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当然是乐观其成,一律恩准,于是辞官而归者络绎不绝,就连魏忠的干儿田尔耕、许显纯等人也纷纷离去,一月不到,魏忠贤在朝中实力已去大半。三桂也借机买通了魏府一名管事,打探碧艳母亲下落。
不想那管事竟告诉三桂,碧艳母亲三年前便因抑郁过度,早已去逝,这些年所谓的书信,只是其他人代写,以安碧艳之心罢了。
三桂将此消息吿知碧艳,碧艳只哭得如泪人一般,几年的希望,一朝破灭,确是常人难以承受。不过出乎三桂意料,这次碧艳竟再没有要死要活,哭过一夜后,便带着两只红肿的眼神,来找三桂,只求能继续留下吴府做名婢女,以报三桂大恩。
三桂当然不会拒绝,仍让碧艳当自己的贴身丫环,照顾自己饮食起居。
而此时的那些朝中大臣见奸党日益衰败,再不惧其势力,弹劾魏忠贤的奏章更是堆得老高。而朱由检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恰好有御史杨维恒参了魏良卿一本,朱由检借机令锦衣卫将魏良卿革职查办,并要抄其家门。
事已至此,魏忠贤当然不能置之不理,心中也明白明是查魏良卿,实则是在给自己看,他忙上本辞去“上公”封号,及魏家所有公侯伯爵位,只求保得全家无事。
不料朱由检不但准了他的奏本,并一并收回先帝所赐九赐、免死铁券等物,当然也饶了魏良卿此次。
自此以后魏忠贤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求避祸,却不料朱由检却一直暗中查找实据,要一举将魏忠贤置于死地,让他永不能翻身。不到一月,派出的厂卫便收集魏忠贤各类罪状不下百条,朱由检看得勃然大怒,虽早知这魏忠贤做奸犯科,可不想竟如此罪大恶极。
朱由检原想就此将其送上法场,一刀两断,可又念及皇兄临死前还不忘交待自己,定要善待此人,想及皇兄嘱托,不由心中一软,只将其发配到凤阳看守皇陵,永世不得再出皇陵一步。
不想这魏忠贤出京之时依旧气焰嚣张,不仅带上了一家老小,又把多年搜刮的金银财宝装了整整百车,随行的还有两千魏府死士,一同赶往凤阳。这那里是发配,根本就是要到凤阳颐养天年去了。
一路上稍有良知的大臣均看不过去,上疏弹劾魏忠贤,曰:奸贼魏忠贤,奉旨赴凤阳守陵,却拥兵两千携珠宝百余车,实乃国之大害,乞万岁,降旨将其收押回京,当众正法,以弘天地正气,还百姓一个公道。
朱由检接到此报,大吃一惊,道:“好个乱臣贼子,事到如今竟还敢拥兵自重,真个不知死活,莫非真以为我大明无人能治其否?”后降旨兵部,令其速速将魏忠贤收押回京,交三法司定罪。
身怀圣旨的锦衣千户关国安率人追赶魏忠贤,要将其收押回京。而此时的魏忠贤家财万贯,十世也难以用完,又有两千死士一路保护,一路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却不知他颈上的利刀既将落下。
这日行至距阜县还有二十余里的地方,天色已经渐晚,魏忠贤命部下加紧行军,准备在阜县休息一夜,明日再继续上路。而锦衣千户关国安等人距魏忠贤也不过两日路程而已。
魏忠贤的两千死士自然是唯命是从,而仅有的几名押解官又那里敢说个不字。不过天色还早,众人也不急于赶路,大队缓缓行在这山路之中。
大军又转过一个山坳,前面却是一道峡谷,地势险要,峡谷两侧密林从生,加上此时天色昏暗,众人只觉得阵阵阴风吹过,无不心惊。
魏忠贤忙命大军加紧行军,他可是知道,如今这天下盗贼四处蜂起,可不要在这里遇到什么占山为王的草寇。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大军刚行至山谷中段,却见前面突然冲出上百名头戴黑巾,衣裳不整之人,只是手中闪亮的钢刀却似乎在告诉别人,我们不是难民,而是山贼。
大军不得不停下脚步,押解官刘应选虽然看得头皮发麻,却因职责在身不得不上前,不过见前面拦路之人并不多,有魏忠贤那两千死士装胆,也不觉害怕,道:“我乃大明押送官,押送人犯至凤阳,尔等何人,竟敢拦路?不知死活吗?”
却见为首之人哈哈一笑,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只要你们将身后大车尽数留下,我便不为难你们,如何?”
魏忠贤坐在车中,暗道:好个嚣张的盗匪,几百人便敢拦我这几千大军,真是寿星佬吃砒霜,活腻了!叫过死士首领魏力,吩咐其准备迎战,务必全歼这些盗匪。
魏力领命,召集部下。这两千死士各个都是一身好武艺,不然也不会被魏忠贤所看重,对眼前这几百盗匪根本没有看在眼里,在他们看来,不过一群土鸡瓦狗一般,想来一个冲锋,便可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魏阉丧命(二)
两千死士骑着高头大马,整齐的列队于阵前,而那些拦路盗匪却依旧是散慢的站在原地,不见有什么动作。
随着魏力一声令下,两千死士如同出闸猛虎一般,冲向这几百盗匪。盗匪一见对方已经冲了过来,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命。魏忠贤坐在车中,微微一笑,对身边的干儿李朝钦道:“这帮草寇,竟敢拦我大军,如今知道厉害了吧。”
李朝钦媚笑道:“这些草寇如何能与爹爹相提并论,不过这一路寂莫,这些草寇也算是为爹爹解闷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