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点了点头,说道:“都指挥杨冲,与燕王暗通,派兵围攻大将军府,并且大开城门,迎燕军入城。大将军李景隆本欲与燕军、叛将死战,与德州共存亡,但部下拼死抵抗,在燕军抵达前,将其护送离城。大将军为了不让山东彻底糜烂,赶到济南,调整防务,组织抵抗,成功挡住了燕王亲率的大军,燕军围城数日后,攻城不下,只得撤回……”
李景隆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情况?杨冲他自然是知道的,是他留在德州的守将之一,但此人对他一向恭谨,哪里来得派兵围攻将军府的事?
王戈又继续说道:“至于景州之战,皆是因为‘太平楼楼主’带一众江湖人士的蛊惑,抬出了太祖之名,影响了大将军的指挥,被迫仓促北上与燕军会战。却不想,他们早与燕王有勾结,战场上半途倒戈,令大军损失惨重……”
李景隆明白了,王戈的意思,就是如果他选择去济南的话,那燕王便会帮他处理好景州一战和德州失陷的手尾,到时候,即便朝廷追责,他也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在给他一个成功守住济南,为使山东彻底陷落的功劳,说不定还能再给他统兵之权。
但这肯定不是无条件的。
“你们想要我做什么?”李景隆看着王戈问道,他也看出来了,这两人里,明显这王戈才是拿主意的,那位“陈将军”根本就没怎么说话。
“等到需要大将军的时候,自然会让大将军知道。”王戈淡然笑道,这是他多年“密探”生涯做收买工作总结的经验——先让对方上船,到时候票价就是自己开了,开多少他都得付。
李景隆没有问“我若是不答应会怎样”,因为之前王戈就已经说过那种情况了,如果他不答应,肯定就是被带回北平,然后对外宣扬,是他担心兵败被朝廷追究责罚,于是直接献了德州城。到时候,兵荒马乱的,从德州传回朝廷的信息,各种零散杂乱,极难分辨,而他被王戈等人带出德州城的时候,又没有人能见证,确实是百口莫辩。
“我李家世受君恩,若是要让我做那欺君卖主之事,实在……做不到。”李景隆表情痛苦地说道。
“放心吧,我家王爷起事,是靖难清君侧,并非为了争夺皇位。等王爷入了京城,亦是要效周武王辅佐成王之事,助陛下成一代明君的,不会叫大将军为难。”王戈笑道。
李景隆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后,王戈和陈望让李景隆写了一封给燕王的投诚信给他们,然后离开了马车,只留两名护卫跟那老钟,一路送他去济南城。
“王兄,这就让他走了?”望着消失在远处的马车,陈望忍不住问道。
“不然呢?”
“他刚刚不是说……不做欺君卖主之事么?”陈望有点没明白,这不是还没谈妥么?
王戈笑着摇头道:“你还不兴人家曹国公立下‘牌坊’?同样一件事,你可以说是欺君卖主,也可以说是忠君为主,就看怎么解释罢了。”
陈望马上想到了王戈说的,王爷起事是靖难清君侧而不是为夺皇位,起兵是为了救朱允炆,不让他被奸臣劫持裹挟。这么想起来,还真是忠君为主啊!
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的意见
第三百九十七章你的意见
在李景隆被王戈等人挟持离开德州城后不久,燕军先锋已经逼至德州城下。
因为前方大军新败,城内守军本就人心惶惶,再加上主帅李景隆没有给出任何对于城防的指示,当发现敌情后守军派人去大将军府求见李景隆的时候,却又传出了这位大将军之前就已经和亲信偷偷逃跑的消息!
就在守军注意力都在北门外的燕军大军身上时,东门却忽然被打开,数百名偷偷绕到那个方向的燕军精骑冲杀而入,协助本就跟王戈分批潜入德州城中的燕军守住了打开的城门。
待到燕军主力进城后,一切便已成定局。
几个城门相继大开,有的守军直接从其他城门逃跑,有的守军非常干脆地头像,还有的则是趁乱跑到城中富户中抢掠,想要带上钱财再逃,总之就是没几个人真正在反抗和抵挡燕军。
待到燕军基本控制了德州城后,便刻意“走漏”了消息,他们能如此顺利攻入德州城,是靠着指挥使杨冲的协助,杨冲已经投靠了燕王,本来打算要攻下大将军府,拿下李景隆的,却没想到派去的人被李景隆的亲卫挡住,也因此让他逃出了城。于是杨冲就顺势散播谣言,说李景隆已经弃城而逃,引发城中守军军心大乱,又开城门放燕军入城,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德州城。
不过事实上,真正投效燕王,被王戈收买的,只是杨冲麾下的一名中级将官而已。但是燕军抵达德州前,那名中级将官已经在自己的亲信和王戈安排给他的人的帮助下,将杨冲控制了起来,假传杨冲之命,控制住了他的部队。
但对于那些从德州逃往南方的德州守军而言,当天协助燕军入城的,确实是杨冲的部下,他们也确实没有看到大将军李景隆露过面。
如此各种各样的传闻随着南逃的败兵和各级文武官员,传到朝廷后,必然是杂乱不堪。
控制住济南,重新掌控住山东政、军核心的李景隆,自然就可以掌握住主要的信息通道,将舆论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引导。而在燕军的配合下,景州大败的主要责任可以推到“太平楼”和那些江湖高手身上,德州失陷的责任则可以推到指挥使杨冲头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