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的利用枪炮,最大限度的将两军实力拉开拉大,将整个风险压缩,这就是陆谦“天竺征服计划”的最大保障。
南天竺也好,北天竺也罢,距离中国都太遥远。陆谦虽然可以承受失败,但他并不希望能够看到失败,更不喜欢失败那苦涩的滋味。
对这片土地,他所需要的只是殖民,而不是彻彻底底的将之变作汉土。
因为前者十分轻松的就能达成目的,后者却会是十万分之困难。
吉登伯勒姆城内,朱罗国的贵族们自然接到了败讯,可是讲真,他们到现在为止就没有想出如何应对火器的法子。
大象只有面对血肉之躯的时候才会显露出巨大的破坏力。而若是面对炮弹枪弹,很难说一百头战象可以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中国人在征服蒲甘、女王国等处的时候,战象面对火器时候的表现,绝对可用拙劣和无能来形容。
朱罗贵族们在城内争吵不休,有人主张主动出击,发起人海攻势;有人觉得守城才是正确,城池会给他们带来强大的助益和庇护,还可以把骑兵放到城外,对齐军形成一定的威胁。
就在他们争吵不休,无法决断的时候,陆齐军却已经直逼吉登伯勒姆而来。并且靠着大炮,轻轻松松的轰开了吉登伯勒姆的大门。
朱罗王俱卢同伽·朱罗二世暴跳如雷,短短时间里,五座港口城池失陷,中国人的战船甚至已顺着高韦里河深入进朱罗腹地上百里,眼看着都要打进朱罗国都城坦贾武尔了。
他部署在吉登伯勒姆,部署在马尤乐姆,部署在贡伯戈讷姆的数万朱罗国军队仿佛在这一瞬时间里具变作了虚无。
且齐军的攻势也并非只是吉登伯勒姆这一路攻势进展的顺利,其他四路也无一不是如此。面对火炮和火枪,朱罗国的陆军就像他们的水军一样无以招架。
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战争模式。而且没有历经数百年时间的演变演化,已经可以冠之‘成熟’二字的枪炮瞬间划过时空的隔阂降落到他们的面前,别说是阿三哥不曾,就是契丹人和日本人,在装备着大量火器的齐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那耶律大石可不是个懦夫,看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就可知道这是一个心智坚定如铁石的人。非是真的绝望到看不到一丝光明,何苦投降陆齐,更在此后的多年中为陆皇帝东征西讨,鞍马前后?
两支完全不对等的军队产生的碰撞,冷兵器与虽然原始却相对成熟的热兵器的碰撞,其结果不言而喻。也怪不得数百年后的史学家会感叹:中国对天竺的征服是世界史书所记载的无数次‘征服’上最轻松的一次。
天竺社会本就是一个‘畸形儿’,自身的发育先天不健全。自己因历史的缘故而先就存在的一些“缺陷”在这场战争中被无限的放大,被动的成为了中国征服天竺和统治天竺过程中最好的帮手。
虽然现下还只是一个开始!
……
时间进入六月份,一道捷报飞跃过万水千山,直送陆皇帝手中!
第874章 发配
朱罗低头认输,俱卢同伽·朱罗二世在陆齐水陆大军兵临坦贾武尔城下的时候,只能屈辱的承认失败,锡兰从此成为了中国的囊中物。
大批的黄金宝石作为战争赔偿直接被运回了中原。在金陵码头垒起了一座小金山,一颗颗宝石点缀其上,闪耀着璀璨到极致的光彩,在社会各界造成了轰动性的影响。
中原百姓们对于天竺的富裕第一次有了最直观的认知。
平日里再多的文字宣传也比不过肉眼可看得到的真金白银。
宝石王国锡兰也在人们的口头相传中知名度大爆。这就是财富的吸引力啊。
陆皇帝很欣喜的看到民间对天竺的热议,然而这‘热议’扩散到皇子当中时候就显得不美了。可事实上这件事追根溯源,却还是他陆皇帝本人挑起的头儿。
为了叫社会各界对天竺有一个更好的认知,《新闻报》上的海外专栏,趁热打铁,借着先前掀起的波潮对天竺进行了一番‘深入刻骨’的介绍。
重中之重就是种姓制度的诞生和其千百年来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天竺大陆是牢固不可动摇的。其种姓之间壁垒森严,哪怕是改朝换代,种姓等级也不容易改变。
让无数国人从心底里对天竺产生了蔑视,对于中古以来就有着‘人定胜天’思想的中国人言,对于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在高叫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中国人言,种姓制度完全是不可理喻及匪夷所思的。
一时间一种发自灵魂之中的鄙视被无数国人送给了天竺。
这就像是后世兔子时代的中国,那时候的国人就很少有人看得起天竺这个国家,或者说是把天竺当成中国的竞争对手看待的。纵然天竺的IT业众人周知的发达,GDP也早进入了世界前十,但无数中国人就是蔑视他们。那“种姓制度”就是其中一最直接的因由。
只要其国内超级复杂与尖锐的内部矛盾不被理顺,在无数中国人看来它对中国就没有威胁。
他们空有可比肩中国的人口数量,然21世纪社会兀自残留的种姓制度和种族隔离,让这个国家充满了尖锐的社会矛盾,注定不可能来发挥其人口的巨大优势,从而产生出堪比中国的人口红利。
无数国人鄙视着天竺,学者们更是在一家家报纸上高声抨击着“种姓制度”,这是他们“刷脸”的大好机会。但有的人却从中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