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蛟见了左良玉,慷慨劝说:“目前闯贼大军东来。已经过了长江。武昌、岳阳震动,此系燃眉之急。辽东军追在闯贼之后。不久也要来到武昌。如果侯爵率大军东下,武昌岂不白白地送给流贼?流贼目前已经是惊弓之鸟,惨败之余,决非辽东军的对手。辽东军来到以后,将流贼或赶走,或消灭,之后就会以武昌为立足之地,东下九江,南去长沙,并可与南方台湾岛上的辽东军南北夹击之下,国家最后一线生机也就完了。侯爷,你可曾深思熟虑?”
左良玉却说:“目前救太子,清君侧要紧。只要太子不死,奸臣清除,南京朝纲有了转机,消灭流贼,抗拒辽东,都有办法。南京混乱,乌烟瘴气,不惟不能消灭流贼,也不能抗拒辽东。本爵去南京之事已经决定,今晚三更就要开船,请大人不必再回总督衙门,就留在船上,一同东去,共行救国大事,本爵也好一路上随时请教。”
何腾蛟就算百般不肯,却那里抗得过左良玉,左良玉命人将其带入船仓,严加看守。
左良玉大军三更出发,顺水路兵发九江。
很快退往鄂中的李自成也得到确实禀报:左良玉已全军离开武昌,连驻在汉阳附近州县的人马也都撤空了。李自成大喜,因为左良玉的全师东下,使李自成在近乎无望中产生了一丝希望——占领武昌,立定脚跟,以俟东山再起,当即决定,水陆大军即速向武昌、汉阳进发,昼夜兼程。同时又派出飞骑到荆门、荆州一带,命令所有军卒分水陆东下,会师武昌。很快,李自成原驻江汉平原地近十万人马陆续到了武昌,分散在各处的人马也分头向汉阳、咸宁一带集中。而驻在荆州、荆门一带的一支大军因为怕清军从潜江、沔阳一带截断长江,所以也日以继夜,水陆并进,向武昌撤退。此时他唯一放不下心的便是皇后高桂英和从延安府撤回来的小张侯,他急切地盼望着皇后的音信,盼望她在这个时候能够同小张侯率领二十万大军神兵天降,来到湖广,助他一臂之力。
驻扎在襄阳的吴三桂大军也已得到了左良玉挥军南京、李自成率军进驻武昌的消息,虽然大顺、南明未像自己料想地那般火拼,不过此时辽东军一路攻城拔寨,可谓收获颇丰。从关外赶来的地方守军、各级官员也顺利进驻到各省、各县,积极组织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生活,普通百姓本来还对辽东怀有抵触情绪,可待辽东派人运来大批粮草,赈济灾民后,这些淳朴的百姓便已将辽东军当成了救世神佛,各地很快便稳定下来。
吴三桂也在襄阳召集随行的部将对眼前形势进行商讨,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占领全国。
如今跟在吴三桂身边地众将虽然年纪最小的不过二十几岁,可也至少跟随吴三桂征战五六年之久,早已不复当年那个只知奋勇杀敌,不知计谋的少年,听到吴三桂问计于自己,大家先是沉默不语,暗自计较当前形势。
正文 第五百零七章 大西立国
如今诺大个中国早已是四分五裂,其中北明占据着关外及京城、山东、山西、陕西、台湾全境及河南、湖广一部,全国有野战军三十余万人,其中步、骑、海军各一师,另有各省驻军五十万人,民兵二百余万,实力最强;南明占据着南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全境,及江西、湖广、贵州一部,有带甲军卒过百万,不过这些军卒都是久不经战,战力有限,对付那些反军还可以,若是与辽东开战,定是胜少败多;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是穷图末路,从陕西逃出后,占据了湖广、江西几省部分城市,有军队二十万左右,另有高贵英和小张侯率领着几万兵马绕路四川,正赶往湖广;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虽名义上归大明所有,可实际上早已不听任何人的命令,不过他们实力有限,最多的也不过拥兵十几万,只能安守本境,不敢向任何势力宣战,以免惹火烧身。
而张献忠此时也已占据了四川及贵州一部,下辖军卒几十万,不过局面却十分混乱。
二月,当李自成意气风发挥师北上的时候,张献忠则率领数十万人马,兵不血刃,进人夔门,占领奉节。随即放弃奉节,到了万县。不久又放弃万县,继续水陆西上,于三月攻破重庆。张献忠素有杀人魔王之名,即占了重庆,当然不会轻饶本地大明官员,将抓到的四川巡抚、重庆知府、巴县知县等等押到广场。或斩首,或千刀万剐。城中男女老少和投降兵卒,除杀死地以外,大约还有两三万人被砍断了右手。刑场中的断手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血洗重庆之后,张献忠听说李自成已经占据整个陕西、河南、山西和半个湖广,把西安作了京城。又听说他在三月间已经攻破了北京。在北京称帝了,张献忠不甘示弱。决定立刻全师分路北上,去夺取成都,要在成都建国。
张献忠手下众将无人敢反驳其意,张献忠便于四月里率全军离开重庆,分三路北进,于五月上旬攻破成都,五月十五日在成都称帝。建国大西。他的乡土观念比李自成还要严重,总不忘他是陕西人,总忘不下一个“西”字。刚起义不久,他就将自己的部队称为“西营”,自称为“西营八大王”。后来兵力大了,就将他的老营称为西府,后来又自称西王,都是表示不忘陕西的意思。如今在成都正式建国。他就将国号定为大西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