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苍玉忙道:“我等小民,岂敢与祭酒同车?”
“无妨,无妨。今日只论故交,不问俗礼。”徐慎元一团和气笑眯眯的,“二位,快请吧!”
李苍玉拱了一下手,“如此便就失礼了。”
徐祭酒挥了一下手,车夫拿起两匹绢给了驾车送客的马三,说道:“仪王有赏。”
马三顿时大喜,连忙下车对着王府大门拱手长揖:“小人拜谢仪王殿下!”
李苍玉和高栝顿时惊叹,皇族出手真是阔绰,马三这趟没白跑!
三人陆续登上了马车,朝前行去。
王府的马车挺大,坐了三个人仍显宽裕。徐慎元也不怎么说话,就一个劲笑眯眯的盯着李苍玉看。
盯得李苍玉心里一阵发毛一个老太监,老这样含情脉脉的瞅着我干什么?
高栝仿佛是记住了李苍玉的话,一声不吭连眼睛都不乱看,从未有过的乖巧。李苍玉觉得这个第一次离开大山的熊孩子,这会儿可能是有点怂了。平民百姓生来自带“畏官”的天然属性,这倒也不难理解。
马车走了许久仍未停下,李苍玉问道:“徐祭酒,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稍安勿躁,马上就到了。”徐慎元仍是笑眯眯的,不肯多言。
李苍玉也就懒得再问。虽然眼前这个宦官让他有点捉摸不透,但总不至于会有什么恶意。原因很简单,兄弟俩人都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去算计。
这时,街上突然传来一阵惊哗声,百姓们好像是在仓皇的奔走让道。还有两记铜锣声响起,徐慎元连忙吩咐车夫:“快,靠边避让!”
李苍玉不由得惊叹,谁这么大排面,连王府的车驾也要避让?
他撩起车帘往外一看,一大队人马排得整整齐齐正从街心走过。排头有几名骑士和提着铜锣的小厮开道,后面跟着十几个盛装艳抹的婀娜仕女排成了一长列,个个像走T台秀一样的齐步跟随。她们每人手中都捧着托盘,上面盖着金雕银底的盖子,或是提着黑底朱纹的精致漆屉,一个个的小心翼翼又恭敬虔诚。
“请问徐祭酒,这都是一些什么人,要去做什么?”李苍玉好奇的问道。
“她们呀”徐慎元饶有深意的笑了笑,“这是赶着去兴庆宫进献美食。”
李苍玉恍然大悟,明白了。
兴庆宫位于距离东市和兴元坊都不太远的兴庆坊,它曾经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做亲王时的府第,称帝之后他将其大规模扩建,让它成为足以比肩大明宫和太极宫的一个宫殿群。李隆基很多时侯都住在这里,因此兴庆宫又被称为“南内”。
近年来李隆基的生活越来越奢侈,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极其讲究。他的皇子公主和大臣们为了投其所好,争先恐后的给他进献美食。李隆基还特意任命一些宦官成为“采食使”,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李苍玉记得史料上曾经有过这样惊人的记载,那些进献的美食当中,有的一盘菜就要耗费长安十户中产之家的财力总和!
李苍玉琢磨了这么多年都没能想透,那种菜会是用什么东西做的,难道还能是真正的龙肝凤髓?
或者是,史书有了刻意的夸大?
看着大街上那个庞大招摇的献食队伍,李苍玉不由得寻思:难道皇宫里还能没有厨师?史书骗没骗人我不知道,但李隆基真的是已经奢侈到了令人费解的程度!
马车终于停住了。
李苍玉刚刚掀开车帘准备下车,扑面而来一股极其浓郁的香味,差点把他冲回了马车里。
“这里是”下车之后,李苍玉有点发愣。
徐慎元淡定无比的微笑,“平康坊。”
李苍玉顿时风中凌乱:他一个太监,这是要带我们去逛青楼?
第13章 香径春风
大唐时代,狎妓非但不属下流,反而还是一种风雅的时尚。
平康坊就是大唐天下最负胜名的红灯区,没有之一。
在长安,一个仕子要是没有到过平康坊,大致就相当于一个大学生连网游都没玩过。无论是达官显贵、人墨客还是闾里侠少,家里不养几个歌舞伎子那就是穷酸和老土的表现。但凡有几分风雅之心的人,出游也好饮宴也罢,必有伎子相随左右。就连大唐的皇帝,都有在平康坊赐宴众臣的记录。
“家家之香径春风,处处之红楼月夜”,大唐的妓几乎无处不在。她们和诗、酒、剑的关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因此还演绎出独特的“大唐妓化”,引得许多历史学者孜孜研究。
虽说早就有了入乡随俗的觉悟,但李苍玉此刻仍觉十分不妥。别的不说,熊孩子高栝看着周边那些妖娆妩媚的风尘女子,早已是满脸通红目瞪口呆,像是魔怔了一样。
于是他对徐慎元说道:“徐祭酒,我兄弟二似乎不大合适来这种场合吧?”
“李郎君不必误会。”徐慎元很淡定的说道,“平康坊虽是天下风流之渊薮,但这里是南曲。”
“南曲怎么了?”高栝愣愣的问了一句。
李苍玉冷冷的瞪着他,“你是不是很感兴趣?”
“没、没有!”高栝顿时慌了,脸也更红,“我只是好奇问问!”
徐慎元不以为然的呵呵直笑,说道:“高家小二郎,你是头一次来长安吧?”
高栝很老实的点头。
“难怪如此紧张。”徐慎元笑道,“想必你是听说过平康坊,以为这里只是经营皮肉生意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