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白晖示意王龁去门外安排一下警戒之事。
王龁回来之后,白晖才说道:“楼烦扛不住东胡,也打不过匈奴。而大秦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去保护他们,所以在相国的安排下,楼烦西移,转到河套东弯,这样可以在秦军的保护之下。”
王龁一听就明白了:“大河君,赵国想借机北上。”
“恩。”白晖点了点头:“赵王章肯定是死了,我还没有得到确定的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赵国眼下被赵国公族、武将集团、田文等外臣三分权势而掌握,北上是化解他们内部矛盾的一个良策。”
王龁用一力抱拳:“大河君,我部可战。”
“你安心给我灭了箕氏侯国,我要的不是硬战,而是在战时练兵,慢慢的强化肥邑这里。不要急,你先去处理好我安排的事情再说。”
“诺。”
王龁等下了白晖的马车离开后,白晖找了一个借口让车队停下休息,然后陪着宣太后到了不远处小山观海。
“太后,我有一个想法。”白晖很直接的开口。
宣太后说道:“本宫听听。”
“太后,我打算卖地封伯。”
“说的详细一些。”
伯,代表着天子封下最低级别的诸侯,若是早几百年有人敢说这样的话,估计会被人乱刀剁成肉酱。
白晖虽然没动,眼神却往四周看了看,自己的护卫已经站好的位置。
这些护卫的站位,不仅仅是保护,更多的是防止有人偷听。
确定好周围很安全之后,白晖说道:“太后,赵国要北进,而且我现在并不知道邯郸城的详细的情况,情报送到我手上怎么也要一个月之后,所以我打算作一些应对。”
“恩,有应对的是正确的。”
“太后感觉,咱们大秦的内部眼下安稳吗?”
白晖这个问题就是现在,就是秦王都不敢这么问宣太后,宣太后最反感的就是内部不稳,她不介意用刀,用血让任何一个有异心的人全族死掉。
无论是那一族。
可白晖还是问了。
宣太后也作出了回答,宣太后说道:“看似安稳,不过咱们大秦上等贵族的位置也就那么多。不说别的,只说有着天下第一县的孟西白三族就不甘心。早在商君时代,因为变法他们受损极重,而且被打压。”
“眼下了,有你,你虽然不属于孟西白三族,但军中的中坚力量当中,孟西白三族占了多少人。孟西白三族在军中的军侯、百将有多少人。他们希望有更大的话语权,他们在争。”
白晖反问:“位置是固定的,那么谁来让出这个位置呢?”
宣太后也在反问:“对呀,谁来让出这个位置呢。荀况、屈原、邹衍、庄周那一个不是惊世大才,他们身边的人,他的学生,他们为秦国作出了贡献,却也占了秦国贵族的利益。”
宣太后长叹了一声:“这也是有本宫在,有你在。若本宫不在了,那么你需要有血让许多人冷静下来。若你不在,谁还能掌握压制他的刀。所以,不稳。”
确实是不稳,秦国内部有争斗。
眼下,老秦人要拿回自己曾经失去的,新贵族们要争一个位置,老世族们也不甘心被人挤压,新来的势力更是要占据一块能够保证他们生存的空间。
但,谁敢有乱心?
第四七七章 秦国的内部矛盾
那怕眼下秦国内部的竞争激烈,且不说这个竞争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有宣太后在,就没有人敢乱。
有白起、白晖在,就没有人敢有一丝僭越秦王权威之心。
但矛盾却没有被化解掉。
历史上的秦国二世而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老秦人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外来势力虽然得到利益,但他们却没有与秦国共存亡的觉悟。
其中最大的罪人,是李斯。
他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祸害了多少人,寒了多少老秦人的心。
“说说你的想法?”
宣太后这才问白晖的想法。
白晖回答道:“太后,封伯。封的不是人,是族。族伯。”
“族伯?这个说法有意思,你的意思是,并非是某人拥有爵位,而是族的爵位。”
“对!”
白晖点了点头:“太后,以族为爵,给的是族群的好处。族中自然是由族老们掌握族中的利益。那么并非以个人意愿而行事,得到族伯的族群,首先要对我大秦有足够的付出。”
“恩,这话在理。”
“我要给老秦人的族群封伯,然后是对我大秦有足够贡献的外来者,然后是大贤。”
听到白晖这个建议之后,宣太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白晖的建议似乎不错。
外来的族群,比如欧氏一族,他们有资格得到一个更重的赏赐,他们有资格得到一块封地。
但不能是冷泉谷,那周边都是大秦重要的设施,往远封,封在何处。
白晖继续说道:“太后,新的长安城会有宅子,那里是荣耀之地。非大功之族不得建宅。而且每个族群都应该有一块祖地,以及一块财富之地。这三块地方合一,则为族伯之益。”
宣太后追问:“建议不错,细节呢?”
白晖摇了摇头:“没有细节,一切细节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若是先作一个开头,然后让朝堂上他们去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