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咎这时猛的大叫一声:“取铁石来。”
白晖冲着工匠微微的点了点头,工匠吩咐压火,暂时将火炉的火焰减弱。并且会趁赶咎不注意的时候,将优等煤混着焦炭加入炉中。
很快,一筐被打的粉碎的铁矿石被送了进来。
先秦这个时代的炼铁工艺靠的是木炭,炉温不够所以炼的象海棉一样的物品后再通过不断的捶打才能变成铁。
暗藏焦炭又加入了上上等精煤的火炉将铁矿石烧的粉碎,有铁水流到了炉膛内。
这并不是专业炼钢的炉子,没有办法收集铁水。
但效果达到了,白晖想让韩咎看到的就是这炉子的温度。
工匠们停炉,清膛,将流到炉膛内的铁水凝固的铁条砸出来送到白晖的面前。
韩咎长身一礼:“请将军解惑。”
“不急,请公子再看一物。”
一只蜂窝煤炉已经生起了火,一只小铜盘正放在上面,水慢慢的热了。
白晖这才命人将煤的样品放在铺有丝绸的托盘上捧到了韩咎的面前。
“此物古称黑丹,我改名称之为煤。煤分七等,最好的煤就是这种叫镜煤,最差的就是泥煤,下三等的煤制作成煤饼,可以供百姓取火取暖所用。而上上等的煤,河东万斤煤中怕不足一斤。”
韩咎也不顾煤黑,抓着一块镜煤反复的看着,口中自言自语的说道:“依将军所言,此物万中取一,是煤中精化所在。”
“不,是矿的品质不同。这也是我想到汾城的原因,我的人在汾城南、北、西都发现了高品质的煤矿,可以说十斤煤中有九斤都是上等煤,至少有两斤是镜煤。”
“公子认为此物,在未来的十年内,是不是让一个汾城可比陶邑。”
白晖所说的陶邑,可不仅只是一个陶器生产地,那里可以说是中原一带商业的核心城市,七国商人有多半都会经过陶邑,带动了当地的商业水平。
看着韩咎拿着那块煤爱不释手的样子,白晖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一半了。
白晖说道:“秦韩两国出兵,共下汾城。”
“不!”韩咎拒绝了。
这种拒绝白晖不意外,韩是不会与魏交战的,所以不可能攻打魏国。
韩咎说道:“我韩可以与魏共分汾城煤矿。”
哈哈哈!
白晖放声大笑,只是笑,却一个字都没有说。
韩咎被白晖笑的尴尬至极,有一件事情他很清楚,白晖敢讲出来,敢拿来和他分配汾城,绝对是有所持。
若是韩魏联手开发汾城煤矿,近在咫尺的白晖必定提兵来战。
纵然不战,也会派兵不断的骚扰,让煤矿根本不可能有产出,所以唯一的合作对象就是秦韩两国。
猛然间,韩咎反应了过来:“你,你要的不是汾城。”
白晖笑问:“公子此言何意,我要的不是汾城还会是那里?”
韩咎一字一句的说道:“是整个河东郡。”
白晖轻轻击掌:“公子果真睿智,确实如此,可以说整个河东郡汾河以东就躺在煤矿上的半个郡,半城、安邑等各地都有煤矿,严格的说,我要的是汾河以南的半个河东郡,汾河以北我不了解,或许有,或许没有。”
韩咎在非常认真思考了白晖的话之后摇了摇头:“韩,不能出兵。”
白晖立即说道:“既然是和合作,总不是我大秦把什么活都作了,韩人光来捡便宜,这个不可能。所以不能出兵无所谓,给军械也行、军粮也行。”
听到白晖提出的条件,韩咎依然摇头。
这次不等白晖说什么,韩咎说道:“这样吧,我上报父王,召重臣秘议之后给将军一个答复。”
“好,等公子佳音。”
白晖再不再问,这么大的事情不是一个公子可以决定的,这是真正的国家大事。
韩咎回去汇报韩王,白晖这边也关起来门来商量。
“你们如何看,此事韩王会答应吗?”
公孙龙反问:“那就要看将军想要什么,若只是一个汾城,或是汾河以现的河东郡,怕是韩王不会答应。但若将军想要整个河东,再加上韩人的武遂那么韩王必会答应。”
公孙龙一翻话把白晖说愣了,怎么要的越多反而越容易成功。
没等白晖反问,司马靳就跳了出来:“莫非公孙先生当韩王是傻子?”
第四十一章 再换一计
韩王是傻子吗?
“不。”白晖这会反应过来了,他懂公孙龙话中的意思。
付出的代价越大,韩王越是会答应,同时,秦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肯定也是要有所回报的。那么这个回报就是整个河东郡,还有韩国的一片地方。
白晖问公孙龙:“公孙先生的意思是,我给韩王的好处,还不够?”
“对。左庶长高明,门下有一计,但这一计会引发两国大战一场。只要左庶长不在乎这场大战,那么此计可行。”
白晖起身施礼:“请教先生!”
公孙龙还礼:“事实上左庶长用的也是此计,但目标物错了。”
“怎么讲?”
“不是煤矿,而是汾城。”
白晖反应过来,当下说道:“那么这一条可以改为,汾城实为韩地,秦国托管。但当我与兄长准备好与韩一战之时,我不承认这个托管,韩必于我一战。若是在我王派出使节得力的话,六国不会出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