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背景关系,他的儿子们就是最大的“关系户”,不然凭什么他们将来都能封王?
这事儿与东克普恰克人相比,不值一提。
宣德阁内聚集了不少大臣,此刻一个个都老神在在。能赶上如此‘盛世’,这是他们的福气啊。不需要考虑敌人的强弱,只需要知道敌人在哪里。
帝国的版图越发的壮大广阔,这自然是皇帝陛下的功勋,却也是他们这些朝中重臣的功劳。后世青史上,总是要被记上一笔的。
“圣主临朝,百官~拜!”随着这一声喊声,宣德阁里一阵肃穆。金陵皇城内的宣德阁可不同于益都旧时的模样,那无论是模样还是内中大小,比之乾清宫也只是小上一号罢了。
前殿就是个小金銮殿,都能摆开小朝了。
陆谦缓步的走上宝座,对着下面的大臣挥了挥手,沉声道:“众卿平身!”待所有人站了起来,这才笑着说:“这内阁的决意书才送到朕手中,诸卿后脚就纷纷入宫来,是对决意有所不满意么?那就找个人念一念吧!”说着看了一眼乐和,“乐卿,你来念一念!”
内阁之中对于那决意自然不同意见甚大,非是如此这道“决意”还不至于现在了才被着落。马上那占克舎一干人就已经到金陵了,这是屎憋着菊花,不得不为之。
“臣遵旨。”乐和接过奏折,打开大声读了起来。
首先,就是关于耶律大石的。后者受封松漠伯,这倒为众人所接受。虽然耶律大石心很野,可人家这十年里也端的尽心竭力不是?立下了剿灭伽色尼人的大功,可以说是在陆路上为陆齐打开了通往北天竺的道路,封为伯爵也说得过去。
虽然那“松漠”两字被不少人诽议。当初的契丹人,就是被李唐封为松漠都督府的。
再加上耶律大石的身份,这很是让一部分人心里升起担忧来。觉得现在陆皇帝这种政策那根本就是在养虎为患。
故而一部分大臣认为,即使封耶律大石为松漠伯,也不能同意他对外封国。陆皇帝本来设计八旗制度的时候,就没有针对他们的封国么。
陆谦脸上抽了一下,他最初的设想中的确没这种操作,可在耶律大石玩出这种操作前,陆皇帝并没把这个漏洞给堵住啊。
当他意识到耶律大石的谋算之后,再叫他去利用权力弥补漏洞,堵死耶律大石的后路,陆皇帝没做。那太low了!
“耶律大石十年来戎马疆场,功勋屡立,为我大齐肱骨之臣也。朕何以厚此薄彼?”
“此事朕意已定,不须再言。”
把手一摆,乐和接着往下念,也就是正红旗旗主的后继者。折子上给出了五个名字。
“此事暂缓,待朕细思。”陆谦继续摆手,乐和接着继续朝下念。而这就到了今日众臣齐齐聚到宫中的重点了。
关乎东克普恰克汗国的处置。这份奏折非常的详细,从最早的尼勒哈尔与塞尔柱人勾结,到纳扎尔引着康勒人、基马克人来犯,再到陆齐调兵金湖城,然后是奈曼部投降,杨再兴建功,养吉干城一战破敌,最后是折可存使人说服了穷途末路的占克舎,引东克普恰克汗国右翼入彀,然后姚友仲为先锋,库蛮城一战定胜负,尼勒哈尔被俘,右翼各部主力遭创,旋即右翼各部或是西逃如西克普恰克汗国,或是举旗降于陆齐。
整个写的非常的详细。其中对将领的赞扬,对陆皇帝的吹捧,更是着重诉说了陆齐大军的锐不可当,以及占克舎本人的重要性,洋洋洒洒万余言。
最后就是对占克舎等一干投降部族头人的封赏,内阁开出了一份较为丰厚的“合同”,这引得其内部生出很大的不同声音。
“合同”!就跟足球运动员与俱乐部之间的合同一样的合同。
现在的东克普恰克各部族头人与陆齐之间,陆齐对他们的封赏可不就等于俱乐部给球员们的薪水么,那可不就是一份“合同”么。
没谁傻到会认为这一战之后,占克舎他们就是陆齐王朝的死忠马仔了,就会生生世世的为陆齐朝效力尽忠了。
那再大的威慑力也是有期限的!
这一切就都要看“合同”办事。
第921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陛下。占克舎迷途知返,与我大齐为敌又本是陷于阴谋,确实情有可原。但其意图负隅顽抗,抵抗我大齐天兵却也是事实。”赵明诚也已经两次进出中央了,然而他真的很幸运。年纪不大就做上了礼部尚书,老早就成为了内阁大臣,出了中央部衙,更是一在南洋任宣抚使,一在中国第一所公办综合大学——成均大学堂任总办!
那是要声誉有声誉,要品级有品级,幸运的一比,标准的人生赢家。简直不要太风光了。
从成均大学堂总办位置上再入中央,人家还是礼部尚书,内阁大佬。而且在老一批重臣退出内阁后,他在内阁的‘份量’也是有所见长。
须知道,最初时候他这个礼部尚书,那是权利最水的时候,在内阁之中的地位就也可想而知。
现在的赵明诚,则今非昔比也,那些刚刚入阁的大臣们,再是觉得‘不屑’与之为伍,也不得不礼让他三分,别忘了人家老婆也是非比寻常的。夫妻合体,一般的内阁大臣能比的了吗?
“故,臣以为,占克舎虽情有可原,然罪不能赎。不可为钦察之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