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公孙龙说道:“这位白左庶长虽然脾气不好,但这次秦军没有埋杀战俘。再看左庶长这些政令,并非传闻之中的秦人暴政。”
“何止不是暴政,这是仁义之政,纵观天下七国,那一国有此仁政。多劳多得,按须分配这八个字,左庶长当称白子。”
“恩,有理。我们去尝试着执行这样的政令,若有奇妙之处在政令执行的过程之中会有体现,这怕是一种远高于我等所学的理念。综合左庶长刚才的话,在下以为,应该改为,多劳多得,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公孙先生讲的好,加上这各尽所能,才尽显仁、德、礼、义。”
“不,不!”公孙龙连连摆手:“只怕是左庶长就是此意,只是说的不够详尽,切不可有我公孙龙狂妄添加。”
“那么,我等就先去走乡入村,实地研究一下按何种比例给老弱分配等。”
“好,我们安排一下,分头行动,半月后在北屈城合议。”
白晖说的那八个字,只是自己读大学时课本的东西。
可就这八个字,如一枚核弹落在太平洋,激起百丈巨浪。
河东五城半炸锅了,仅一条暂不施肉刑,就远远的超出普通百姓的理解。再加上全村合力经营,照顾老弱,这是何等仁政。最让普通百姓没想到的是,虽然土地变成以村为单位的土地,每村还要补足一百户人,但却没有贵族多收一份租。
半个月后,北屈城黄河边。
数以千计的人都围在这里,两座高达数丈的巨大木轮由上百士兵抬着,正准备架起来。
这巨大的木轮对于还在靠人力的时代,绝对是一个奇迹。
一件小东西,白晖彻底绑住了墨门,不仅他抓来的这些,还有许多原本在魏韩的墨门也闻风而至,加入到了白晖的兴民机械创造当中。
这一件小东西,就是滑轮,滑轮组。
白晖高呼:“秦军将士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天就是黄河之水造福百姓的日子,再加一把力气,上!”
又有几十人冲了上去,数位百将也脱了衣甲上去帮手。
紧接着,好几十个原魏国河东的百姓也一起去扶木架,拉缆绳。
大半天时间,这才将两只巨大的水车架在早已经准备好的石台木架上,第一架水车调试好开始转动,水车由黄河水带着动,然后一桶又一桶的水倒在水渠内。
根本就需要人力,水从悬崖旁的黄河之中,流到了水渠,流进了早就挖好的水坑之中。
第二个水车架好,白晖拉了身旁的白起一把:“哥,作为这次最大的官,这个要你亲自来试,你在军中是磨过豆粉的。”
“好。”白起明白,想让这些河东原魏国的百姓接受秦国统治,上位者就要学会亲民。
白起脱去衣甲走到一处平台上。
旁边的墨家门徒冲着白起轻轻的一点头,然后一拉把手,只见白起面前那足有四尺直径的巨大石磨开始转运。
白起抓起一把黄豆放在石磨上。
不需要白起去摇石磨,仅仅只是倒入黄豆,然后旁边的大桶内很快就流出了磨好的黄豆。
白晖站在高台上:“百姓们,各位乡老。我保证给每个村子建一座磨坊,没水不怕。我刚才讲了,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墨家门徒告诉我,最多再有一个月,他们就能制作出利用风,来帮我们磨豆子的磨坊。”
第三十三章 郁闷的秦王
白晖看着已经停止了往石磨之中放豆子,高声喊道:
“现在,各位乡老可以亲自上来一试。如果感觉好,请各位对辛苦了半个月的墨家门徒说一句,辛苦了。”
白起走下高台,第一个来到满脸是汗,满身是灰的墨家门徒面前长躬一礼:“辛苦各位,白起谢过。”
墨家门徒赶紧回礼。
白晖拉着白起站在高台上,低声问道:“昨晚我说的,哥你背下了吧。”
“恩。”
“现在,讲话。按昨天背下的讲话。”
白起可没有白晖这种口才,也没有那样的煽动性,白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白起是军人,我白起不太会说话。但河东这五城半还有河西定阳城,我白起和我弟弟白晖,同为左庶长,我们管理这六城半之地,我白起对各位乡老说一句,只会过的更好,有更多的粮,更厚的衣。”
河东百姓无人回应,倒是几位乡老联手上前施了一礼。
白起又说道:“好还不好,年底就见分晓。”
白晖上前:“各位乡老,有没有更好,秋收见分晓。”
几位乡老再次一礼,然后带着众乡民对着墨家门徒一礼,上千人高喊:“辛苦了。”
墨家门徒帮人守城,发明过攻城打仗的机械,被天下人骂,被天下诸侯骂,此时受这千人一礼,好些年龄都四十多岁的人眼泪忍不住的流下来。
北屈城。
白晖和白起坐在一屋,公孙龙等人在汇报着新政令的具体细则。
“两位左庶长,我们查过,与秦律没有冲突。还有些细节会在实施的过程中再调整,眼下当务之急是集结人力整修水渠,有了新式人踩水车,那么我们可以开荒梯田近十万亩。”
白晖说道:“我突然想到,发展畜牧业。然后将人畜的粪与干草等物一同挖一个深坑保存,用于田地,有助于增产。别问我为什么,你们可以找些地去尝试,有没有比其他的产量高,你们自己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