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少帅却是那么坚决的反对设立安全区,他总是强调安全区对日军没有丝毫约束力。
难道英、美、德等大使馆的介入抗议,国际惯例的约束真的没有放在日本人的眼里吗?
尽管少帅是那么蛮横无理地阻止安全区的设立,但我还是觉得他是真心为南京市民考虑的,况且,这安全区的设立也没有什么私心可搀杂的。
为了这件事,少帅又受到了中央政府的严厉训斥和全国各地的谴责,我提醒他稍微顾虑一下的时候,他却很潇洒地告诉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我很敬佩少帅,也觉得他应该不是想害南京市民才会阻止安全区的设立。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少帅就如此肯定安全区不能保护南京市民呢?
也许是因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也许是因为少帅洞悉了一切,也许因为某些我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我相信少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南京市民着想的,所以今天我在报纸上呼吁南京市民们配合卫国军进行撤离。
但愿撤离能够顺利,让南京市民们远离日军的铁蹄!
虽然有国民政府的严厉训斥,有各大报纸舆论上的谴责,但王旭很显然是将这些全部都无视了,只是尽全力进行南京市民的迁移。他是不得不着急,因为留给他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王旭在和时间赛跑,日军自然也不会闲着,开始全力进攻南京的第二道防线,南京市郊区东北面栖霞山,东面大胡山,南面汤水镇、淳化镇,西南面袜陵镇均遭到日军的猛烈进攻。隆隆的炮火声,炒豆般的密集枪声,南京城内清晰可闻,南京市民们伸手即可触摸到战争。一时间,南京市民们纷纷主动撤离南京。
与此同时,居住在南京郊区的大量难民不断涌进南京城,人们拖家带口,背着大包小包,神色慌张地走在逃难队伍中。不过他们进了南京城之后,就安心了不少,因为大批卫国军在城内维持秩序。尽管偶尔有日军飞机呼啸而过,对南京城内进行轰炸,但是逃难人群并没有非常慌乱,而是在卫国军的引导下进入防空洞躲避日军的轰炸。看到全副武装在街头执勤的卫国军士兵,他们总觉得很安心。
卫国军不但给难民们发放干粮,并且帮助他们从下关码头渡江转移到安全地点去。如今南京被日军团团包围,也就下关码头还是个畅通无阻的退路。
“乌龙山要塞至关重要,它是下关码头的屏障。而下关码头是我们的唯一退路,其重要性也不用我多说了,总之乌龙山要塞不容有失!”王旭神色严峻地在军事会议上说道。
王旭也是不得不慎重从事,乌龙山要塞简直就可以说是南京城内数十万军队和民众的生命线。一旦乌龙山要塞失守,下关码头这个唯一的退路被堵,那南京城就真的是被日军团团包围得像铁桶一般了。到那时,别说撤离南京市民了,近二十万的卫国军和南京卫戍部队也会被困死在南京城中,结局未必比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好到哪去。
第一百八十章 坚守三天 伤亡惨重
郑地文很赞同王旭关于乌龙山要塞的看法:“不错,乌龙山要塞的确是关乎我们生死的一个战略要地,卑职建议派驻重兵防守!”
“我也是这个意思,胡二,你率领第一军前往乌龙山要塞驻防,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坚守阵地。这里关系到南京所有人的生死存亡,不容有失,明白吗?”王旭还是选择最有战斗力的第一军前去驻防乌龙山要塞。
接到如此重要的任务,虽说是防守作战,但胡二还是挺兴奋的,大声答道:“明白!”
“李俊先,你率第11炮兵师前往乌龙山要塞协助第一军防守,最重要的是用炮火封锁长江,防止日军军舰为其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王旭连炮兵师都调了过去,可见他对乌龙山要塞不是一般的重视。
李俊先站出来答道:“是!”
“目前各军伤亡情况如何?都给我说说。”王旭话问出来的时候,心里已经作了非常坏的打算,毕竟第一道防线时和日军血拼得太惨烈了。
王旭这个问题一出,会议室里的所有人不由得脸色黯然,很明显各部队情况都不乐观。
各部队长官还没站起来回答,叶世平倒是先答道:“少帅,卑职将大概情况给你说说吧。各部队伤亡最为惨重的应该是东北军,经过广福、平望之战后,出征的七万东北军目前只剩两万余人。并且伤兵很少,大多阵亡。近五万东北军将士为国捐躯了。”因为叶世平是在王旭身边负责与各部队进行联络各项事宜,以及为王旭统计各种情况,所以他当然是知道各部队的伤亡情况。
王旭听了心里沉沉地一痛,说道:“东北军做得已经够多了,东北军今天即刻撤回云南休整。”
应德田当即表示了反对:“少帅,我东北军绝不撤退,我们跟随少帅抗日,就没打算过活着离开抗日战场!”
“不错。我们东北军宁愿全部战死在南京,也绝不撤退,希望少帅成全!”苗剑秋表现得也很是激动。
“不用说了。当初留在西安地东北军已经被中央军改编。可以说如今东北军就剩下你们这两万余人地种子。如果我就这么看着东北军灭亡。叫我如何对得起张司令?”王旭越想越坚定将东北军撤回云南地想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