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天地广大,两汉之时我中土即与贵霜、安息、大秦相交,可知道天下实非只汉土也。四方之地亦可养育亿万之生灵,孕育泱泱大国,其土又何以便是荒蛮之地?我华夏若有十倍现今沃土,则今日中原还当会有这般多的失地流离失之人么?那当可滋养十万万人也。”
“……土地不是凭白就能得来的,不动兵戈,不伐他国,不开疆扩土,如何能增长土地?我华夏先民就是靠着兵戈打下了现今的万里沃土,看今日世界可还有九黎、三苗、东夷、犬戎么?彼之土地已尽为我先民所据也,为我华夏一族生息蕃庶……”
“今赵宋懦弱,始丢交趾、丢辽东、丢幽燕、丢西域也,为乃我华夏之奇耻大辱。彼辈士人言语,以辽东、交趾、西域等尽蛮夷之地,开垦无益,反会害及国家靡费军资,而叫天下苦穷,实可笑至极。其于东汉末崔烈弃凉州之论何其相似?且那交趾、辽东、西域诸地就真是有害无益之处么?真就是荒蛮之处么?岭南之地,于汉唐时分尚为贬官之处,瘴气滋生,蛮夷非人类居住之地。而今日观之,福建如何,广州如何?皆生民稠密繁华之所在也。”
……
“赵宋怯懦,士大夫卑也,国家百五十年滋生,积弊难返,教我华夏再临危机之时。然则历朝历代君王皆是英明神武之主,天下大贤辈出,众正盈朝,吏治清明,且土地少有兼并。每户皆有百亩之田也,轻徭薄赋,政通人和。百姓安享太平,繁衍子孙,一生二、二生三,想来不须有百年,这天下户口生灵就当再翻一番。如此则每户就当只有五十亩田也。再百年,人口再翻一番,则一家便只剩二十五亩田。再过百年,一家仅有十亩地,其可过活?况乎再有百年滋养呢?百姓口中无食,怕是再君正臣贤,亦挡不住天下大乱。卿可有妙策教本王则个,以好叫后辈小儿渡过此劫难?”
陆谦写信给宗泽,叫他拿到内阁上商讨,内中三千字,实则就问一句:人多地少当怎做?
这可不是一个“抑制土地兼并”就能解决的了的。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王朝轮回的关系,许是过往时候宗泽还从没将这些考虑到一起。但陆谦的这封信中却阐述的尤为直白。那假设的可一直都是君正臣贤这种士大夫最最理想的时代。
他相信这对于现下的士大夫来说,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丢下笔,陆谦叫道:“乐和。”
“臣在。”
“速送于首辅。”他相信这个疑惑会给宗泽、闻焕章等人带来颠覆性的震撼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还是很有逼格的,虽然就根本言只是一个弱肉强食。但换个花样说就显得特别的有格调。这句话诞生于清末,在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以“信、达、雅”做翻译标准的严复所译。其内中之基调与宋儒思想,根脚上便有着本质的不同。
后世我兔给严复的盖棺论定,可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
可惜陆谦前世不学无术,对于严复,就仅仅知道这八个字。
泥沽寨中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扫地洒水铺黄土,因为陆谦派人向彼处传令:二十日时,当耀兵宣武!以展我军威。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三国时候曹丕的这一句话真正说到了陆谦的心底。
他带着数千亲卫精甲前来泥沽寨,那就是要在辽国面前一展威风实力,彰显大齐军兵、振奋百姓精神,威慑敌对力量。
可别以为契丹人向赵宋借道之事,他就丝毫不知。童贯身边早就成筛子了。
他这种人依仗皇权而成事,周遭多趋炎附势之小,现今赵宋皇权不盛,且童贯宠幸有衰,那些宵小之辈自就在私下中另投门路。
泥沽寨内的军民商户全都打起了精神,这种事情百年也不得一遇,何况这时机与因由又是那么独特。便是最蠢笨的商民也知晓,梁山军这番作为,乃是为打压辽人气焰,而辽人气焰若被压下,则于他们这些商户大有好处。
辽人蛮横。
两个现今虽互通有无,彼此开放了一地,却始终不见有商户渡河北上,原因便在于此。带着货物前往北地,被连骨头带肉一起吞掉的可能太大。
利益所动,故而泥沽寨商民之热情陡然高涨了十倍、百倍。这一刻,梁山军仿佛真的成为了他们衷心热爱的子弟兵了。
太阳初起,如洗的碧空几乎见不到几朵云彩。秋高气爽,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泥沽寨城南大门外,熙熙攘攘的商户百姓已经将两边围得结结实实,由城门往城内延去。直到城北贸易区。自然,内中还是以泥沽寨本处百姓居多。商贸区固然欣欣向荣,可时间到底尚少短,至今不过百户。算上伙计、仆人,方才几个人?
泥沽寨的百姓才是主流。
彼辈已经百多年不闻刀兵之声,现下梁山军若能再叫辽人知难,则他们又可过安生日子也。
是以,人流纷至沓来,摩肩接踵,更在街道两旁,楼层屋檐顶上,比肩叠迹。
而当地驻扎的守军,不同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看待今日阅兵耀武之军队的商民百姓,他们眼中却是无比的羡慕。这种荣光实乃军兵之渴求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