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毫无人望,不得人心的跳梁小丑,一个最是识时务,且又是主动来降的,必须高高捧起,与那郭家人一起作为老赵家的‘仁义牌坊’的主儿。他们才能活下来。
而实力最强的南唐后主与最具有地理优势的后蜀皇帝,却都没一个活得长久。更休说还有无尽的流言传播世上,这种耻辱,于方腊,与钟相、王庆来言,皆是莫大之耻辱。
他们与历史上的一个个开国之君比来,许是不成器的。但骨子里若没有一股血勇和野望,孰能走到今日?
就说方腊,世代教门之长,必然是荣华富贵,吃喝不愁的。
而钟相亦不会差了去,他也可以安安稳稳的混教门么。也就是王庆是走投无路,无可奈何的,不得已下才走到今日地步。可是他能走到今日,要说心中没有野心,谁能信呢?
更休说他们手下军将都与之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要是投靠了陆谦,自己活着好好地,天天在他们眼前晃悠,那岂不是日日都在给陆谦上眼药么?他们其还能得好?
别说陆谦甚个义薄云天,仁慈爱民,他们不是陆谦的兄弟,亦不是陆谦的子民。
“青史历历在目,二位若降于陆谦,其还能得好?”李助说话时候深深地看着钟相与王庆。
这俩人太失败了。陆谦该是多烦他们,才会主动的将之拒之门外?虽然那理由很充分,但最初的震动后,李助再想一想,心中就只有两个字了——扯淡。
那人都投降了,再想收拾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陆谦这纯粹是看不上钟相和王庆。
虽然现今就是李助本人也慢慢的看不起钟相与王庆了。看看人陆谦造出的基业,看看他们俩,这真是云泥之别。
有时候李助甚至都后悔自己怎的就在荆湖晃悠,若是早早去了齐鲁,现如今,现如今那再差也有比公孙胜、吴用、樊端之流混的要强。
后者那算个鸟,论武艺,论见识,李助自认能胜过他们十倍。可就是这气运啊。那真就应了那一句老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事实上李助并不知道,他的这般想法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有过了。那人姓乔,乔道清。
“我辈人皆兄弟情深,义气为重,便是降了陆王,彼此间岂能再无联系?可这般走动于上位者眼睛又会作何想?须知道我等一旦降了陆王,其他人休说,只言您二位,那就必然是高高挂起,只有虚荣虚职,而不可能再擅实权。”
“然我洞庭好汉多的是那了得之人,投了陆王,人人效力疆场,日后少不得要封妻荫子,功成名就,告慰祖宗。这般兵权在握的,偏偏与旧主拉扯不清,自叫人以为是藕断丝连,已然是招惹了上头的猜忌。若是再有小人从中作祟,则我辈死无葬身之地也。”
一番话到处,李助成功的叫所有人都冷了脸。细细思量,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人都是底层百姓出身,或者本身就是那山匪野寇。现如今虽然‘抖’了起来,但最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还没有沾染那官场上的一些臭毛病,比如说人走茶凉,乃至是人未走茶先凉。
一个个口中叫着义气,那心中多少也有几分义气。却不是那官场中人,面上叫着兄弟,背后倒插两刀。
如此就听着李助这一番话,那是人人骨寒。
“只是陆王势大,我等万不可敌。放开洞庭湖容易,然其水师一旦奔到江陵,梁山军则必会大举渡江,以其之势力,若是强并我等,又该如何应对?”
李助不经意的与那杨幺对视了一眼,据谍报司传来的消息,在二月的时候,他与杨幺成功的接上了头。二人同生心意,默契自生。李助刚放了一个雷,杨幺就开口叫道:“那就不放。量那浪里白条也过不了俺们这八百里洞庭。”
钟相一伙人里,杨幺的年龄最小,至今也不过双十。自然就该年少气盛。这话正值他来说。
但也立刻就惹来了一拨人的反对。他们小胳膊小腿,安敢与梁山军硬顶?
“陆谦势大,我军势弱,万不可争锋相对。如今两边脸面不曾撕破,那好歹且有缓和的余地,一遭刀尖对麦芒……”李助说话时脸上的愁容都能割掉两三斤了。
在场的诸多人,也都是一脸苦愁。
这简直是叫人走投无路啊。
第622章 帝王之相
衡阳城内。
杏黄大旗高高耸立着,城内城外人头攒动,就是那外头的一片旷野中,旦是地势平坦处,就必然有营垒扎立,大大小小的营寨连绵十余里。
如此众多的人丁涌入衡阳,这座周长仅才九里的城池,自然是装不下的。偏偏农历三月,本处农田早已经放水秧苗,故而这有了衡阳城外前后延绵十余里的营寨长龙。
如此,这衡阳城的气氛咋眼一看还是很活跃欢畅的。可没有人知道现如今赵桓驻跸的衡州府衙里正被一片寒冬腊月的严寒笼罩。
赵桓端坐大堂上首,脸色铁青,手中紧紧握着的,是从荆北探报回来的密信。他虽然素文弱,却兀自被信中言语气炸了肚皮。
这封密信,说的就是陆谦攻破襄阳的经过。内里言语简直是荒唐。皇城司就是这么做差的么?
又一次扫了一遍这封密信,赵桓怒唤:“耿先生!”
下首的耿南仲上前,赵桓将密信先是交给了他,后者既不是在场众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个,也不是在场众人中威望最高的一个,但他是赵桓最信任的一个。即使陈过庭等率先拥立了赵桓,但在关键时刻,赵桓最信任的依旧是耿南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