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司马错也过来礼貌性的回了一句话,转身也要走。
“老将军,没必要这么急吧。”
“王上,不急不行。我的任务是准备车阵,准备迎战林胡主力,这个不容有失。此战拿下河套,我秦军就会有牛羊数千万,马数十万。”
司马错解释完就准备走。
秦王指了指自己:“寡人在这里倒成了闲人了。”
司马错停下脚步,思考片刻后回答:“王上,估计你闲不了,还会很忙。眼下就这么两天能闲着,不如好好休息两天。”
“会忙?”
秦王不信,但司马错已经离开了。
此时,整个出征义渠的秦王才知道,他们真正要打的不是义渠,而是林胡。
义渠只是一个对列国的借口罢了。
咸阳仓空了九成,栎阳大仓空了八成。定阳仓全空,宜阳仓此时正在往定阳仓转运物资,秦国在洛邑的商人开始全力往五国买粮。
理由很单纯,我秦国与义渠的国运之战,所以我秦国要全力以赴。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并不重商,但秦国的商人并没有消失,因为白晖的出现,秦国的商人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了出来。
他们贩卖着来自秦国的货物,贩卖着白晖在定阳的陶器,为秦国运回来无数的粮食以及各类金属。
秦国与义渠全面开战,对于五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完全算好事的好事。
五国国君纷纷召集自己的重臣商议此事。
邹衍,燕国的国师。
原本正在处理攻齐后勤之事的他,特别从齐燕边境赶回了燕都蓟都。
燕王在城门外迎接:“老师,这么急着赶回来可否为了秦国与义渠之战。”
第二零六章 燕国在选择
燕王问邹衍可是为了秦对义渠之战。
邹衍点了点头:“王上,此事并不普通。”
燕王回答:“重臣们讨论过,也没什么不普通的。秦国与五国盟约十年不攻,秦军总不可能真正的回家种田,所以攻打他们周边可以打的戎狄各部,也是常理之事。”
“王上,虽然是常理,但臣却不这么认为。”
“老师,先休息一下。”
“也好。”
邹衍知道这城门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洗漱更衣之后,来到了燕王宫内。
燕王已经备下酒菜,屏蔽左右之后,燕王才问道:“这次攻齐,秦对燕国有大恩。虽然燕国贫苦,寡人还是打算派人送去一些粮草、军械以示对秦国的支持。”
“王上,臣想问的是,王上认为秦国在十年后会作什么?”
“十年后?”燕王托着下巴思考了好一阵,摇了摇头:“有些不敢想十年后,寡人认为十年后,秦、魏必会一战。”
邹衍再问:“那么,一战之后呢?”
“请老师指点。”
邹衍回答:“臣不擅长军政之事,但臣主管燕国农桑、粮草之事。王上难道没有发现,这是秦国的二次变法吗?”
“二次变法?”燕王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
邹衍说道:“秦国第一次变法是商君,他真正鼓励的是征战与耕种。研究秦国之前的变法,秦国以重刑约束秦人,鼓励征战,次鼓励耕种。而这次,秦国已经正式开始讨论废除肉刑中除大辟之外的四刑。”
“恩。”这一点不是秘密,燕王自然是知道的。
五大肉刑,就是宫刑、割鼻子、砍手断脚、脸上烙印以及大辟。
大辟就是砍头。
邹衍继续说道:“秦国请了荀况去咸阳,请荀况为相国,但这个相国却不再是王上理由的相国。”
“是,这个相国根据燕国派到秦国的使节汇报,权利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
“正是,秦国在改变,首先是废除酷刑,然后分权于十七臣,集权于国君,看似只是白晖此子与秦王儿戏之言,但细思极恐。”
燕王仔细的思考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老师说的是。”
“还有,秦国眼下最大的改变就是行商,这与商君法令是冲突的,但行商却成为了秦国眼下最受资助的事情,若依旧秦律,白晖此人当处极刑,因为他破坏了商君对行商的定下的规矩,可事实呢。”
燕王接口说道:“白晖在秦国,如日中天,二十岁出头非公子而靠功勋封君者,他是头一位。”
“还有,兴修水利。王上可有想过,秦国会增加多少良田,十年后秦国的粮仓内会增加多少粮食?”
“这……”
邹衍这才回归主题:“王上,燕国有两条路可以选。”
“请老师指点。”
“一,将来某一天,王上依然是国君,但秦王就有可能是天子,燕国归附于秦。二,燕国与六国齐心抗秦,最终力战而亡。”
燕王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力战而亡?”
“王上,我燕国可有能够对抗白起、白晖两兄弟任何一人的将领吗?臣不懂兵,但在此次攻齐的过程中,我听到军有议论,燕军上下都认为,秦军强,强于六国。秦军白起、白晖任何一人领军,六国无将可敌,更何况此兄弟二人常会联手领军。”
听完邹衍的话,燕王感觉后背后凉,额头上有汗不自觉的就流了下来。
确实,燕国找不出能够对抗白起、白晖任何一人的将领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