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晖重重的点了点头:“三个字,归属感。秦只代表一国,而诸夏则是天下,则是所有人共同的国。这样子,才不会有人造反,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作的是,让韩、魏、秦变成一家人。”
“如何作?”
白晖耸了耸肩膀:“不知道,但是咱们有屈原、荀况、庄周、邹衍等许多大才。所以忽悠了他们,他们就会想办法来帮咱们完成这件大事,王兄以为如何?”
秦王哈哈一笑:“妙,果真是妙。”
秦王又问:“那么接下来呢,这两年天下都不会有攻伐了,秦国要如何?”
“九个字!”
“那九个字?”
白晖把眼睛闭上了,这九个字其实早就在他心中,不过此时他可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在感悟这九个字的魅力。
这九个字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说法来自明初,当时明朝还没有立国,这是一名叫朱升的智者对朱元璋所讲的话。
后一种,基本上后世的普通小孩子都知道。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过了约有一柱香的时间,白晖这才开口说道:“王兄,这九个字是,修路桥、广积粮、缓一统。”
秦王听完之后,很认真的回味着这九个字。
仔细、认真、严肃的思考之后,秦王将这九个字总结为一个字。
屯!
白晖喜欢屯积一切,可眼下秦国的仓库又空了。
当然,钱仓还是有点厚度的。
可是有钱对于一国来说,有些东西却是无法用钱买到的,比如粮食。
商人们将天下的粮食不断的买回来,可是这点粮食甚至不够修运河、修路、修桥的役民们食用,更不说储备大量的军粮了。
衣服也是要一件一件织的、军械也是要一件一件造的。
不过想一想,安稳两年把现在占下的地方好好的打理一下,屯积点物资也不是坏事。
白晖突然说道:“王兄,我打算出去转转。”
“去那里?”
“先去肥邑,然后再去辰国半岛,接下来去给去给赵国抓奴隶。”
秦王听完这话之后,脸色变的很差。
因为他也想出去看看,可是因为赌约,所以他不能离开。
脸色差,心情也不好,可秦王还是很平静的问白晖:“打算什么时候走。”
白晖想了想后回答:“总要作一些准备,明年春天出发。”
“好吧。”
秦王的回答有气无力,肥邑白晖要去,这是公务,而且还是很重要的公务。辰国半岛白晖要去,这也是很重要的公务。
而给赵国抓奴隶,这事更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秦王挡不住。
“王兄,去鄢邑。”
“什么?”秦王没转过神来,这思维跳跃点大。
第四二八章 说走就走
“现在?”秦王没想到白晖突然又说去鄢邑。
白晖摇了摇头,秦王心说这个时候怎么能离开,盟约还没有签订,而且魏、韩附秦自己总要安抚一二。所以白晖摇头,秦王心说这才正常点。
可没想,白晖又说道:“今天有点晚了,明天早上走。”
“明天!”秦王想不到白晖竟然这么急。
当真是任性,说走就走。
一个下午的时间连准备行装都不够用,可白晖要出发,仆从们忙的鸡飞狗跳。
不仅仅是白晖要去,白晖还把楚、魏、韩三王都叫上了。
至于盟约,秦国派出了楼缓、甘庶两人负责谈判其中细节,而韩相张开地,则由秦王授予上卿,成为秦国使国中的一员,魏国的魏无忌,也作为使团书吏第一次真正以官员身份出现在列国的舞台上。
数日后,鄢邑。
至于白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可以说除了秦王之外,其余三王都猜到了。
白晖为的是船宫而来。
船宫,是楚国原先的名字,因为秦楚之间的协议,所以船宫成为了秦楚造船厂,就设在长江支流的一处小湖泊内。
岸边是干船坞,小湖泊作为测试之用。
造好的船会顺着大江南下,一路到出海口。
这是中原最大的,也是人才最全的造船厂,但却不是未来最大的,楚国计划在泉州建一个新的船坞,并且已经开始抽调这里的大匠以及许多熟练工。
而秦国则打算在辰国半岛的大同江口建一座真正的超级船坞。
这里,会在未来数年之后,变成内河船的造船厂,但眼下,海船还需要在这里建造。
船舶工业,中华的历史上有多牛逼呢?
第一个真正的高峰就是这个时代,秦汉时代。先不说始皇灭楚之战,舰队一次性可以运输五十万石的粮食。只说更早一些的吴、越两国。
也就是说在一百年前,吴、越的造船工业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小巅峰。
余皇、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舰艇。
余皇是王船,也可以理解为大旗舰。而水军的战舰则是三翼,其中大翼长十丈、宽两丈,水兵百人,速度还不算快。
越国灭吴之战,当时越国的战舰大小就有三百多艘。
到了楚国灭越的时候,楚国拥有十五丈战舰,大小战舰五百多艘。
此时,鄢邑船宫之中,有七个巨型大船台,制作软帆、硬帆式海船,近海船,最小的一条船其船身重量都超过后世的百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