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马鞭指了指正在四处逃散却又很快被大明士卒抓起来的英格兰士卒,李鸿基又接着道:“好处!那些英格兰叛军能在两国交战之际与英格兰朝廷为敌,难道你还能指望他们心里有英格兰百姓?只要给够了好处,只要不让他们卖掉自己的父母妻儿,你觉得他们会在乎卖掉自己的邻居?别傻了,我在新明岛的时候就见多了蛮子,毫无礼义廉耻的蛮子们疯起来,就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吴三桂道:“要是按你这么说的话,咱们岂不是招降一部分叛军,再卖给他们开口,然后从他们手里收购蛮子就行了?”
李鸿基道:“本来就是如此。无论成与不成,先试试,试试总没有什么坏处,大不了就是一些军火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听李鸿基提到军火,原本已经快偏向于这个方案的吴三桂顿时回过神来:“你要是把咱们的军火卖掉,咱们用什么?从大明运送物资和军火来这里,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大,你心里不清楚?”
李鸿基嘿了一声道:“当初我随唐王殿下出海的时候,早就对海路运输的事儿一清二楚了,从大明往这里运送物资和军火的成本有多大,我心里当然清楚的很。”
吴三桂道:“那你还敢跟蛮子们交易军火?”
李鸿基呵呵笑道:“长伯兄,咱们手里的军火不能卖,蛮子手里的军火拿来卖总没问题了吧?反正那些好东西在英格兰官兵手里也没多大用处,倒不如让咱们拿来换蛮子。至于咱们招降的那些英格兰叛军,事后随便安排个什么名头,再把他们顺手卖给军府也就是了,到时候那些军火就又回来了,这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
当然是一举三得,吴三桂又不傻,当然也能看得清这里面隐藏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借蛮子的手清剿蛮子,从侧面就加快了大明征伐英格兰的脚步,第二个好处就是这些蛮子叛军。
跟强盗没什么区别的叛军,从身体素质来说也要强于普通的蛮子,能够卖的价格也更高一些。
最后这些付出去的东西还会回到自己手中,到时候该有的军功照样一分都不会少。
这姓李的真不是东西!
心中暗骂了李鸿基一声之后,吴三桂才道:“那就依你说的办,派人去联系前面那些英格兰的叛军,然后从他们手里收购蛮子。”
至于说招降了叛军然后再找理由卖掉所有叛军是不是有些不仁不义,吴三桂和李鸿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
吴三桂觉得这些坏主意都是李鸿基出的,这种生儿子没谷道的事情跟自己可没有什么关系,自己是好人,自己在大明的时候可是帮助老乡找到过走失的耕牛。
李鸿基同样认为这些坏主意都是经过吴三桂同意的,自己最多也就是承担一半的骂名,自己在新明岛的时候可是扶老奶奶过路,捡到一两银子都会交给官府的好人。
英格兰那些因为看了《沼泽边的黑帮故事》而脑袋发热的叛军们高兴了。
什么叫替上帝主持公道?什么叫公道自在人心?什么叫民心所向?
瞧瞧,现在就是了!
连大明帝国的人都承认咱们做的对,要给咱们支援,那说明了什么?
说明现在的英格兰是腐朽的,是需要被我们推翻的!
只是,大明帝国为什么一定要从咱们这些人手里收购俘虏呢?
第798章 火烧伦敦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对崇祯皇帝最为忠心的人,除了锦衣卫和内行、东、西三厂之外,可能就要在夏额哲、阿敏、莽古尔泰这几个人里面挑了。
甚至于这三个货色比张之极和完颜宏还要忠心的多。
张之极和完颜宏再怎么样儿也是勋贵,就算跟崇祯皇帝是姻亲关系,就算是一起南征北战无数次,也一样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只不过崇祯皇帝从来不会去试探罢了。
而夏额哲、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三个家伙则完全不同。
夏额哲还好一些,像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个家伙都是手上沾满了同族人的血,其他人的血同样没少沾,除了死死的抱住崇祯皇帝的大腿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路可以走。
英格兰的这些“英雄好汉”们,其实也是一样的下场,当他们从抓了第一个英格兰人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只不过跟阿敏他们不同的是,阿敏和莽古尔泰是直接对同族人下手,夏额哲的手上也沾满了同是蒙古人的血。
苏格兰的英雄好汉们没对苏格兰人下手,而是将目标对准了英格兰人和威尔士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英雄好汉们也是一样的套路,一样的操作——目标不对准自己的同族,心理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伴随着向英格兰整体进攻的推进,大明本土也开始了移民工作——户部及各地官府开始征召移民,至于一应的费用,则是由户部先出银子,之后再找英国公府报销。
跟在崇祯皇帝身边,一直关注着整个移民事宜的张之极,心都在滴血。
英国公府两百多年才积累下来的家底,几乎是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李鸿基和吴三桂没什么心理压力,贩卖劳工的生意做的飞起,每天都要数一数卖了多少猪仔,又有多少银子会落入自己的口袋。
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就有些压力山大的感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