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现今虽前途一派光明,然大名府这一小集团,与元老派,与济州派,这都相差甚远。甚至都还不如登州。那孙立不提,邹渊邹润不提,只说解珍解宝,那都不凡。而且孙立与史文恭有旧情,与栾廷玉也有旧情,甚至扯了点,与首辅宗泽也都扯上瓜葛。那宗汝霖被梁山泊截取上山来,可不就是赴登州通判之任么。
卢俊义也自持本领不凡,来日里未定会发展前途。可亦觉得要在朝堂之上有一奥援。郭永不合适,此人性格过硬,就卢俊义之见,他也更适合出镇一方,而不是在中央统筹全局。可许贯忠呢,这就是天赐之人也。
次日,许贯忠便乘坐一辆他问所未见的四轮马车,在一队骑兵的护持下,奔去东方。
对比乘船而行,许贯忠更喜欢乘车的。尤其是那新奇的四轮马车,竟然可以这般勾当,叫他大开眼界也。“些许年里,小可蜗伏荒山,游荡江河,到不少去处,皆颇留心。自诩见多识广则个。不曾想只这清河县城之内,便有如此奇物,叫人眼界大开。齐王数年间能起如此声势,果非虚假。贯忠此行,必得偿所愿也。”
许贯忠的感慨不是在做假。陆谦能在如此关头,还记得恢复民生,这本就是了不得。政策制度他在河北虽只了解个大概,但《施政计要》的条条框框可是甚有道理,后者现如今恐怕都传到了岭南了。通过这本书,对于梁山泊政策,不说可了如指掌,也能知晓个七七八八。再看今日清河县之繁荣……
陆谦能领兵打仗,几年来屡战屡胜,可谓知兵;能施政,治下民生安稳,市井繁荣,可谓有治世之能。纵然对儒家士林,对传统科举,对四书五经,不感冒又怎样?何须在意。
儒之道也,包罗万象,囊括万千。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早晚这陆大王也会入儒家之彀中矣。
如此能文能武,能识天下英才,能御天下栋梁,能安天下黎民的君王,可不就是儒家士大夫眼中的明君英主么。
世家尽数绝迹不要紧,后来者当上几辈人的官儿,那也就是诗书世家了;士绅富户被屠也不当紧,俺们后来者自为之。
这就是宋儒。
第413章 军情汇总
四轮马车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短板,在后世的网络时代时,被无数香蕉人、五镁粉拿出来作为鄙视华夏古文明的一个例证。他们能从一四轮马车扩大至道路、交通、国家整体实力,乃至文明等等,从而证明西方罗马帝国如何之牛掰。
也因此,陆谦于网上特意收索过这方面的资料,就像火药,玻璃和土水泥,以及枪炮制造,很多历史小说读者都问过度娘,区别只在于深浅也。陆谦对四轮马车的记忆就很深刻,现下里轻松copy了来。
当年他还搜索过玻璃造法和土水泥,百度过很多东西,可都记不得了。也就是感兴趣的,如四轮马车;或是简单的,如玻璃和土水泥还有记忆。前者就是沙子,后者是石灰石掺粘土,再加石膏么。可惜梁山泊上那玻璃始终烧不成,显然他记忆中少了什么。而土水泥则无生产条件。直到现在,土水泥有了生产条件,可产量显然不够大规模应用。根本就没有流传于市面上。
此话题略过,来说四轮马车。中国古时先辈们确实没有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放到四轮马车的转向装置上。北宋时候有没有四轮车?自然有。但许贯忠从没见过如此之四轮车。
奔行在平坦的道路上,双马拉拽的四轮车,其速度都能叫周遭护卫骑兵打马疾驰。如果算上中途换乘马匹,这四轮车一昼夜的奔驰比之战马都要快捷。
以至于许贯忠夜晚住宿东阿县吾山驿站后,还特意俯下身去细细打量马车地盘。只一眼他就看到了前面两个轮子的共用轴之中部那一个与底盘相连的枢纽装置,四轮车前方两个轮子的共用轴能够绕这个中部枢纽做大角度转动,如此,这四轮车就可以较方便地转弯。叫许贯忠暗自叫绝。
有了这等车马,等而放大,可载多少军资粮秣?日后行军打仗,在水运不便的情况下,简直是平恐添了三分助力。
而这种马车最叫他感觉惊奇的是那奔行之中的舒适性,许贯忠乘坐马车已经无数次,却还第一次觉得震荡这般轻小的。他接下便关注这个,发现车厢赫然是悬挂的。如此可以明显减轻水平晃动的力度,联系彼此的绳索,或者说是皮革具有一定的弹性,竖直方向也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这让四轮马车具有了普通马车所不具备的高速行驶中的舒适性。
如果只用来拉人,后者是甚为重要。可与大略上便平淡无奇了,前者方才是国家利器。
许贯忠晚上睡觉时候,嘴角都是挂着笑。这齐鲁之地,真的给他不少惊喜啊。
而这个时候,陆谦也收到了卢俊义方来的飞鸽传书,许贯忠这个他都几乎要忘记的人物,重新占据脑海。“这可真是大贤来投啊。”陆谦欢喜莫名。这许贯忠非凡俗也,他早就着人寻找,却始终不得音讯,自己都已经把此人忘记了。不想此刻来了。
看卢俊义密信上的言语,此人怕不是性情怪癖,而是有些性情爽直,江湖豪气吧。不然怎会跟燕小乙结为至交?此番便毫不遮掩自己之求官意图,这性格陆谦喜欢。
荣华富贵、青史留名,他都给得起,更都不会吝啬!
“来人,传令各地驿站,好生招待许先生,不可有半点怠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