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魏军这次将中原上国的脸都丢到海外了,依理应该禁言的。
献策的文吏说道:“眼下各营区有都有一种流言,入秦国是上等人,其余的依旧还是下等人。而且开始有人在奴隶营中传列国的形势,大秦强于天下,谁也不愿意成为一个未来依旧还会被灭国之民。”
“恩,在理。那么就去办吧。”
在有心的推动下,辰国这边奴隶们看四国联军的眼神明显开始有了区别。
秦国才是上上等,其余皆是渣。
甚至于有奴隶认为,其他各国将来和他们一样,也会变成奴隶然后渴望成为秦民。
辰国奴隶的变化在许多人看到是一场闹剧,就算丢脸也丢的是魏国的脸面,魏军对秦军不处罚奴隶的作法,自然是敢怒不敢言的。
但却有有心人。
楚国的项汕就派人开始暗中收集一些明面上的情报来。
数日之后,运送辰女的船到了肥邑,而与此同时运送姜氏齐地齐民的船也陆续有到的。
白起公开表示,自己不参与肥邑政务,肥邑的由齐民、中山遗民、秦地移民共治。
为了显示同为秦民,所以采用混居的方式,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传授更好的技术,无论是铁匠,或是耕种的技术都可以相互学习,但凡通婚者,官府赏赐麻布三匹等等,有助于和睦的政策。
结果仅三天,头一批移民就为了三个村子之间的一处水源地抄起了家伙。
最先起冲突的是齐地移民与中山遗民。
两边抄起家伙正准备开打的时候,一队拿着农具的秦民也来了。
齐地一壮汉突然高喊了一声:“住手,不能打。”
正准备开打的两方因为秦民的到来原因就准备收手,这么一喊之下,两边各退十步。
中山遗民也有一人上前,看了齐地移民一眼后,冲着秦民高喊:“你们也是来抢水源的。”
“算是。”
秦民当中有一独臂壮汉走了出来。
没等中山遗民再说什么,这位独臂壮汉就说道:“我们村子打不过你们两村联手,你们若先开打,两败俱伤我们好下手。再换个说法,我村与齐村联手你肯定不敌,反之我与你联手齐村也肯定不敌。”
“是这话。”中山遗民与齐地移民都认可。
独臂壮汉又说道:“但若是,我们任意两村先动手,另一个村子便可以捡便宜。”
来自姜氏齐地的移民村,还有中山遗民的村子,回味了秦民村子独臂壮汉的话之后,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对!”
听到两村的人认可之后,秦民独臂壮汉哈哈一笑:“一切皆在我秦国大河君计算之内,虽然我只有原秦军一卒,但却学得认字,背过秦律。既然来自不同的地方,肯定会有冲突,但三村谁也不能力压另外两村的时候,必会相持。”
另外两村的人就算不识字,也听懂这其中的道理。
第三八九章 项汕回楚
独臂壮汉又说道:“其实,合则两利。我秦民只有千户移了过来,不可能各地都是三村相持,我给大伙说说我在学堂上识字的时候,听过我秦国大河君讲的道理,虽然不是大河君亲自讲的,但道理是大河君的。”
“讲讲,你们秦国大河君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无论是齐民,还是中山遗民,白晖这块招牌还是管用的。
“这道理很简单,猎一只山货两人各分一半,还是猎十只山货五人各分两成,这五成与两成,那个多。”
“莫不是傻了,也知道五个人可以每人分两只,自然是高于两人分一只的。”
“可再说这五成,还是两成!”
众村民相互讨论一翻之后,也是懂了这层道理。
独臂壮汉这才继续说道:“我们不是来打架的,也不是来劝架的,只是来争这水源,但若是将水渠修的宽一些,沟挖的深一些,再多引几条水渠,水自然是会更多的。”
“若是农闲了,各村挑些人手出来练练,活动几下也是挺好的。这水渠却真不值得争,以前我秦地也曾经为争水打架,打死人是常有的事。可若是合力修好的更多的水渠,何苦打架。”
“听起来有道理。”
“那成,都把家伙收了,咱们商量一下这水渠如何挖,趁着天气还行,再种一季晚高粱还来得及。”
“听你的。”
两边的人收了家伙,领头的则带人四处勘察,然后商量这挖渠的事。
都是些无家可归,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生存之地的人。
相互协作之下,自然也慢慢变成了一家人。
中山人在打猎上的技术上绝对高于秦民与齐民,可种田的本事上,齐民高于两家,但说到工匠,秦国的工匠因为白晖的原因吸收了天下各国的技术,自然是更高一层。
秦人的猎弓、农具、水车。中山人为首的捕猎队、齐民则带着其他人一起种田。
眼下中山只是第一批小规模的移民过来,齐民全部过来也至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但先到的秦民早早就接受了培训,他们就是多民族的融合剂。
接下来就是对付东胡了。
白起一点打的东胡主力胆寒,投降的人数极多。
战俘营内,所有的伤者都得到了治疗。
对东胡,是收服,还是镇压。秦国朝堂上依旧还在吵,并没有拿出一个合适的结论来。眼下最初步的意见是,恩威并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