律博士

  2、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寺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一)刑讯的制度化

  1、南梁:测囚法

  2、南陈:立测法

  (二)死刑复奏制度的形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