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大明鹰犬_神行汉堡【完结】(251)

  “你不必自谦,不说其他,单是那颗‘赤耀星’你能交上来,便可知你对殿下的忠心了。”道衍和尚说道。

  果然,在道衍和燕王分别褒奖了一番,又问了些他这几次立功的细节后,道衍和尚忽然将一个纸条递给了他:“这是前些日子,从京城传来的密报。”

  王戈双手见过,低头扫了一眼,便马上将纸条递还回去,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一眼就能记住了。

  纸条上的内容很简单,意思也很明确,就是今年入秋之后,陛下的的身体大不如前,已经有数日未能上朝了。

  以朱元璋出了名的勤政习惯来看,能让他无法上朝,那必然是身体上出的问题影响很大了。

  道衍接回纸条后,随手一捏,就化为了纸粉,随意放到了旁边的茶盅里。

  “你怎么看?”道衍和尚问道。

  毫无疑问,他的意思是,若朱元璋挂掉后,燕王一系要如何自处,如何行事。

  按理说,这种问题,是不会问他这么个一手培养起来的密探的。既然会问他这个问题,就证明已经不单单是把他当成密探,而一定程度上,也有谋士的属性了。

  看来,是这段时间,他在太原、青州几地做的事情,展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大局的把控,让道衍和燕王,看到了他身上不同于其他密探的价值。

  这种问题,王戈当然考虑过,而且是在知道自己是燕王密探后就考虑过无数次了。不过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好好思量,并不能真的心里想什么,就直说什么。

  朱元璋是什么时候死的?他具体也记不清了,但从来到明朝以后的各种事件分析来看,应当至少是在洪武三十年后,所以现在虽然朱元璋身体开始变差,却还不会很快就辞世。但这个事情,也不能直接和他们说,因为没有判断的根据。

  王戈斟酌了一番后,对道衍和燕王说道:“以属下之见,殿下当早做准备,若是陛下驾崩,殿下可带兵进京奔丧,伺机行事。若是皇太孙早有准备,无法带兵入京的话,便退回北平,再做打算。”

  王戈这话说得可是相当露骨了,只是一个有关朱元璋身体状况不好的纸条问问他的看法,一般而言不是应当先谈谈皇帝陛下的身体,以及京中局势么?他却是直接就说出朱元璋若死,燕王应当如何夺位的话来了。

  道衍和燕王闻得此言,都是互相对视了一眼。

  “若是不能进京奔丧,那依你之见,我们又该如何?”道衍又问道。

  “低调行事,以待事变。”王戈简单地说道。

  “哦?什么也不做?”道衍皱眉问道。

  “事情当然还是要做的,但要暗中准备,表面低调,务必使人寻不到错处来。”

  王戈所说的“事情”是什么,道衍自然清楚。从很多年前开始,他就在帮助燕王暗中准备兵器马匹、训练死士了。

  “你说‘以待事变’,又是何事变?”这次开口询问的,却不是道衍,而是燕王了。很显然,他已经被王戈的说法提起了兴趣。

  王戈马上回道:“回殿下,以属下之见,皇太孙若继位,必削藩!”

  “削藩?”燕王皱眉,表情凝重,但看着并不是很意外,显然也是早有所料。

  “你如何能觉得,皇太孙继位后会削藩?”道衍也问道。

  “之前属下去往太原的路上,恰巧救了赴任的寿阳知县郭修竹,此人与东宫伴读黄子澄是同年,素有来往,他到寿阳任官,也有黄子澄的运作。或许是因为属下救了他数次,他对属下倒是颇为信任,闲谈中有说起过黄子澄和皇太孙对于藩王的态度看法,从中看出,皇太孙削藩的决心很大。”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才

  第一百八十四章人才

  事实上,郭修竹郭老爷和王戈一路上并没有谈到多少朝廷上的事,连郭老爷和黄子澄有关系,都是王戈偶然间听到他和管家说事时得知。

  虽说王戈救了郭老爷的命,但郭老爷为人谨慎,并不会说太多朝堂之事,估计也认为王戈根本不懂那些事,懒得和他谈论。

  所以王戈连郭修竹和黄子澄之间具体的关系,都是后来回到青州后,让沈平帮他查到的。

  但这时候他需要有一个对未来时局判断的借口,从郭修竹这得到消息,是最好的理由了。

  燕王和道衍自然有东宫的消息来源,也自然知道,皇太孙朱允炆对黄子澄几乎是言听计从,十分地信任和重视。

  “若是要削藩,那‘以待事变’,岂不是坐以待毙?”道衍问道。

  王戈一直在用余光观察着道衍和燕王的神情表现,特别是他在说出几个意见的时候。以两两人的表现来看,他们应当是本就已有定计,而且和王戈的判断相差不远。

  “皇太孙受黄子澄等人的影响,一向亲近文臣,行事重礼法。若要削藩,亦要行之有理、有名。诸王中,多有在封地行事跋扈、横行不法者,在民间多有恶名,而殿下却是诸王中贤名最著,功勋最大的。不动其他藩王,先动殿下,显然不是皇太孙、黄子澄的行事风格。”

  王戈徐徐解释道:“当皇太孙开始大肆削藩,令诸王人人自危的时候,便是殿下机会到来的时候。”

  道衍和燕王都没有再细问下去了,事实上能聊到这里,已经是让他们十分意外了,毕竟如今这个时代,皇权威严,深入人心,即便是效忠王府的密探,大多时候也都十分谨慎,担心乱说话惹了祸,或是触犯到了燕王的禁忌等等。王戈这些话,却已经基本是一副确定了燕王要造反,要当皇帝,绝不肯甘心做一世燕王,一切判断都是以争皇位为前提,斩钉截铁,没有一丝怀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