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想到明军竟未趁着城上辽东军无力反击的时侯攻城,反而是派出三千骑兵冲了上来,兵锋直指宁远城西城门。只是他们冲到城门外时,却不是攻城,而是取过马鞍后地一只布袋。将布袋中的东西倒在西城门外后,便全军撤退。
城上祖大寿用千里眼一看。却发现这些明军骑兵倒出的竟是铁蒺蔾|;封锁城门,防止辽东军出城偷袭。不过祖大寿却不紧张,战争期间,辽东军从没想过要从城门出去。为防止明军从城门攻入,城门后已被工匠们用大块石头,混合水泥垒死,厚度与城墙相等,就辽东军自己想出城。没有个十天半月也是打不开城门。
明军骑兵撤退后,其后军再次鼓声大作。只见近万明军在偏将陈明的指挥下,八人一组抬着一个个仿佛车厢一样的东西。这东西长四米左右,宽两米有余,里面为木制支架,前后无遮拦,下面无底,在木制顶盖及两侧加上一层皮笆(铺上生牛皮的竹盖),然后再覆上一尺多厚地櫜,最后再盖上皮笆,最后又在上面糊上半尺多厚的泥浆。
只见明军将这些车厢抬到距城墙五百米刚好进入辽东军火炮射程以内的地方,往地上一放,后面的明军按次序,将手中的车厢与前面一个对接整齐摆放好。辽东军虽不知明军这是在弄什么玄虚,不过本着敌人要做的事,我们就坚决不能让其完成。城上几十门火炮冒着敌军的炮火,对其发动了猛烈进攻,只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随着这种怪异的车厢越来越多,仅是短短半个时辰,明军竟用这种车厢在宁远城下摆出了十条车厢长龙,直通护城河。
一名辽东军趁着明军火炮攻击的间歇,将一枚手雷扔到了最前的一节车厢上,没想到一声巨响过后,车厢竟是丝毫无损。
就在这车厢长龙摆放好后,明军红衣大炮及松木炮竟也不再像开始那般齐射,而是开始轮番射击,以保持火力压制不间断。
而后面地几万明军步兵每人扛着一袋泥沙,列好队形,排成一排依次冲入车厢之中,五百米的距离不过几分钟而已,冲到护城河边地明军将所负泥沙扔到河中转身又进了车厢长龙,向回奔去。车厢内两米宽的距离足够两人并排而行。
祖大寿一看不好,若是如此下去,护城河很快便会被填满,而明军更可从这车厢长龙中源源不断地冲到城下,却不会受到巨大损伤。叫过城上炮营营长,命其暂时不要攻击明军火炮阵地,全力攻打这怪异的车厢长龙。炮营营长得令后,亲自操炮,一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明军车厢长龙上,一阵烟雾过后,被击中的那节车厢却只是在车顶露出一个一米多粗的大洞,整个厢体却是无损。只见厢体中的明军竟打开了厢体一侧的小门,将被炸死、炸伤的明军推到厢体外,以免造成阻塞,随后小门一关,整座车厢还是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一般。
“手雷!用手雷把出口给我封住,决不能让他们如此轻易地将护城河填平!”祖大寿叫道。
顿时几十枚手雷落到了明军车厢出口出,一阵巨大的爆炸声,气浪竟连城上地辽东军也可以感觉得到。猛烈的冲击力直将车厢冲翻,里面七八名明军也被炸得血肉模糊。
可这却依旧阻拦不住明军的步伐,后面的明军冒着城上辽东军的手雷长枪,悍不畏死的冲出车厢,将手中沙袋扔到护城河中,那几名被炸死的明军尸体竟也成了填充物,被扔到河水中。同时后面明军又抬来几节车厢,放在护城河前,保护明军士兵继续填河。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毒气攻击
祖大寿眼看护城河已经是越来越窄,忙令守军继续用手雷封锁出口,以减缓明军填河速度。就在这时一名辽东军卒大叫了声:“大人,你看那是什么?”
祖大寿闻声向城外望去,只见明军阵营中推出了几十台简易的投石车,祖大寿城外眉头一皱,不知道明军在火炮横行的今天,拿出这种古老的东西能有什么用。还是解决这些恼人车厢更为重要。遂令道:“炮营先不用去管那些投石车,集中火力,务必要将这些车厢炸毁!”炮营依令行事,很快几轮齐射便将明军的车厢长龙从中拦腰斩断,不过明军却迅速清理场地,再次搬来新的车厢,使车厢长龙始终不断。
而此时明军的投石车已被推到距城墙二百米处的小山丘上。只见明军将一枚枚炮弹放在投石车上,转眼间,几十枚炮弹飞向宁远城城墙,只是这些炮弹竟在将要落在城墙上时发生了爆炸,爆炸威力虽然不大,可其产生的浓烟却是久久不散。几名闻到浓烟的辽东军片刻即感到窒息,口鼻出血。
“不好,有毒!这是烟球和毒药烟球!”祖大寿看到最先吸到烟雾的几名士卒先后倒下惊道。
明军的烟球和毒药烟球制作十分简单,烟球是以火药三斤外面敷上一斤黄篙,要投弹时再以烧红的锥子刺入点燃包裹火药的厚纸层。放在炮车上发射,算好距离与燃烧速度,球落至敌军阵营时,刚好点着球火药引起爆炸。毒药烟球地成分就复杂了,重量大概是五斤,爆炸后释放出毒烟,可以使敌方士兵口鼻出血。
只是一轮攻击,明军的烟球和毒药烟球便使几百名辽东军失去了战斗力。更有千余人身体不适,战斗力被大大削弱。
“炮营,调整角度,先灭了这些投石车!”此时也顾不得再去管城前车厢长龙,若让明军无休止的发射这种毒烟球,城上辽东必然死伤惨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