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一句话,段恒生却一下品出了关键的信息。李程偈口中的“梁大人”应该是指北镇抚司镇抚使梁启鸣,如今他是锦衣卫里真正的实权人物,他的“交代”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皇帝的态度。
李程偈并没有说他们来太原是查谁的案件,只是一个“某人”代过。但联系到王戈之前刻意提到沈宏的案子,他自然知道这之间是有关联的。锦衣卫从京城跑到太原,肯定不会是查沈宏这么一介商贾的案子,而必是曾经和沈宏关系密切的前山西布政使的案子!
“所涉之事查明即可,万勿牵连他人。”——这句话也说明了两个意思,一个是那位已经在狱中病故的布政使,所犯之罪要盖棺定论了,没有翻案的机会。另一个,就是这个案子就到此为止,不准备借此牵连其他、再兴大狱。
段恒生也马上明白了王戈的意思,他是要救沈家!
“王兄弟……和沈家有旧?”段恒生试探着问道。
“并无关系。”王戈微笑摇头,他知道这书生明白他的意思了,和聪明人交流就是省心,接着又说道:“不知现在府上是谁主事?大公子?”
段恒生明白,他说的“大公子”是晋王世子朱济熺,这段时间晋王病重,王府一些需要决断的事情,表面上来看,确实是由朱济熺来拿总,但具体事情却是都有不同人在负责,就像对沈家这一块,就是二王子朱济烨自告奋勇。
“王兄弟的意思是?”
“我需要让沈宏欠我个人情,不知贵府可愿相助?”王戈说道。
有李程偈之前说的那些话,他相信段恒生能明白,按正常情况,等到现在的山西官场明白了朱元璋不准备牵连他人,准备将这个案子直接结束的时候,沈家自然也就没事了。当然,到那时候,沈家被敲掉一层皮,剐掉一层油,也是必然的。
但要想提前让沈宏从狱中出来,让沈家摆脱此劫,倒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本身给沈家安的罪名就没有扣死,都是些模棱两可、可大可小的事,一切都看主审官员的意思。只要能明白皇上对前山西布政使所涉的案子没有扩大追究、牵连他人的意思,那晋王府发句话,沈家肯定能脱身。
段恒生沉吟道:“此事……在下做不得主,不过回会去通报大公子,过两日再给王兄弟答复可好?”
“没有问题,我就静候佳音了。”王戈点头。如果晋王府不答应,那他也还有其他的办法,现在两个正牌锦衣卫在手里,他们又恰巧是为这件事而来,配套的一应信物、公文俱全,不好好利用一下,他就不是王戈了。
不过他有九成的把握确定,现在晋王府的掌事人,是不会拒绝他的。
段恒生要离开前,又问道:“王兄弟之前那句话……”
王戈知道他是在问那句“身有烂肉”的话,便说道:“先生可转述给晋王,若晋王还卧床未愈,可告知‘大公子’,日后便会明白在下的意思。”
段恒生想了想,没有再多问,跟王戈、邪僧、钱佑和李程偈都行了一礼后,便告辞离开。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子的担心
第二百六十三章世子的担心
还是壮年的晋王朱棡忽然病入膏肓,整个晋王府都是愁云惨淡。
虽然晋王朱棡平日里脾气暴虐,但王府里上到王妃、世子、王子,下到护卫、太监、宫女、仆役,都知道晋王若是死了,那么晋王这一系的势力必然大为受损。就算世子朱济熺袭爵,继承晋王封号,晋王府一系也再难像之前那般风光了。
不过对此时的世子朱济熺而言,他心里却默默的有些希望父王就这么直接一病不起。
倒不是因为他急着想要继承晋王之位,而是他很清楚父王的野心和不甘。在大伯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父王对于皇位倒没有太多的觊觎之心。但太子病薨后,父王就开始不安份了,收集那些前朝玉玺摆成的风水聚龙阵,以及那几件定制的龙袍冠冕,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差点吓尿了。
而父王却还一副意气风发,野心勃勃的样子,似乎真的认为,有朝一日能够登位大宝,当上皇帝。
朱济熺可一点没有想当太子的想法,并不是他多么的安于现状、不贪权势,而是他比父王要看得更清楚——以爷爷朱元璋的权术手段,就算是故去,也必然有万全的后手,能让皇太孙朱允炆安然继位。就父王这点实力,根本没有可能反叛成功,而只会把晋王一系全部都搭进去。
后来密室所藏的东西不知为何竟为皇爷爷所知,不仅朱济熺大惊失色,就连他那总是一副野心勃勃模样的父王也是被吓得不轻,他甚至一直觉得,这次病得这么重,可能就有那段时间受到惊吓,身体受凉的关系。
好在最后皇爷爷没有太追究父王的罪责,只是下旨申斥罚俸,不久后的北征,依旧让父王领兵,这也让整个王府都松了口气。
但没想到的是,经过此劫后,父王却依然没有吸取教训,北征结束后,又开始私屯兵甲武器了,名义上是为王府护卫亲军准备,但真实目的是什么,他自然心知肚明。也正是因此,父王在知道有人要整解州沈家的时候,也在背后推波助澜了一番,想要在未来分食沈家的时候,占一份大份的。毕竟秘练私军,是最花钱的。
就在朱济熺又开始担惊受怕的时候,父王病倒了,虽然面上悲痛关心,但老实说,他心里是长长松了口气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