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刀。”秦王还特别提了一句:“听白晖的意思,在冷泉谷准备尝试看能否降低标准,然后在咸阳军械铁匠坊尝试打造,刀是劈砍之利器,比起剑更适合骑兵使用。他还有一把武器,名为枪,也是骑兵使用的。”
提到骑兵,白起一脸的自豪:“王上,白晖这个骑兵兵法,已经超过了赵主父的胡服骑射。打完这一仗,估计他会重新调整,骑兵的装备以及战法,一定会重新演练。”
“往北打,准备打到那里?”
白起用一根吃光肉的竹签在地上画了画,就画了大河的几字形弯。
“王上,依白晖的计划,防守整个河套不现实,最重要的三个点,再辅助以数个要塞以及戎卫,河套依旧很安全。”
白起画了三个点,就是后世的包头,银川,鄂尔多斯。
在这个时候,银川还没有地名,这里是匈奴与北羌争夺之地。包头一带属于大青山、阴山山脉一带。
“这里驻军,后勤怕极苦吧!”
秦王很担心这后勤压力,若是从咸阳运粮,怕是运一石粮食路上就要消耗一石半粮食。长期驻守,不可能象现在,以战养战的打法。
“白晖说他有办法解决,关键在乌氏。臣以若是乌氏能说服羌人,不用羌人臣服,只要羌人愿意前来与白晖一谈,那么北羌或许在短时间内,不会与秦作战,甚至有可能结盟。”
秦王大喜:“这白晖比张仪强多了。他没说,用什么办法?”
“提了一句,只说重开玉帛之路。”
“玉帛之路?”秦王听完后皱着眉头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这玉帛之路是什么。
其实,自东周灭亡后,知道玉帛之路的估计都死绝了。
最早的夏朝建立之后,中原与西域就有过交流,当时有和田玉被运到了中原,中原则用麻布来交换。
第二二四章 玉帛之路
关于玉帛之路,这算起来要到公元前两千年的时候,比起秦国此时,在一千八百年前。
然后断断续续,最终在春秋争霸的时候消失。
(玉帛之路不是胡说,确实有历史依据的,可以肯定的说,玉帛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
秦王想不明白,白起也解释不清。
不过,秦王倒是一个乐天派的人,既然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秦王对白起说道:“为兄听说西域有宝马,白晖起名叫汗血宝马。到时候若真有,第一匹必是你。”
“谢王上。”
武将那有不爱马的,能被白晖推崇的马,必不是凡马。
至于第一匹给自己而不是给秦王,这个问题白起没想过那么复杂,秦国还不是后世天子为至尊的时代,王与臣之间的关系要好的多。
突然,秦王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王上!”
秦王对白起摆了摆手,低声说道:“你说,这列国六王……”
秦王提到这话,白起也沉默了。
列国六王,除了燕王之外,可以说每个王之死都与白晖有关,若硬是扯关系的话,宋王之死也与白晖多少有点关系,然后赵国因为白晖死了两位王。
这要是让列国知道了,还不立即搞一次合纵攻秦。
秦王与白起同时闭嘴,谁也没就这个话题再说下去,想一想就感觉可怕。
两天后,白起移防河曲,秦王、白晖则受公子胜之邀前往邯郸。
出发前,白起、白晖趁秦王与公子胜说废话闲聊的当空,关起来秘议半个时辰,然后车队才正式出发。
此时,正是盛夏,大道不是小路,阴凉的地方不多。
秦王只穿着一件轻薄的丝袍,将马车的窗帘全部拉开,拿着一只蒲扇扇个不停。
在一处道路大弯处,秦王从窗口发现白晖的马车竟然窗帘紧闭。
古怪!
太阳西斜,前队找到一处合适的营地已经扎下营盘。半个时辰后,秦王、白晖、公子胜的车队入驻营盘内。
秦王先是穿戴整齐,这才下了马车,那怕再热,君王的威仪绝对不能少。
可没一会功夫,秦王感觉后背的衣服已经完全被自己的汗打湿了。
只见十数名秦军后勤士兵每两人抬着一只藤箱来到所有入营的士兵面前,打开藤箱后还有一个盖子,盖子打开是厚厚的石棉布充草的盖子,再打开还有一层薄木板,然后又是一层麻布。
一只只白色有,冒着气的小棍递在了秦军士兵的手中。
秦王可以看得清楚,每个秦军士兵脸上都是喜色。
这时,白晖下车了。
白晖与秦王正好相反,秦王下车后穿戴整齐,而白晖呢,则是将外面套的那一件扔在车上,身上穿着一件没有袖子的细麻布衣,腿上则是一件比后世沙滩裤长了那么一点,同样宽大的到膝盖的裤子,脚上是一双草编人字拖。
服既是礼。
白晖这打扮怕是比秦国山区的老农还难堪。
形像与凉快之间,白晖选择了后者。
不对!
白晖是下车脱了件外袍?
秦王大步走到白晖的马车前,一拉车帘,一股凉意从马车内扑面而来。
“白晖,你给为兄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那个……”白晖抓了抓一头短发,抬头看了看天空,然后说道:“王兄,有位大贤者说过,作臣子的给国君送礼,这个叫媚君,是不好的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