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崇祯皇帝动作干净利落,围观的百姓们也是齐齐呼了声万岁。
对于百姓们来说,有一个牛逼的皇帝就意味着自己的日子好过,尤其是崇祯皇帝这种对于外族态度强硬的,那更是会得到百姓们的拥戴。
这是深植在骨子深处的东西,改变不了。
就像是大明的商人去草原上行商,不是没有遇到过马匪。
可是大明的商人们都不是太担心——你动我试试,那十几座京观的人头在望着你笑呢!
往往就是这句话,再凶悍的马匪也得绕道而走。
否则的话,明国的军队就会追到草原上来,不把马匪抓到誓不罢休。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走边的商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一点。
虽然商人们对于崇祯皇帝收商税这事儿仍然是恨的牙根儿痒痒,可是在崇祯皇帝对于外族的态度,还有对于自家百姓的爱护程度上面,却都是抱着极大的感激心态的。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要收商税,反应最大的是东南一带,而西北一带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反应就老老实实的把商税给交了。
只有在切身的体会了皇帝的强硬作风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之后,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崇祯皇帝万岁。
翻身上马后的崇祯皇帝调整了一下抱着朱靖雪的姿势,笑着问道:“怕不怕?”
奶声奶气的朱靖雪咯咯笑道:“不怕!”
糯糯的声音让崇祯皇帝更加的高兴了——瞧瞧,这是朕的女儿,就该这般的英武才是!
崇祯皇帝向着身边的王承恩吩咐道:“命他们开车罢。”
王承恩躬身应了,自然有小太监跑去传达崇祯皇帝的旨意。
随着“污”的一声响,接着又是吭哧吭哧的声音传来,大明版的第一列蒸汽机车,缓缓的离开了站台,开始向前而去。
崇祯皇帝已经听过了火车汽笛的声音,不代表大明的百姓也都听过了,一时之间有人选择把耳朵捂上,也有人选择跟着向前跑动,还有人选择了向后退却。
场面一时间倒显得杂乱无比。
永定门的站台,在崇祯皇帝看来连一个合格的火车站台都称不上——露天,周围虽然有围栏,可是要是想翻过去的话,也不是太难。
估计以后不知道会产生多少个搭免费火车的去通州的家伙。
第412章 人不狠站不稳
但是,瞧了瞧所谓的站台边上被派过来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们,崇祯皇帝又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
喜欢搭免费火车的家伙们肯定是有,但是这里毕竟是大明,又不是三哥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这么奇葩的事儿应该不会发生。
毕竟连吃个饭都能吃出花儿来的民族,不是那些左手抠屎右手抓饭的家伙们可以比的。
随着吭哧吭哧的声音不断响起,车头上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车厢也开始慢慢随着车头向前行去。
崇祯也大笑一声,催马向前而去。
这一次的感觉就与在皇家学院试车上面的感觉大大的不同了。
毕竟往通州去的时候是空车,速度自然就比装满了石头的时候要快一些。
崇祯皇帝胯下的战马,基本上是一路小跑着跟到通州的。
到了比永定门站还要简陋的多的通州站之后,首先围上来的是皇家学院的人,先是给崇祯皇帝见礼,然后就围着傻大黑粗的车头检查了起来。
接着就是加水,加煤,然后再经过一条大弧度的岔道之后,将车头调转了方向,重新挂到了车厢上面,再次向着京城的方向而去。
这一次的速度就比来的时候要慢的多了——最起码要慢了小半个时辰左右。
因为来的时候挂的是六节空的车厢,回去的时候却是将粮食装的满满的,等着到了永定门站的时候再卸货,经过永定门运入京城之中。
但是崇祯皇帝不觉得慢,就连在永定门一直围着不曾离去的百姓,还有其他的官员什么的也不觉得慢。
毕竟这十节车厢所装的粮食如果要通过人力从通州进入京城,不走通惠河的话,最快也要多半天的时间。
而现在不过是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已经运到了永定门,再进入京城的仓库,估计也就是多半个时辰的事儿。
时间最起码节省了一半儿还多。
回到宫中的崇祯皇帝突然之间就想起来一个大问题。
后世有铁老大来管理全国的铁路,大明的铁老大是谁?
现在全大明最牛逼的物流系统应该算是驿站系统,不仅送信传递军情,还兼管着物流运输。
也就是说,驿站这玩意除了在军事体系的作用极为重要以外,还承担着民间和政府使用的职能。
但是这玩意归哪里管呢?
答案是兵部。
兵部为驿站的最高直属管理机构,兵部驾部郎中负责全国驿站的管理,也是其最高直属管理机关,全面管理驿站的日常事务。
包括驿站设置、驿站政令的颁布和实施、驿站车马和人员的管理以及交通所需车、马等的管理等。
“邦国之舆辇、车乘,及天下之传、驿、厩、牧官私马、牛、杂畜之簿籍,辨其出入阑逸之政令,司其名数”。
相当于国防部把交通部该干的事儿给干了。
而崇祯皇帝在去陕西之前就已经将之拆分成了两部分,在崇祯皇帝看来,民用的那部分应该划给户部来管理,可是现在还是在兵部的管理之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