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议员都沉默不语。宪法中让步和妥协的力度之大,就是对宪政抱有最高期望,对改良持最激进的态度的议员也始料未及——他们原本以能监督政府、限制官员为极限,没想到居然皇帝主动把部分皇权也置于国会的监督之下。
对此,林广宇在事先有清醒的认识,挣扎了两年之久,在心中来回盘旋了无数念头,亦有过心灵的挣扎,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让步到底。虽然可以通过逐步的放权与让步来行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一来这种步伐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二来终究是要让步的,迟来早来并不差那么一点,反而显得主动、大气;三来,拖得越久,反对的声音会越多,反对的阻力也会越重,与其步步改良,步步受困,不如横下一条心,毕其功于一役。思来想去,干脆还是一步到位了。
“朕今日做此让步,起因有三,一为国,二为民,三为子孙。倘不变革,朕在位之时犹压得住阵脚,朕死后怎么办?倘若子孙不肖、国家动荡,朕即便善终,又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朕只盼宪法实行,君位永固、国祚永昌,我帝国人民时时得享荣光而无冻馁困苦之窘状……”说到这里,林广宇一阵哽咽,“唯盼我帝国臣民,我议员菁英,深知朕之苦心,体谅国之艰难,收哗众取宠之心,止犯上作乱之行,精诚团结、开拓奋进……行新政、遵宪法、践改良,如此,朕即便明日撒手归西,亦可含笑九泉……”
“皇上!”面对林广宇的悲情诉说,满院之人悉数跪了下来。
张謇等人泪流满面,声带哭腔:“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会场中整齐地哭声,此一声“皇上圣明”却又与平常不同。
“臣等愿指天发誓,忠君报国、矢志不渝,如违此誓,神人共愤。”
“臣等愿指天发誓,忠君报国、矢志不渝,如违此誓,神人共愤!”
“好好好。都起来吧!”林广宇长出一口气,选择降低身段的悲情诉说与高高在上的恩赐赏予想比,前一种不仅效果良好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更能捕获和打动人心。一种不留痕迹的低调非但不会折损皇帝在臣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反而有助于正面形象的树立和引导。毕竟,皇帝要软化的不是本来就拥护皇帝的死忠派,而是对皇权持有不满,对朝廷意见颇大的革命派。这一幕,既给在场的人看,更给不在场的人看,在场的众人既是观众同时更是相得益彰的群众演员。
为君两年,执政两年,无论是演技还是套路,林广宇都丰富了许多……
正文 第三卷 第六十三章 亲王闹事
正文 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痛下决心
光是世铎一人也罢了,关键是其余几位亲王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罗罗嗦嗦讲了一大通,听得林广宇的耳朵都要起茧了。因为说来说去,绕来绕去无非是那么两条——有悖于“祖宗成法”,有悖于“皇家颜面”。
按照这帮人的逻辑,皇帝现在大权在握,关系逐渐理顺,大可以励精图治、一展身手,为什么要向国会低头?国会那些人若是听话,养着也便养着了,若是胆敢聒噪,干脆解散了事——祖宗200年没有听到过国会的只言片语,不也把天下治理得服服帖帖?
世铎干脆就直接骂出了口:“国会?国会那是什么东西,要不是皇上恩典,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能有今天?”
听到这里,林广宇再也忍不住了:“世铎,你寻死觅活地跑到朕这里来,难道就是为了说几句诋毁国会的话?”
“奴才不敢。”世铎头一低,口中说不敢,眼神哪有一丝不敢的神色?
林广宇心里暗暗骂道,你们这些鸟人左一个祖宗成法,右一个皇家颜面,慈禧女主当权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跳出来。
“大权统于朝廷、万机决于众议,庶政公诸舆论是朝廷公开的舆情,朕三番五次下诏,难道现在能出尔反尔。如果这样,朕拿什么来塞天下万民的攸攸之口?”林广宇越说越气,说话也不含糊。“难道说朕糊涂,好端端捏在手里的权不要,非要让出去给别人?难道说朕这么不明事理,放着上下齐心地终南捷径不走,非要闹个鸡飞狗跳?”
“奴才不敢。”众人倒是异口同声。
“朕放明白告诉你们。给国会哪些权,给他们多少利,朕都计较过的。决不是一团糊涂账,你们用不着瞎嚷嚷。退一万步说。朕如果让多了、松多了,第一个要紧的便是朕,关系最深的也是朕,你们着急什么?”林广宇拖长了声调,“是不是有些人寻思朕这个皇帝做不久了,怕朕一走之后他来接手有这样那样的不便,非要拿朕做挡箭牌?”
这话说得极重。几个亲王听了前面几句话原本是一脸不服气,听到这里却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两股战战,大汗淋漓。
迫不及待?皇帝不急亲王急?一想到这几个词后面的表征意义,几个王爷吓得脸都青了,很有些后悔跟了世铎前来闹事。皇上?皇上是什么人?戊戌那会是连老佛爷也敢杀的人,是接连端了三个贪污集团地人,是废了奕劻的人……
世铎却兀自强硬:“皇上。奴才今年已经老朽了,这些个事情非但不是为臣下之所想,更不是所能为。但奴才老朽归老朽,这些年来风风雨雨也看得多了。老佛爷自不必说,就是老醇王、老恭王也有这样那样地交代。奴才对皇上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奴才所忧者一来无非是朝廷。二来无非是皇家,与我个人又有多少相关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