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问过名,廉颇想退婚也不容易,这个脸廉颇丢不起。
魏无忌这时说道:“弄死苏代。”
“这个!”张平很是犹豫,因为苏代眼下对于燕国来说,算是非常重要的臣子,并不是一个寻常人。
张顺倒是不太明白:“这苏代不是苏秦先生的弟弟吗?”
世人皆知白晖与秦王亲自为苏秦抬棺,所以在张顺想来,苏代既然是苏秦的弟弟,那么白晖应该会照顾一二。
魏无忌说道:“与公与私,本公子都想苏代死。”
“为何?”张平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让魏无忌这么恨苏代。
“与公,苏代想效仿其只苏秦,也想超越张仪,靠纵横之术为燕国谋求生机。与私天下七雄,最强的齐国被灭,而然后是我魏国与你韩国。偏偏最弱的燕,还想谋求生机,这容不下他。”
魏无忌说的很直白,丝毫也没有回避的意思。
若说魏国附秦之事,魏无忌内心没一点心病,那是假的。
可无奈秦国太强,白氏兄弟太强,所以很无忌很清楚,附秦是魏国唯一的机会,若不附秦别说是魏国,就是他一族估计也会死绝,所以说附秦是魏无忌心中的疼,却也是魏无忌的生机。
但弱燕凭什么?
所以,魏无忌也见不得燕国好。
苏代要死,正好借苏代污蔑秦国这件事情,可以大作文章。
张平也说道:“既然这么说,这个苏代也确实应该去死。”
第四九三章 要搞事吗?
张平想苏代去死,理由与魏无忌不同。
张平说道:“苏代既然想纵横以抗秦,那么就不能留他。虽然我是韩相之子,但韩国已经附秦,我王也是秦王的半臣,所以我也是秦国的臣子。若我王一心抗秦,那我父子二人以死报效,眼下,我父子二人忠于秦国,忠于秦王。”
“为王上计,为秦国一统大业计,任何一个挡此道者,杀。”
张平的理论并不矛盾。
他父子忠于韩王,但韩王都降了,没理由不忠于秦国。
更何况,秦国给予了他们父子极高的待遇,原韩相张开地,眼下为秦外域城池左相。
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秦国眼有土地之外,所有的城池,有一套单独的小朝堂体系。这个外域包括乌氏最近才占据的河西走廊的一部分土地,以及肥邑,还有新港、福港。
因为这些地方,执行的政令与秦国还有那么一些区别。
这些地方也是一些新政令的试验田。
万一政令有失误,也不会伤及秦国的根本。
“咱们谋划一下,如何整死这个苏代。”
魏无忌有点兴奋。
三个人商量了一天,傍晚的时候秦使到访。
秦使是依正式的礼节前来拜访燕国上卿,顺便就秦国交付给燕国最新一批的军械,向燕国朝堂正式提出新的价格清单。
在白晖眼中,没有什么买卖不成仁义在。
既然燕国想跟着赵国混,那么军械的价格就在涨一涨了。
秦使到,见到张顺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张大夫,请将这份密令交给令兄张平以及魏公子无忌。还有就是,本官已经有计划逼死苏代,张大夫眼下还是请依计先稳住自己的地位。”
秦使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客气。
首先,他是秦国驻燕国的特使,更是秦国在燕国密探的总负责人。
魏无忌在这里要办的事情,有他暗中的支持。
但魏无忌在他眼中,依旧还是一个半大孩子,还没有到能够独挡一面的时候。
还有,苏代是他的猎物。
搞死苏代,朝堂之上会给自己记大一功,若是让魏无忌插上一手,这算什么。
驻燕国秦使可不是空手来的,他拿着一份手令。
这份手令原本的意思是,让他择机再给魏无忌与张平,驻燕国秦使认为,眼下就是好时机。
魏无忌是不可能出现在燕国的阳光下的。
他秘密来到燕国,若让人知道自己与张顺有关,那么大计划自然就没机会了。
躲起来的魏无忌很快就见到了那份手令。
看过手令之后,魏无忌狂喜。
“张平兄,大河君让我们二人前往肥邑以北,给我们三万兵马负责对付来犯的燕军或是赵军,虽然这三万人兵马没有老秦人,却也是受训过数月的精锐之师。”
“噢!”张平有点意外,接过手令翻看了起来。
在看手令的同时,张平说道:“秦军战将如云,随便一位军侯的统兵能力都可以抵得上寻常的领将,何须我二人。”
张平自认,自己是文官,给点建议,出点主意还行,统兵打仗怕是差的很远。
魏无忌也明白,自己读过一点点兵书,若论起统兵能力上,比起秦军精锐军侯来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白晖既然下了手令,他们便要去执行的。
所以两人连夜离开了燕都,至于苏代的死活,比起这可以到前线领军而言,魏无忌更愿意选择带兵去前线。
打仗?
魏无忌想多了。
那怕他后世的名头再响亮,白晖也不会三万兵马的真正控制权交在还不满十八岁的一个小娃娃手上。
魏无忌到了地方才知道,自己是统帅没错,但却不能直接指挥军侯级的将军们作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