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奏疏递上去,李道兀自在心中感慨耶律淳的老奸巨猾。“真是个老狐狸啊。”
如此感慨只因为那混纺好办,羊绒难行。
中原之地养山羊的人家不在少数,但却没人有抓羊绒的习惯,而且规模少,羊绒的单体产量又是少,根本看不到效益。更不要说汉地的羊绒的质量且还比不上西北与北地。
李道只要一想内务办既要使人宣传,又要出大力下去收购,羊绒拿回来后还要进行揉洗、毛绒分离和分级挑选,最后才能组织人手去纺线和纺织,他心中就也有一种放手的冲动。
这劳心劳力的是为啥?内务办缺那几个钱么?只一个金融银行看每年就能为内务办贡献多少利润?
内务办来钱的门路太多,收益巨大,那羊绒和羊毛混纺便是做起来了,利益又能如何?李道是真觉得此事过于费心费力!
只是他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甚至还要竭力掩盖。因为陆皇帝的态度已表明了一切,再联想到内务办之前寻找长毛羊的差事,李道又不是政治初哥,如何还感觉不出皇帝对毛纺的重视?纵然限于眼界他还猜不到陆皇帝的最终用意,但他至少能确定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如此他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完成之。
皇帝的意志就是他人生最高之宗旨啊!
手拿着奏疏,陆谦也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事儿果然需要花费大精力。
钱财开销倒是小事,陆皇帝现在有钱。就是这事儿它端的复杂,且前后牵扯紧密,不能有一处出错。
而陆谦实则一直都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他现在便是已经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却依旧臣工们做事儿干净利索,千万别拖拖拉拉。雷厉风行是挺雷厉风行的,可又不免有简单粗暴之嫌。
这不只是纯粹的干脆,而更是为了省事省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陆皇爱省事,内务办相随。
李道现在就有点如此倾向,真心觉得此事麻烦得很。
内中一个个步骤涉及了太多太多的人,简直就是重新开辟出了一门行业来,还上下链条全部垄断。
从外购羊绒羊毛,到运输保管,然后是抵到益都后的漂洗晒干,再到筛选与分级,最后是纺线织布,这一层层的涉及到的人手,轻易便能用出去大好几千。真的很麻烦!
可陆皇帝此时不嫌麻烦了,也不觉得麻烦了。因为这关乎着他的毛纺大业,关乎着他的大计。他之前嫌麻烦,那更是为了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
“李卿奏疏所言妥当,朕很满意。既然你要宣政司襄助,那朕就下道旨意。”李道的奏疏写的不错,有条有据,且清晰明了,陆谦看的满意,自然不惜夸奖。
这种口头表扬就跟军中颁发的军功章兴致一样,惠而不费。却能给官员一巨大的激励,眼前的李道就是一个。
“能教陛下满意,乃臣之洪福也。”李道只得躬身授命。
当即陆皇帝便提笔写了一道手谕,李道接过,旋即告退。出宫后就直奔宣政司。樊端见了陆谦手谕,自然不会怠慢,如是就在这年底时候,一场招工启事在齐鲁掀起了好大风波。
招工启事并不稀罕僻见,可由官府出面宣扬招工启事便稀罕了。迄今为止这还是头一遭。再去看那最后的落款——内务办,轰动效应便油然而起。
“铛铛铛,铛铛铛,大家伙集合了,集合了……”
午饭之后,一阵明亮的锣鼓声在益都府临朐县仰天山脚下的李家园北头响起了。清脆的锣鼓让这个只有六七十户人家的村落从平静变得喧哗,住在北头的甲长李武第一个裹着棉衣从院门伸出头来。
“当家的,李琼那打脊泼才又作甚?刚吃晌午饭,还不让人安生消食……”李王氏也随着赶出来,家里喂的大黑驴都叫起来了。这可是整个李家的宝贝,却别受惊了。平日里要用的油盐酱醋茶,就都靠着鸡蛋来换。但要挣大钱,拉山货往城里运去,就全靠着这头黑驴了。故而,李武夫妻待这头驴比儿子都亲。
“恐是乡里下来人了,我见李琼那厮正陪着呢。”
现在的陆齐治下,也是保甲制,但与南越的保甲制决然不同。甲长就好比后世村里的小队长,保长则是自然村里的大队长,而保正就好比是后世的行政村主任。
一切只看人口户口数量而定。
李家园是一个六七十户的小村子,这还是因为分地【租赁地】时候分了家,不然怕是连五十户都没,三百来人口,只能是保长。
“李琼那杀才,就巴结上头的人时跑得快!”李王氏张口又来骂着。
李家园这地儿,处在仰天山脚下,土地不少,却很贫瘠。往日里连个口粮都难保证,现在便是田税放宽了,也只能得一个口粮,别看有的人家田亩都上百了。可是都是下等田,打不了几石粮食。
李家园人几百年时间早就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人的力气都有限的,与其花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如想法子在山上讨活,那收益更高。
就是李武一家也是如此。大黑驴拉货送到城里去,货可不是只他们一家的货,而是整个李家园的货。那山上的中草药材,如何首乌、穿地龙、黄芪、冄参、麻黄等等,可都是钱。
十多里方圆的仰天山,可是一座中草药材宝库,其内出产的药材,早就在青州小有名气。只是因为面积有限,出货量也是有限,做不大炒不响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