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郭药师部岂不就是自己动手,连续捉了好几万人,从杨林、石秀手中换来了大笔粮食物资。只是可惜,那杨石两位大官人始终不曾流露出要招抚他的意思来。可是把郭药师给急坏。
这厮别看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但他在辽金宋三国之间辗转腾挪,纵然背负了“三姓家奴”的称谓,却也每次押注都能站在胜利者一方,此亦是本领也。或者说来,从这一点便可看出他人是颇有眼光的。
那投效北宋时候,赵家实力明显雄浑,他只是没有料到宋军的战斗力会那般的差,内部又那般的荒唐。并且他也借着投效北宋之机,以北宋血肉扩充自己的实力,以至于一遭反叛,北宋河北防线洞开,金兵大举南下,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这何尝不是本事眼光呢?
此时此刻,在郭药师眼中,契丹已经积病难返,为时不多也。辽金之间虽占告和平,实则是人女真吃饱了肚子要消化消化,一旦他们把吞吃的整个东京道变作自身的力量,那契丹灭亡之日便也不远了。
可对比女真,那中原之地的梁山军无疑更有优势。女真与梁山军现下似都处在同一状态,大宋的实力甚至还要比契丹要强,可那又如何?
女真人是以蛇吞象,自身体积小,人口少,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就把整个契丹给彻底消化。也即是说其纵然覆灭了契丹,内部也会有着匆匆矛盾。
而且女真人部族习性仍在,只完颜家的内部就山头林立。熟读中原史书的郭药师,几乎都能看到女真人在势成之后,其内部即将开始的残酷倾轧。
可梁山军呢?从头到尾皆是一人大权独揽,上下维系一心,力往一处使,对比刚刚从部族状态过度来的女真人,优势太大。
更重要的是,那位齐王着实目光长远。不然,杨林石秀二位官人真的就来找到自己?
看看他现下所在位置,胡僧山,距离严州【觉华岛】只有数十里只要。乃锦西走廊之北端也。即便日后要退,也必然会处南京道中,处幽云十六州内,只要时机成熟,郭药师举旗一呼,与梁山军里应外合,收复幽云十六州是很难之事么?
这般来,北方胡族没有地势,纵然骑兵再犀利,又能奈中原何?
然而女真人呢?他们会不知晓怨军在辽国的处境?然从始到终,郭药师是没见过一人找来。
第461章 梁山不灭,此恨不消
话说被郭药师卖入中原的三两万百姓,恁地是享福了。纵使他们成为了济州人力商行的终身契工,用另一类话说就是奴隶了,可以说人身自由是遭受到了极大限制,叵耐有的吃喝,能保全性命,这也比冻死饿殍要强。况且那济州人力商行也不是要拿走全部所获的黑心烂肚的,白纸黑字,按约分成。且契约上定的都有各自的赎身金额,只要你手中有钱,前脚到了齐鲁,后脚要求解除契约都可。
更重要的是,遮莫他们都以此捡回一条性命不是?
这些人被集体运到莱州、登州、淮南等地,一艘三千料海船就能装载五六百人,外载千石重的货物;而大型的五千料海船,如改装得当,一次可运载千五百人尤多。据说烟台、莱州等地的造船厂已经在专门制造此类载人之海船了。
这些人在船上吃喝都是少之又少,一是为了叫他们安静,二是为了方便省力。否则屎尿拉撒和晕船干呕,足以叫人感到崩溃。
但是这些人下到陆地上后,便就是好吃好喝的供应着了。因为他们都已经是“钱”,他们已经是济州人力商行的宝贵资产了。
后者是由陆谦背书的一处王字商号,内中股东皆当初水泊聚义时候的老兄弟,其所贩卖的‘商品’十分简单——就是‘人力’。
这些被商行买下的难民中,有金匠、银匠、铁匠、铜匠、皮匠等各类匠师,有马步保镖护院,有婢女小厮,有医生大夫,有种种类类,当然也有更多的寻常百姓人家。这可都是资本。
人力商行实则是在“牙行”被官府彻底掌控之后,转而兴起的同类的民间商号。
这是陆谦新想起的法门之一。原本他是要将自郭药师手中贩卖回来的人力们,都编户为民的,但后来想,这未免太大公无私了。于是就出现了这个名号古怪的济州人力商行。
这些被从北地‘买’来的难民,商行会对之进行详尽的区分。那些手工艺人、匠人,包括大夫兽医书生,将会被商行依据水准定级则个,从厨子到看家护院,最低的是一等,最高为九等。然后依照之前签署的契约,白纸黑字,按照级别,薪俸公私两分。但真正的能工巧匠,名医大儒,在契丹也是抢手货,如何会出现在难民群中。
而后,这些人便就会被人力商行拿出来四处兜售。梁山军治下,“奴婢奴仆”这一阶层于法律上已被取消,大家都是契约工,这就是人力商行的商机所在。
后者拿着人力商行代办的临时身凭,依照自己的“才能”,依照着人力商行的颜面,寻找工作契机,而后按契约薪水分层,以此叫商行赚钱回本。时间长久,遵纪守法,符合入籍条例后,便可编户为民。而个人积累薪俸,亦也可买断自家契约。当然,你也可以逃跑,但是跑得了跑不了就另一说了。
这是一大有可为的行当。
别的休说,就是从郭药师手中所得的三两万北地百姓中,有善于养马饲马的,有铁匠、铜匠等等,靠着陆谦等一干大人物的站台背书,自是会被齐鲁现下的商户工坊主们给争相聘用去,转眼就能见到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