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这很崇祯皇帝。敢于在城头上暴粗口跟黄台吉对骂的崇祯皇帝如今说出来屁股两个字,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觉得意外的。
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以为,天地之间是有杆称的,不过,这称砣么,唯有天下百姓方可当之,卿等是定盘星,朕也不过是那根称杆子,挑着这江山罢了。朕好朕坏,朕明朕昏,百姓自然会给朕一个公道,至于史书怎么写,随他去罢。”
温体仁和满朝文武都被崇祯皇帝这种不要脸的大无畏精神给深深的折服了——从来没有哪个皇帝这般赤裸裸的说出这种不要脸的话来,更没有哪个皇帝如此的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就连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天可汗李世民,都想知道自己在史书之上是好是坏。
为此,李二特意找来记载起居注的颜师古说:“朕一字不增一字不减,不臧否,不菲薄,只想看看往日言行,明识己身,惩前毖后不使政务再有疏漏之处。”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哪怕是李二把颜师古捆起来后拿着刀子吓唬也没能看到。
连李二这种杀兄宰弟且为乐的皇帝都在乎自己的名声,偏偏是龙椅上的这位爷是一点儿不在乎。
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温体仁等一众朝臣目瞪口呆:“中军都督府给毛文龙下令,着他于辽东之地再多抓些蛮夷过来。还有福建水师的郑芝龙处,一并有命令过去。但凡没有我大明户籍的,都按照无户之人处理,尤其是倭奴,最为上等。告诉他们,抓来一个给五两银子的赏钱,尽管抓,朕有的是银子给他们。但是让他们小心点儿,如果敢拿大明的百姓冒功,朕要他们的脑袋。着锦衣卫暗中监督。”
果然,这才是那个熟悉的皇帝,正从宁德长公主满了百天之后那个修身养性的皇帝只是假象,唯有眼前的这个才是真的!
第302章 京察
崇祯皇帝觉得不就是花点儿钱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大明的百姓都是自己的命根子,用来修路什么的,这种工程肯定是交给自己人放心的多。
但是像开山开矿这种风险比较大的,尤其是大明时期,安全保障还不怎么到位的情况下,还是拿外族的人命去填比较好一些。
蛮夷者,禽兽也。
历代先贤总结出来的话总不可能是错的。
既然先贤们都说了蛮夷是禽兽了,那蛮夷就必须是禽兽。
尤其是在大明需要拿人命来开矿开山的情况下。
那就不用多想了,反正能拿钱买来的消耗品怎么浪费都不心疼不是?
至于郑芝龙和毛文龙怎么抓人,那是他们该头疼的事。
但是除了目前还没有头疼但以后一定会头疼的毛文龙和郑芝龙两人之外,大明的朝堂上还有一个人在头疼。
吏部尚书房壮丽觉得自己很头疼。
乡间的孩子调皮捣蛋的,总有些熊孩子喜欢去捅马蜂窝。哪怕是被马蜂蜇的又哭又叫,到了第二年还是有些熊孩子会去干这种事儿。
捅马蜂窝这种事儿太刺激了。
六年一次的京察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自己就是那个充当捅破马蜂窝的孩子。
纵然房壮丽觉得自己是个乖孩子,不想去捅,可是时间已经到了,由不得自己不捅了。
咬了咬牙,房壮丽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眼下已经是崇祯二年,理当开始京察之事,外官亦当考核。”
左都御史陈于廷听完房壮丽的话,也开始头疼了。
你说自己得罪了老魏被去职在家就好好的在家算了呗,偏偏活动个什么劲儿啊。
但是现在这小娘子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原本以为崇祯皇帝是偏向清流们一派的,可是实际上呢?
崇祯皇帝真实的上演了一出什么叫做翻脸比翻书还快,什么叫做天家无情,什么叫帝王心术——说不好听点儿,简直就是拔鸟无情的最真实写照。
比自己去青楼还要拔鸟无情。
原本还想着等京察之时混个好名声,再向上前进一步呢。
现在好了,等京察过后,诸位同僚恨自己不死才是真的。
崇祯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看着御阶下虽然躬身身子,可是腿却在隐隐发抖的房壮丽还有消消的抹去额头上冷汗的陈于廷,崇祯皇帝心中就是呵呵一笑。
穿越过来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在朝堂上看的多了,哪怕自己仍然是个不合格的政治小白,但是却也不复当初两眼一抹黑,气急败坏之下拎刀子就干的冲动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拎刀子就干是肯定的,必要的政治手段还是要玩的。
至于不跟自己一条心的,那就是政治不正确,刀子就该几他们砍去了。
京察就是个不错的好玩意。
所谓的京察,就是吏部和御史衙门一起,派人下去打老虎,而且是苍蝇老虎一起打,不管有没有毛病,先查了再说。
这个查的标准,就是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
“四格”为:守、政、才、年。每个标准都是一个表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
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勤、平、怠;才,分长、平、短;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
在四格之中,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