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正想再说话,客印月却是抱着朱靖雪进来躬身道:“启奏陛下,懿安皇后娘娘已经回慈庆宫去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从客氏手中接过了已经沉沉睡去的朱靖雪,挥退了客氏后才对周皇后道:“只怕皇后还没有好好看过靖雪孩儿罢?”
周皇后笑道:“可不是么?妾身生完这孩子只瞧了一眼便痛得昏了过去,还不曾好好看过哩。”
崇祯皇帝将小被子中的朱靖雪放在周皇后床头,笑道:“皇后可要好好看看,等长大嫁了人,心中想的可就不是咱们了。”
周皇后不理会崇祯皇帝这种逗闷子的话,只是睁着眼睛看着闭着眼睛睡沉的小人儿,却是满满的爱意充斥着心中。
崇祯皇帝见周皇后一副怎么看也看不够的样子,便笑道:“好了,朕今晚便在皇后这里安歇,好生的陪着你们娘俩儿。”
说完,崇祯皇帝便吩咐道:“传旨,让外面的人留下伺候的,剩下的都散了罢。”
等到了第二天的朝会之上,崇祯皇帝才对着宗人令瑞王朱常浩道:“朕昨夜喜得皇长女,已经赐名为朱靖雪,却还须宗人府好生替朕想一个封号,封地么,朕打算待平定建奴后,以南四卫之地为长公主的汤沐之地。”
等到宗人令瑞王朱常浩领命之后,崇祯皇帝又开口道:“现在,咱们再来议一议陕西那些贪腐害民之辈当如何处置罢。”
温体仁一听崇祯皇帝话中的杀意,便赶忙出班奏道:“陛下昨夜喜得公主,此时不宜大过杀戮。”
第262章 给阎王下道旨意
崇祯皇帝却是呵呵冷笑一声。
若是说起来,昨天晚上刚刚生了个女儿,今天正是高兴的时候,确实不应该杀人太多。
如果昨天晚上生的是个儿子,只怕还要大赦天下以示普天同庆之意。
只是陕西的那些混账东西们却不应该得到这个机会。
若不是他们,陕西会乱?
历史上原本的崇祯皇帝虽然能折腾,但是在收到李应期和马茂才上的奏章说陕西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之后,可也是边剿边抚,连内帑都给掏出来了。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可不是穿越过来的这个崇祯皇帝,那个被正人君子们给忽悠得傻了的傻蛋当时可是没对付藩王没向着八大蝗商下手。
为了解决边军的军饷,连宫中的银器都被那个蠢蛋指使太监拿出来卖了换钱了。
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傻蛋不还是想尽办法从内帑之中抠出钱来赈济西了?
可是到最后呢?
活不下去的陕西出了个李自成,最后逼得拿内帑赈济陕西的崇祯皇帝自己挂到了煤山之上。
可是在李自成进京之后,却没能从内帑之中弄到钱,反而是在文武勋贵们的身上弄到了几千万两银子。
哪怕就是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在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却依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跑去从中上下其手。
如果说其中只有建奴黄台吉派来的人搞事情也就算了,可是连一省巡抚胡廷宴都对于州县报上来的“盗贼”之事自欺欺人地认为这些盗贼都是饥民,来年夏收有了粮食以后,自然就会解散,根本就不尽心处置。
这种情况下,还指望崇祯皇帝能饶了他们?
若是饶了他们,谁又能让李自成饶过崇祯皇帝?
心中越想怒气就越大的崇祯皇帝干脆望着温体仁道:“朕以为倒也没什么,皇长女出世,正需这些混账的血来庆贺一番。”
说完,崇祯皇帝便直接吩咐道:“此事便着温爱卿主持,大理寺并刑部、吏部三堂会审,着锦衣卫与东厂派员旁听记录,之后将结果报与朕知。总之,朕的要求就一点,该杀的杀,该流的流,总之不放过一个害民之辈。”
等到温体仁和大理寺卿等人躬身应是后,崇祯皇帝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一样,接着道:“还有那个蓝田县令和一些混账东西逼得百姓造反的,虽然他们自己都被饿急眼的百姓们给杀了,但是朕已经命人拿了他们的九族送到阵前处斩,所以这些人的罪责也不必再追究了。”
……
温体仁和满朝堂的大臣都是一阵无语。
您都把人家的九族给弄去宰了,这些家伙本人也被叛军给剁了,还有个屁的罪责可以再追究,难道您还能给阎王下道圣旨,要求阎王爷再处置他们一番?
但是朝堂上的大臣们显然还是低估了崇祯皇帝的下限值。
或者说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这玩意。
也不知道是一时兴起还是有意吓唬人,崇祯皇帝还真就打算给阎王爷下一道旨意:“朕闻天有天帝,人间有人皇,阴间亦有阎罗天子。朕为天帝之子,代天牧民,阴间阎罗亦当听朕号令。王承恩。”
等到王承恩躬身应是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拟旨,钦命十殿阎罗将这些混账们打入油锅地狱受刑,地狱不空,受刑不止。”
崇祯皇帝这番话一出,别说是等着躬身听旨的王承恩了,便是连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傻眼了。
倒是在甚么西游释厄传的话本里看到过唐王与阴间阎罗天子的事儿,其中还牵扯到了龙王爷什么的。
可是人家那不是给阎王下旨,反而平辈论交,而且唐王还要更为恭敬一些。
更为关键的,还是那生死薄,上面可是有着天子阳寿的,看样子死后也是要先到地府走一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