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次机遇_夜色精灵【完结】(188)

  几十年前,张之洞殿试之时将策论试卷缮写出格,按评卷要求属于严重违规(有舞弊嫌疑),好在阅卷人并不苛刻,仍打算录取,只是名次列在三甲之尾,点翰林是休想了。但由于试卷极为特殊,阅卷人需征得主考同意,哪知主考地宝中堂(宝鋆)极为欣赏,不惜动用自己的权力将其列为至二甲第一,有考官持不同意见,后来官司闹到御前,慈禧太后阅后大为欣赏,亲自将张之洞提为一甲,由传胪而变为探花。

  与岑春煊一般,张之洞对这份破格拔擢之恩感激涕零、至死不忘。哪怕在遗疏中也要特书一番,但又不能太过明显,否则就有浅薄之憾。他对弟子之稿并不满意,但一时间难以修缮,陈宝琛略一沉吟后说道:“如果改成‘殿试对策,指陈时政,蒙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拔至上第,遇合之隆,虽宋宣仁太后之于宋臣苏轼,无以远过。’下面再接‘备员词馆’云云,您看如何?”

  “太好了!”张之洞连连点头,“韬庵,你是宝刀未老!”

  陈宝琛想笑,但觉分外苦涩,怎么也笑不出来。

  王商进入内堂之时,张南皮虽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见了他却两眼放光,还想挣扎着起来,他连连拦住:“张中堂,几日不见,怎么病成这样了哇?”

  “老夫大限已近……”

  “皇上牵挂中堂的病情,特命我今日来送人参,明日亲来探视。”

  “好,好。”张之洞只说了两个字,连“谢皇上恩典”的应景话也说不出来,两眼直勾勾地看着王商,手却颤抖地指着陈宝琛……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六十九章 盖棺论定

  宝琛知道他的意思,忙将修缮后的遗疏递给王商,“是张中堂的交代……”

  “是,是。”王商恭恭敬敬地收好,“咱家回去后一定立即呈给皇上。”

  第二天,禁卫军开道,林广宇坐着轿子,带着在京的军机大臣一同到了张府。这一次探视大臣病情,自然不是彰显威风之际,全套天子仪仗根本没用,便连随从也是极少。若不是王商等人以治安为由,林广宇恐怕连禁卫军开道都省了。

  林广宇还是第一次到大臣府邸,张家亲属早就预备好了,齐齐跪地迎接,张权在众人之首,三跪九叩请安。望着镶嵌有由张之洞亲自做句之“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联的大门,林广宇叹息不已,原本轿子可以一直抬到大厅的,但他为示郑重,执意步行,其余大臣鱼贯而入,直至张之洞病榻前。

  鹿传霖一直坚守在此,少不得将情况与张之洞叙述,说一句便难过一次,还是张之洞豁达,劝他:“这份恩典,出自君上,今天子圣明,某永世难忘。”

  “张师傅……”林广宇走上前来,紧紧握住张之洞的老手,语意真挚,龙目含泪。

  “皇上……”见皇帝后,张之洞仿佛被注了一针强心针,精神也好了许多,哆哆嗦嗦要挣扎着起来,林广宇连忙拦住。

  “张师傅公忠体国,操劳国事数十年如一日,以至积劳成疾。朕早该前来看望。今日才来,太晚了。”

  “皇上……病情臣自己心里清楚,大限近矣。蒙圣上亲临。已是万分恩宠,安敢奢望其他?故汉昭烈帝刘备称‘人年五十,不称夭寿’,臣今年七十有三,已足够了。”

  “张师傅休要如此说,天下多事。民生凋敝,朕还指望着张师傅这尊擎天柱。”林广宇虽对张之洞的执政能力评价一般,但穿越后张南皮替他写了好几道重要诏书。尤其是诡称神迹那一段,宫内宫外颇多怀疑,全靠张之洞凭藉多年的名声硬顶下来。袁世凯烧死地当夜,张之洞全程在场,但他从不透露怀疑皇帝地只言片语。林广宇想起来,便觉欠这位老臣颇多。

  望着父亲平顺清晰的思路和语调。张权等人面露喜色,以为大有好转,只有鹿传霖等久经世面的人才清楚,这不过是病人回光返照地表现罢了。张南皮现在表现得愈好,离撒手归西的日子也便越近。

  “皇上。臣之所以捱着不死,实是还有些关乎天下至计的话要对皇上说,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张师傅的言语,朕一贯重视,不知道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话语,一并说吧。”

  “臣有两桩心事。第一样便是汉、川汉两路利权归属。老夫一生理想,便是中体西用,希望借洋债用于兴办实业、富国丰民。回顾3年来,洋债借了不少,财政亏空累累,上不能富国,下不能丰民,只不过便宜了一班经手贪官,盛宣怀之为恶,老夫实有责任……”

  这还是张南皮的旧账,他号称“屠钱”,靡费不知凡几,在封疆中是数得着地,翁同龢在世时曾当面斥为“恣意挥霍”,现在借最后时机来陈述,用意自然昭然若揭。

  “……粤汉铁路、鄂境川汉铁路筹款办法,迄今来定,四国银行团办事亦非可靠,请皇上饬旨由邮传部接办,以期早日竣工。梁士颇有实干,还望皇上倚重。”

  那桐这回也一起来了,听了心里却不痛快,张南皮口口声声说要由邮传部接手,但又说路事非梁士不可,岂不是无视他这个尚书?但探病之时,如何发作,再不痛快也只能忍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