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自己这些人活着的意义不就是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吗?
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人生足矣,总比老死病榻上要强的多!
只是这次的任务有些奇怪。
如果不是锦衣卫指挥使大人带着宫中的公公,持着陛下的信物一起来传达了这道旨意,自己恐怕会毫不犹豫的杀掉眼前的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从来没听说过身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尤其是自己这些锦衣卫里面的死士,被派去祸害先皇陵寝的。
但是有了皇帝的信物,一切就不一样了,这是皇帝的意思,纵然不理解,执行就是了。
破坏皇帝的陵寝很麻烦,比挖绝户坟这种事儿的难度要高的多,起码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首先得想办法避过守陵人。
守陵人不光有守陵太监,还有守陵的卫所士卒,更有居住在周边的百姓。
可以说,一次不成功,就绝对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那些守陵人为了自己的性命,也绝对不会让自己这些人靠近寝陵半步!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在自己一行人的眼里,这些守陵太监和士卒们比普通百姓也强不了多少。
最大的问题是帝陵跟普通百姓的坟,他就不是一个概念的!
天寿山阳翠岭南麓的位置是个好位置,永陵之中不光有世宗皇帝,还有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
作为仅次于成祖皇帝长陵的永陵,世宗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里,足足花了十一年时间在永陵的建造上。
花费十一年时间,在风水宝地上面建造的永陵,破坏起来的难度,绝对不会小。
而且,自己这些人还不能真的动用炸药一类的东西对永陵进行破坏,甚至于连真正的让永陵渗水都不行。
自己这些人的任务,是营造出一种永陵渗水的假象!
至于其他的事情,跟自己这些人无关,那是陛下的事情。
小心的避过了守陵护卫之后,我甲一终于带着自己的十一个手下,成功的来到了玄宫所在的位置。
“动手!”
直接吩咐自己的手下人按着原定好的计划开始操作,开始在永陵上弄出渗水的假象。
托了天气的福,崇祯十三年四月的天气正是多雨天,稍稍动动手就行了。
……
大朝会上收到永陵有可能渗水的消息,崇祯皇帝阴晴不定的脸色来回转变了半晌之后,才冷哼了一声道:“工部尚书何在?”
第618章 牵动人心的《永乐大典》
薛凤翔蛋疼无比的出班道:“臣在!”
薛凤翔自己心里也清楚,永陵渗水这事儿肯定是要了命的大事儿,这板子却肯定会打到自己身上,虽然不会要命,可是想要轻松过关,却也不太可能。
问题在于,嘉靖十五年就已经开始了修建的永陵,选址是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最后确认的是江西一带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
甚至于阳翠岭这个名字都是因为世宗嘉靖皇帝嫌原本的十八道岭这个名字不好听而下诏改的。
主持修建永陵的是翊国公郭勋和辅臣李时。
这两个人里面,李时也在嘉靖十七年时去世,郭勋也在嘉靖二十年就已经被下了诏狱,论死。
至于营建永陵的工匠,那更是万人之数,现在上哪儿找这些人去?
高居龙椅上面的崇祯皇帝冷哼道:“永陵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当年何人主持营造?何人参与选址?为何会突然之间渗水?”
崇祯皇帝冷冰冰的话问完之后,温体仁就直接躬身道:“启奏陛下,无论是主持之人还是营造之人,已经在嘉靖年间做古。工匠等人的资料如今也是多有佚失。唯今之计,当讨论如何善后之事,至于追责,不如等事情平定之后再议之?”
薛凤翔感激的瞄了温体仁一眼——这时候能伸手拉兄弟一把,够意思!
果然,崇祯皇帝又是一声冷哼之后,才开口道:“那依温爱卿的看法呢?”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唯今之计,倒是有两条路可以选。其一,便是对永陵加以修缮,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其二,便是迁陵,另择一处风水宝地。”
崇祯皇帝冷哼了一声后,又将目光投向了翔凤翔:“薛爱卿有何看法?”
悄然打量了崇祯皇帝一眼后,薛凤翔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当以选陵为上。眼下阳翠岭风水已破,不适合再作为永陵之所,加以修缮也只是治标之法,倒不如迁陵为上。”
崇祯皇帝噌的一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后才怒道:“工部和礼部共同替世宗皇帝择一处风水宝地重新安陵,原永陵废弃不用。退朝!”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一挥袖子,转回后宫去了,留下整个朝堂上的大臣们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这事儿实在是太诡异了,好好的永陵居然说渗水就渗水了?在此之前一点儿的征兆都没有?
回到内阁以后,薛凤翔就找了过来,对着温体仁拱手道:“今日之事,多谢温阁老援手,下官感激不尽!”
温体仁则是笑眯眯的道:“你我同朝为官,本就是应有之意,薛大人又何必这般客气。”
薛凤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永陵渗水一事非同小可,陛下的板子要是打下来,下官可是首当其冲,只怕因此事而告老也未为可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