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对这个旗主之位并不十分热心,汉民在后金几乎就是奴隶的代名词,从小便吃过后金苦头的黄胜,对后金根本就没有多少好感。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范河城下(三)
更何况黄胜的亲人虽说并不是直接死在后金的刀枪下,可却也是因为后金入侵逃到深山中才被饿死、病死的。
当年若是知道自己面前的就是后金大汗,黄胜别说救助,恐怕还会与他打上一仗。不过眼下却是形势所迫,一方面是回到深山继续当他的野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另一方面却是锦衣御食,从此过上人上人的日子。何去何从,黄胜也苦脑过,而且自己还有一个弟弟黄利,自己就算再苦些、累些也不要紧,但弟弟却还不到二十,总不能让弟弟也随自己在山中当一辈子野|官,可心中除了对皇太极十分感激外,对后金却无多少忠心可言。一年来,黄胜循规蹈距,颇得皇太极赏识,连这个代字也被去掉,正式成了镶黄汉旗旗主。
不过自当了旗主之后,却发现后金对汉民的压迫真是无处不在,就连当兵的除了将领外,普通汉军军卒也是根本没有军饷,只能保证他自己不被饿死而已。
黄胜迟迟下不了决心,更重要的还是在忧虑辽东军到底会不会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等把自己骗去后,再跟自己算帐。
“大哥,你还考虑什么啊,他后金对咱们如何大哥还不清楚吗?他们从来就没有把咱们当人看。可人家辽东却不一样。大哥还记得赵大娘他们吗?当年他们被送到辽东与辽东换粮,人家辽东可是把他们当做自己地亲人看待,就算大哥不归顺辽东,等辽东军将那些老人叫上来,咱们手下的一万多人恐怕得有一大半马上跑到辽东去认亲,这仗还能打吗?”
“你是说赵大娘他们还活着?”黄胜一听此话,激动的拉住黄利的手。黄胜十几岁时爹娘便先后故去,当时黄利只有七八岁。要不是村里人帮助,两个孤儿早就饿死了,而赵大娘便是帮他们最多的。她本来就不富裕,可那怕有一口吃的也惦记的黄胜、黄利,在黄胜、黄利心中,赵大娘便如同二人亲生母亲一般。
直到黄胜二十岁时。有了一定的谋生能力,见村子里实在是太困难了,才带着弟弟离开了村子,来到山中以打猎为生。搬出村子后,黄胜还时常回到村中看望乡亲们,并为他们带上些野味,给大家改善生活。只可惜三年前赵大娘却被后金军抓走,说是送到辽东享福。而黄胜也因为听说后金要成立汉八旗,正到处抓汉民青壮,才回去地少了。直到遇上皇太极。
黄胜当上了这个镶黄旗旗主后也不忘乡亲,只可惜村中老人们都已不在了。可他还是将村里青壮编到了自己的镶黄旗,方便照顾。而且黄胜也逐渐了解了那段历史。赵大娘这些老人们竟被当作牲口一般被送到了辽东以换粮草。黄胜本以为这些人被送到辽东必是被当作奴隶一般,以赵大娘的身体恐怕早就不在了,可没想到黄利竟说赵大娘可能还活着,黄胜怎么能不喜出往外。
“应该是,那个看押我的辽东军卒虽不知赵大娘,可他却认识李老爹,他与李老爹便是邻居,听他说李老爹现在的日子过得可是好极了。还开了个小店不愁吃不愁穿,比你这个什么旗主还要强。只是李老爹常念道他儿子李二柱。”
“李老爹?就是咱村的李老爹?”黄胜激动地问道。本以为再也见不到村子里的这些好人,没想到今日竟得到了他们的消息。
“可不就是吗,想来辽东那人也至于不骗我,不然也不能将李老爹的样子说得那么清楚。对了,大哥那个李二柱不就在你军中当佐领吗?要不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嗯,你去将从咱们李家村出来的所有人都叫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黄胜想了想道。
黄利虽不知黄胜到底要干什么,不过还是依言而去。片刻功夫便叫来十几人,这些人中竟大多都是将官,光是佐将就有七八个,刚才提到的李二柱也在其中。
这也是黄胜有意为之,既然自己当了旗主,当然要招些得利部下,只有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才是最贴心的,才不会被死心踏地的为后金卖命。
众将官被叫来却不知何事,都有些疑惑的看着黄胜。可以说没有黄胜就没有他们今日,别说是能当上个小官,恐怕连性命都是难保。
都是从小一起长大地兄弟,黄胜在他们面前可不敢摆谱,有几个别看年纪不大,可辈份却高得吓人,黄胜还得管人家叫小叔。所以黄胜亲自将这些人迎进门,众人坐下后,黄胜才道:“黄利,你去门外守着,就说我在研究军机大事,任何人不得进入。”
看着黄利点头离去,在坐的众人却更是不知黄胜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黄胜看了众人一眼,自己可是好不容易才将这些人从各汉旗中抽调过来,聚在自己身边,几年来大家生活也都还算过得去,总算对得起自己当年在村中所受地恩惠。
不过今日之事黄胜却不敢擅自独行,就算自己想要投靠辽东,若是没有这些人的支持,自己恐怕也不好办,所以想把大家伙叫来,问问大家地意见。
黄胜先是将刚才战况跟大家说了一番,又将眼前形势简单分析了一下,最后才道:“如今辽东虽只有两万人围城,可战力却不容小视,而且最重要的是黄利在辽东俘虏营中竟得到了李老爹的消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