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壁清野,也未尝不是一种敌强我弱下的有效策略。至少可叫梁山军不能就地补充粮草,征调民壮。许贯忠如此说,他也不将樊城多么看重。
“宋室已经急调梁方平北上襄樊,这人手下甚是有些个人物。又以姚古为襄阳防御使,其人刚到襄阳,便叫人在城壕与汉水交汇处的雁翅城高处布置水车,引汉水倒灌城壕,抬高水位。又在城池西南角开挖壕沟,扩宽城壕……”
谍报司将襄樊一代的情报悉数呈现在诸人眼前,姚古的作为并不算高明,但其死守襄阳城池之意,却显露无遗。
“打襄阳,非有水师依仗不可。”林冲随军,此番功劳似也不少。但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中原战场赢得太轻松,如此功劳叫他甚是觉得难为情。“但襄阳城坚,且地形多有优势,恐短期内难以夺下。”
“此处距离江陵足有四百七十里,看似遥远,一路却有官道相通。荆襄大道可是难得的平坦宽敞。此路直通江陵,虽近五百里之遥,却也不过是马军三日疾驰。此遭不说,下次大军杀奔襄樊,过得汉水去,未尝不能遣一支铁骑,急袭江陵。”这就好比当日他率领轻骑直杀到东京城下一样,吓不死赵宋的帝王将相,也能叫他们屁股生针。而要是前方激战甚烈时候,后方的皇帝忽的弃城而逃,襄樊安还能持有战意?
林冲这法子不错,一经提出,陆谦眼睛都亮了。
说来他胆量很大,可两地相距小五百里【直线距离都三百五十+】。荆襄大道的北段就是沿着汉江西大堤而行,南段便就是择路而行了。弯弯曲曲的大道,可那也是大道。后世的国道都还绕弯路呢不是?
“惜哉此计能不现下用之,否则荆襄十八九当入大王之手。”赵宋刚刚迁都荆州,正是人心惶恐之时,猛地看到梁山军铁骑直冲江陵城来,怕是真要落荒而逃。在许贯忠手下过活的朱武发出了他在此番军议中的第一个声音。
“无奈何。事不由人。”就算是位面之子,也要经受诸多磨砺不是?刘秀还死了亲哥呢。陆谦只是个穿越者,可不指望天地皆同力。
“欲取襄阳,有水师可持自是最佳。但不管是有是无,第一要处便是切断襄阳水路,叫其不得支援。其城东南三十里出”,许贯忠拿起一面小旗在襄阳的东南方,也是汉水北岸,扎了下。“此地便为鹿门山。昔年汉末三国,名士庞德公就在此地隐居。”
鹿门山与对岸的岘山隔江对望,那两山所夹持之江段,却是汉水襄阳一代较为狭窄处。
在此地屯驻一营军士,稍加布置,以石砲、床弩封锁江面,足可为其水师掣肘。
“襄阳城西的万山,西南五里的虎头山,南路三十里的百丈山……”许贯忠一一将山头标明出来,那的确是一‘活地图’。而有了这些山势,将其全部堵塞,襄阳的陆路也就不需去提及了。
整个军议并不是战术推演,却也不止涉及到大方略的事宜,就像刚才林冲、许贯忠说的那些,更多的还是些‘小细节’。
比如汉水水师的立足点,赶造战船所需的时间和各类物资,比如南阳的物资储备和转运,比如襄阳城各处军营布置的所需兵力,等等。
那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只对了一双耳朵听。虽说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那只是一说。
一个诸葛亮绝对比三个简雍、孙乾牛逼。
陆谦军中的大略,历来都是少数人拥有着发言权。就是那秦明,都闭上了嘴。
而就在陆谦在郾城召集众人军议时候,前锋徐宁已经攻取了南阳城也。宋京西南路安抚使李夔领残兵逃向襄阳。
如此看,梁山军舍弃义阳三关,取道南阳,兵进襄阳已是定局!
第547章 岂会怕了他们?
武阳关前。
一伙儿三五十人的梁山骑兵,正在距离关城三四里的一处小树林中歇息。忽的看到武阳关处,城门洞开,一将手舞双锏,策马奔来。身后百十名马军跟随。
那梁山骑兵头首见了,惊奇的叫出声来,继而一声大喝,叫起众人。自己提起兵刃,箭步如飞窜上战马,手下将士一通呼喝,也已经纷纷蹿上马背!
几十人高呼大喊,催动铁骑抢出树林来。
武阳关前那片开阔地上,百十骑兵挟着雷霆之势袭来。为首宋将面如黑漆,身躯长大。头戴一顶镔铁盔,身上穿着一副镔铁锁子连环甲,内衬一件皂罗袍,紧束着勒甲绦。骑着一匹黑马,手提两条四楞镔铁锏。可不是早前在书中露过一面的牛皋么。
这人本在荆湖南路与钟相、王庆厮杀,可陆谦兵入中原,势如破竹,梁方平部被紧急调来北线驻守,生性勇猛的他就是宋军御营的先锋,被梁方平直放到了武阳关,这处甚为紧要之地。
梁山骑兵的头领乃是一无名之人,可是能在探马游骑中做上队正,那也有着几分傲气。
探马游骑就好比后世侦察兵,乃是一军之精锐。
这人嘴角闪过一抹狞笑,这就是赵宋的马军么?这番他跟随大军扫荡中原,还是头一回见识,可真新鲜。居然有敢主动向他们发起攻势的赵宋军队,还是一伙马军。
高举着马刀,目光冷峻的盯着来敌。
他们探马游骑并不是战斗部队,正面冲杀并不是探马游骑的强项。首先他们没有坚固的铁甲,即使兵刃都只是刀弓等轻兵器,就是箭矢都是轻箭。因为能射的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