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京城到乌思藏和朵甘思的铁路没有完全修建完毕,想要通过铁路来运输弹药的计划就只能搁浅了。
现在最靠谱的线路应该是将弹药运送到海边,通过海运到缅甸,然后再由缅甸开始进攻莫卧儿。
这样一来,民夫这一块儿就省下了大量的人物还有物力,而且运输的弹药更多更快。
朱纯臣连海上运输的人选都挑好了——毛文龙所部的北海舰队该拉出来遛遛了!
郑芝龙所部的南海舰队没说的,现在还在西昆仑那里死磕着昆仑奴,南居益所部的东海舰队眼下正在缅甸那里封锁海路,也只有毛文龙所部的北海舰队还算是比较空闲了。
哪怕是北海舰队的战斗力弱了一些,既比不过东海舰队也比不过南海舰队,可是用来运输弹药总是没问题的。
甚至于,这些由原本东江镇的士卒改编而来的舰队士卒,本来登陆充当陆军来使用就没问题,一举而两得!
本身就有着重度火力不足综合症的崇祯皇帝,在听完了朱纯臣和张之极的计划之后,更是感兴趣了——火炮洗了莫卧儿的地?想想都带劲啊!
但是看了看温体仁和郭允厚,崇祯皇帝又有些心虚。
自己想去现场看看炮火洗地那是肯定的,可是温体仁这家伙会不会再率着百官来劝谏一番?
这种事儿跟处理那些贪腐官员们不一样。
处理那些垃圾的时候,崇祯皇帝心里根本就不虚,谁劝也没有用,说剥皮实草就肯定会把那些贪官做成稻草人,绝对没有半分含糊。
而带兵亲征莫卧儿,温体仁这些文官大佬们劝谏则是本职工作之一,自己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人给砍了吧?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试探着道:“先让南京军府和黔国公那边派兵支援李承彦和曹变蛟他们,务必守住缅甸,不得有失。成国公和英国公回头挑选好了卫所之后,再报与朕知,朕打算亲率京营与卿等同往。”
果然不出崇祯皇帝所料,温体仁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自陛下远征鞑靼归来之后,我大明各地可谓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陛下远征之时,我大明各地却是多有天灾。依臣之愚见,此乃真龙天子不居于国中之所致。”
……
满脸问号的崇祯皇帝很想知道温体仁是怎么得出来的这么个结论?
真龙天子不居于国?朕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疆土,不就是在国中?难道朕出过国?朕怎么不知道?
这不是扯蛋么!
不想让朕去,你丫就直接说,用不着藏着掖着的!
第640章 还是拆了好!
当然,不去打莫卧儿是不可能的,哪怕是翻墙跳出宫去,哪怕是打扮成个小太监偷摸的跑出宫出,该去的还是得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估计没办法乘福船先到缅甸然后再去搞事情,最多最多也就是从云南入缅甸,然后再去搞死莫卧儿。
没办法,温体仁这些文官系统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跑去砍人不成反被砍,放在后世就叫做装逼不成反被草。
与之差不多的就是行军路上的风险。
福船是很牛逼,但是也没有牛逼到无视任何海上风浪的程度,搞不好真有翻船的可能——假设自己恰好在那一条船上,这事儿就乐呵大了。
之前去搞死建奴的时候,温体仁没有劝,后来去搞死鞑靼人的时候,温体仁还是没有劝。
等到现在要搞死莫卧儿了,温体仁偏偏跳出来表示皇帝不应该御驾亲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道:“温爱卿的担心,朕也知晓。这样儿吧,朕由京城至云南,再由云南入缅甸与大军汇合,如此便不会走海路,也少了许多的风险。”
不待温体仁再提出反对意见,崇祯皇帝便将目光投向了许显线:“说说看,莫卧儿那边都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儿。”
许显纯当即便躬身应是,然后才开口道:“沙·贾汗,莫卧儿帝国的王。沙·贾汗在波斯语中,意为世界的统治者。
天启二年,沙·贾汗领兵,意图起兵谋反夺其父之王位,兵败后流落在外达七年之久,崇祯元年,其父死,沙·贾汗登基称王。
崇祯九年,沙·贾汗派兵攻下艾哈迈德纳格尔,迫使戈尔孔达和比杰伊布尔地区统治者称臣纳贡。
崇祯十一年,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
同时,崇祯四年,沙·贾汗一夜白头,据悉是因为其妻子穆塔兹·马哈尔死于他们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沙·贾汗伤心过度所致。
同年,泰姬·玛哈拉开始动工修建,以大理石与宝石为主体,每日动用两万余役夫劳作,至今尚未完工。
据悉,沙·贾汗为了修建泰姬·玛哈拉,还曾经下令处死设计主持营建之人的妻子,皆因要此人感受与自己相同的丧妻之痛。”
说完这些后,许显纯便停了下来,没有接着说下去。
朱纯臣却立即开口道:“启奏陛下,沙·贾汗此人狂悖无礼,失德嗜杀,不当为人主,臣请灭其国,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崇祯皇帝的眼皮子都没有动一下,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道:“准。”
温体仁和郭允厚顿时有些傻眼。
许显纯和朱纯臣这两个家伙插科打诨的胡扯一通,明显就把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这事儿给遮掩过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