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被乱民携裹着又逃向安定门,此时地朱由检因走得慌忙,头上束发的簪儿掉了下来,网结脱开,弄得头发散乱,这时却正逢贼军破了城门,难民四散而逃,后面却是守城地败军,被大顺军追得好似丧家狗般如同潮涌一样冲下来。
朱由检被众民兵一拥,连跌了两个跟头,七跄八磕的爬起来,衣襟也已经被扯破,脸上抹满了泥土,手指鲜血淋漓。朱由检到了此时已再无生念,干脆坐于地上等贼军上来。
这时却突然有人抢了出来,朱由检一看,竟是朱寻采。朱寻采看到狼狈不堪的朱由检,放声痛哭,急道:“贼军已离此不远,李国桢将军正率着卫兵在那里死战,万岁快随我躲避一时。”
不想朱由检却打落了朱寻采之手,道:“逃?还往那里逃?如今这京城已是被破,咱们逃得了一时也逃不得一世,早晚一死,何必还要逃呢?”
“可……可万岁您总不能死于乱兵之中,不然恐怕乱军之中难落得全尸,此事若传扬出去,我大明威严何在?”
朱由检一想,也是,自己堂堂一国天子,若是死在这些杂兵手中,还落得不得全尸,自己就算死也是难以瞑目。“好吧,走,咱们回南宫上万岁山。”
这万岁山还是仁宗帝时,为眺望远处,方在煤山的基础上修建的。后来又在万岁山上修建了一座寿皇亭,登亭可望见京师全城,朱由检临死前还想再看这京城一眼,再看这花花世界一眼。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一章 煤山自尽
登上万岁山寿皇亭,朱由检远远听得喊杀声连天,金鼓声不绝,接续着一片的男哭女啼之声,遥望了一会儿,眼看城破国亡,君殉社稷,万念俱焚,了无生趣,还活在这世上丢人现眼不成。解下身上鸾带,爬上亭边石栏,把丝绦系在枝枒上。
一边的朱寻采眼看万岁要自尽,却不能阻拦,自尽于此,总好过被贼军俘去百般羞辱好得多。朱寻采跪在一边看着朱由检含泪爬上石扶拦,将头颈套进了丝绦,双脚一登,身体离空,悬在树枝上。少年登基的一代君王最后竟落得自尽身亡。
朱寻采看着朱由检渐渐冰冷的尸体,不禁暗道:“连堂堂万岁也落得这般结果,自己虽为王爷,可如今大顺军入了城,还能有自己什么好果子吃?”想及此处,只觉得天下万事皆空,万岁也罢、王爷也罢、天下黎民百姓也罢,一切皆是空。向朱由检拜了三拜,在一边又寻了一个枝枒,解下腰带,结了个死结,自尽于此处。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八,晨间天色灰蒙一片,密云如墨,到了午时,天色略亮,随后飘起小雨。而此时大顺军终于攻破内城,十几万军卒蜂拥入城,城内霎时鬼哭狼号。
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着缥衣,骑着高头乌驺马,在牛金星、徐就、徐敏宗、高一功等人的护卫下进了京城。一路上明军已是强弩之末,全城只有零星战斗。那里还拦得了李自成等人前进步伐。
李自成等人过承天门进宫,到了奉天殿上,却始终不见朱由检影踪,众将担心朱由检一日不死,总有死灰复燃的一天,在城中广张安民告示,同时悬赏朱由检。有献崇祯帝者,赏千金。封万侯,藏匿不报者,磔市曹,戮全家。三日后终于有人发现了朱由检与朱寻采自尽于煤山,这寻找朱由检之事才算告一段落。
辛苦十几年,今日终于占了大明京城,李自成岂能不得意洋洋。坐于奉天殿。看着下面左右文武臣官,心中当真是激情澎湃。不过此时京师战火连燃了近一月之久,当是百废待兴,而这其中最令李自成苦脑地便是因大顺军打着“贵贱均田”、“五年不征”及“不当差、不纳粮”的口号,才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可这样以来,大顺军二十余万军马粮饷又从何而来?只靠着打杀抢夺富户又能支持多久?此时的大顺军在陕西、山西及河南等地抢夺的粮饷已基本耗尽,若是再有十天半月攻不下京城。恐怕不待其他各路勤王兵马前来,仅是手下将士便不能答应。
本来以为大明立国几百年,国库必是丰盈无比,只要占了京城,这些银子足够解决一时之忧,可谁想。占了京城才发现,大明国库中竟是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所以大顺军占了京城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便是要商量如何筹到足够的粮饷,如若不然,怕是大军有哗变之忧。
牛金星刚将自己地担忧说出,未待其他人开口,只见文臣靠后的位置有一人上前一步,只见此人面色苍白,却无胡须。一开口更是阴阳怪气。有投降地明将认得此人,此人正是献城而降的曹化淳曹太监。
曹化淳虽说献城投了闯王军。立下大功,可在此时别说原本的闯王部下看不起他这个阉臣,就连后来迫不得已投靠李自成的明军将领也是看他不起,所以曹化淳为了能够在李自成这位新主子面前讨功,一听说大顺正为粮饷担忧,忙站了出来,道:“启禀万岁,臣下有一计可为大军筹得粮饷。”
李自成听后大喜,不管如何,就这“万岁”两字已让他心花怒放,连道:“爱卿平身,有何计尽管一一道来,若真能为大军解决粮草之忧,朕必重重有赏!”
“启禀万岁,大明国库虽然空虚,可大明臣子却是个个富裕,尤其是前朝国丈周奎、内官王之心、宁远伯贾敦谦、尚书吕岱等人这些年卖官鬻爵,可算是富可敌国,万岁可让他们补助些军饷,定可解万岁之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