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正是那一颗颗被砍掉的脑袋,叫扬州城内的百姓商户,个个为之大定。
那扬州城战后的衰败期甚是短暂,一大缘由便是驻军将士的不定期扫货。那只看个体是不值得入眼的,但当这个数字扩大到万人时,那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扬州地近江南,那时摩尼教已经攻取了金陵城,虽是把江南经济商业搞得一塌糊涂,但毕竟是鱼米之乡,还是有些产出。尤其是南面的丝绸绫罗。
兼之扬州城内本身上下的手工业者,就如此的从惨淡之中缓缓经营,待到两淮盐业重新恢复,这才真正的步入正途。
彼时有大批的手工业者从江南而来,还有许多从对岸逃来的富户,这些人做平常人家入城来,如何能一一辨认出他们旧时在家乡的旧事?只能鱼目混珠,一概视之。
而这些人的到来实是叫扬州城忽的被填补了空白,也叫扬州城的恢复速度猛地进入快车道。
好歹南岸正在征战,城门处布置有兵马,过往行人要出入城门,会被士兵例行检查一番,只是这里气氛并算不上紧张,顶多是有些影响。
已休养许久的杨志部,就此地驻扎着。那栾廷玉已经引兵从淮西归来,此时,右军都督府一正两副,三位都督全都在列,对着江南战场虎视眈眈。
杨志原本名气不显,只能算是一员大将。早期梁山军中以林冲、鲁智深最显眼,杨志虽然有着杨家之后的名头,但在他投奔梁山泊前,林鲁二人早已经是陆谦的左膀右臂。
但是自他被陆谦派遣南下,便就叫天下人知晓。先是夺取了齐鲁南部,而后又杀入淮南,一路上攻城掠地,是真正的扬名立万。
朝廷也好,绿林江湖也好,始知晓青面兽不仅是姓杨,本身更是有本事的。看其军略,端的是个人物。
杨志的名头前不需要再缀一杨家,他自身已立了起来。
现下青面兽已然是杨家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而早年名头无二的杨温,却沉没了下来。后者在武略院任职,那当初被俘的人,只要不是韩存保这种‘死硬分子’,现下多在武略院中任职。权利风光是不许去提,可至少生活无碍。
杨志自从拿下扬州,就不曾再被调回益都,两次回益都,也只是轻车简行,在益都待不几日就早早返回了扬州。他与武松、栾廷玉,引着右军都督府下属两万精兵,那始终就是一把尖刀,被布置在扬州。威慑着南端,只战事需要,就可以轻易从北岸刺向江南。
尤其是现下这般时,那西军即便攻打金陵城,定也不敢全力以赴。
陆谦与方腊是翁婿,与老赵家可不是。
从无为军到扬州,西军整个侧翼都暴露在梁山军眼前,他们如何能不小心?万一翻船,那就太是凄惨了。是以,从池州沿江而下,江防各处守将都在严阵以待,防御着梁山军可能会有的进犯。
讲真,梁山军还是太少。于江北之地虽大势已成,可就两万正兵与一拨守备军,真渡江增援方腊军,打起来也不是一场轻而易举的战役。
论起地盘来,江南可不比淮南小。且淮南只是水道纵横,江南却是山地丘陵遍布。特别是江南西路。
杨志是一个有脑子的人,心中早就明了,梁山军与方腊军只是占做融合。后者若扛不住西军,这般投奔了梁山,那陆谦与方腊这段翁婿之情还有可能保全,只是但愿方腊是清醒的,而不在北地摆他老泰山的谱!
可要是后者扛住了西军的猛扑,那以长江为线,两军日后保不得还有刀兵相见的时候。
故而,这江南之地甭管地形如何,又是多么广大,就如一块难啃的骨头,需要费上再大力气,他兀自要一口口的啃下来。
否则,陆谦何以将他放置在淮南?
杨志任务颇重,可很显然他只会高兴,身为武将,有战事才能有战功可立。而有战功,军中的上下官兵才能升官发财,因功受赏,锦衣回乡。
这段时间,他与栾廷玉引兵折返回来,那大军自然是在休整着,然杨志却并没有闲着,他是更见频繁的派出己方细作,潜入到江南各地,不断的刺探摩尼教的情报,而后加以分析,为日后做好准备。
同时杨志也不忘在扬州城散播一些假情报,以误导摩尼教和宋军的细作。
这一日,扬州都督府内。议事厅中,诸将云集,杨志召集众将,讨论着江南战场的各种事宜。
那帐下诸将,许多人在这扬州城内待的骨头都生锈了;岂会不对江南垂涎欲滴?
这些人多是水泊时候的老人,个个敢战善战,山寨时候还不觉得有甚,不想陆大寨主这般的有出息,才几年光景就横扫齐鲁淮南,现又横扫了冀北河东,戳破了赵官家的虎皮,收拢民心,大势已成也。
今后,这进者就是鼎立天下,扫荡九州;退也是南北对峙之局,拥魏武之势。
叫诸人顿感前途大放光明,顿时都激发了血性。虽多已经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八个字忘在了脑后,一个个更热衷于功名利禄。但这也是一种动力不是么?
如此时代,陆谦还能期盼着手下兵将,个个都是共产主义者吗?个个都有着道德洁癖吗?这不可能。前者的存在顶多是为梁山军制定下了‘道德底线’。
而利益才是触发他们最大主动力的关键。
一听有仗可打,都恨不得立刻攻杀过去,多立些功劳,搏个封妻荫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