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还说,老和尚推断,齐王合作的魔教余孽,或许是掌剑使司马俊秀一系,“长生宗”的消息,应该也是得自于她。
不过对齐王府的后续动作,老和尚没有更多交代了,很显然也明白就凭王戈在青州的实力,是很难探出什么确切信息的,搞不好还可能“玩火自焚”。
这件事,并没有必要让他们付出太大代价去探知。
王戈却是猜测,老和尚之所以觉得这个事情不值得太大投入,应该是认为“长生宗”的所谓长生秘法并没有什么卵用,或是齐王即便有掌剑使一系的帮助,也不可能找到有关长生秘法的东西。
不过老和尚的“推测”却是给他提了个醒——掌剑使司马俊秀?那可是特喵的宗师级高手!
对方要是真觉得王戈碍了她的事,一个小指头就能轻易地让他灰飞烟灭,哪怕是邪僧也根本救不及。
老和尚还让沈平告诉他,正月十五过后,申斥晋王的圣旨已发往太原。
虽然没有细说,但王戈自然知道这条消息的意思。皇帝为什么申斥晋王?若非是因为那别苑密室藏的违禁之物,老和尚又何必专门让沈平告诉他?而若是因为那件事的话,除了申斥的圣旨外,就肯定还有其他动作。
很显然,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老和尚同意了他之前的申请,准备让他同时负责山东、山西两地的密探情报事务。
不论朱元璋对晋王是什么处理结果,是不是依然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晋王府这段时间肯定是会夹着尾巴做人。
而山西的几大门派,像昆仑剑派、恒山派、太谷韩家等,都派出了大量高手南下,追踪“三魔头”和张诀的踪迹,内部十分空虚。
这个时间段,正是王戈“插足”山西的最好时机。
也正是因此,在清明节过后,王戈便跟衙门找了个外地办案的借口,然后暗中带着小胡子,往山西而去。
是的,那一脸浓密落腮胡的汉子,就是“小胡子”了,当然,现在再叫他“小胡子”也不太合适,王戈便直接叫他入师门前的名字“孙洪”。
毕竟之前因为被“三魔头”挟持着,和整个山西武林、各路正道高手对抗,他那副模样,也算是在江湖上挂了号的,那“小胡子”是决计不能再留了——标识性实在太强。
至于王戈自己,同样做了易容。
而且他是直接用了一张“人皮面具”!
是的,他现在这副丑陋的脸皮,其实就是得自“凤蝶公子”的那张“人皮面具”。
虽然“人皮面具”是需要定制的特殊易容物,每个人的脸部结构、大小不同,贴合的细节自然也不同。但王戈在研究了那“人皮面具”一段时间后,却还是找到了“修改”的办法。
王戈从南香那里得到了一种十分适合的倒模材料,然后按自己的脸皮做了一层薄薄的内膜,接着拿那内膜和“凤蝶公子”的人皮面具进行修补、填充、粘合,终于是让那面具可以用到他的脸上。
除了透气性变差了很多外,戴着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原本还算帅的“人皮面具”,经过这番鼓捣,却是变得丑陋甚至略有些扭曲了,而为了弥补上面修改的一些不自然之处,还得特意加上些斑点、痘痘,看着更丑了。
不过倒也因此有了好处——这么丑的脸,一般没人会盯着仔细看,倒是少了不少被看穿易容的风险。
两人本来是打算直接一路往太原而去的,却没想到还没进入山西地界,就遇到了一拦路劫财的事件。
二十多个面黄肌瘦的流匪拦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马车队伍,本来那支车队除了老弱妇孺外,还有十个精壮汉子,更是有三个带着朴刀的护卫,并不是那群说是流匪实际更像流民、只拿着些木棒、镰刀等简陋武器的家伙能啃得下来的。
原本在王戈看来,只要有那些流匪被三个护卫砍伤砍死几个,攻势一停,立马便会鸟兽散。
却没想到,流匪里竟是藏了个三流高手,上来就偷袭暗伤了两名护卫,一下让车队阵脚大乱。
第一百一十二章 郭老爷(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郭老爷(下)
王戈不是侠肝义胆的正道英杰,也并没有多少身为公门捕头的责任心。
如果是小白珑和南香这种与他关系莫逆或对他有恩的人陷入危险中,那自然是不管对手是谁,都必须要想办法上。
但若是其他不相干的人,他出不出手,看的是事情和自己有没有关系、自己打不打得过、若打得过有什么好处。
王戈是这么想的,飞贼出身的“小胡子”孙洪自然更是这么想的,没好处,他可没兴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但王戈还是出手了,而王戈一出手,孙洪自然得屁颠颠跟上。
那三流高手看起来年纪很轻,功夫也是野路子,穿着破破烂烂,和其他流匪并没什么两样,手里拿的也是一柄锈迹斑斑的柴刀。
他能在装备武器劣势的情况下,成功偷袭、打伤车队护卫,但遇上真正的二流高手,却是根本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王戈和孙洪如两只下山猛虎,瞬间就将那三流高手击败,其他流匪更是一触即溃。
不过两人都留了手,收着力,不论是那三流高手,还是其他普通流匪,都是伤而不死,没有把他们留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