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武先是介绍道:“这位是粟珞将军,祖上从齐国逃难到燕国的。”
骑武的话是在暗示叶小舟,这位对赵国、对齐国、对燕国都没有多少留恋,所以作为这次行动的腹地负责将军,绝对是可靠的。
叶小舟用力一抱拳,对方回礼。
众人没有太多的客套,以三人为首站在地图前,粟珞说道:“这个位置是极安全的,这处军营是守仓的军营,原本留在这里的都是老弱残兵,依去年的记录,这里在去年一年时间,只有外人来过四次。”
骑武在旁插了一句:“今年春天那次人已经来过了。夏粮收获之后,会用旧粮食运来这里,将这里更旧的粮食替换到。这次负责运粮的人,是我的部下。”
“那就是很安全。”
“安全。”
粟珞一指地图:“不过,这里这么多人,想离开赵地,又不被人发现,却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叶小舟眼神专注的看着地图。
此地往南,就在西南方向正好就是莒城。虽然燕人赵军守齐地,莒城却是姜氏曾经控制,在姜氏离开之后,驻守在这里的却是正宗的赵军,也就是赵人赵军。
往北不可能,是赵人赵军负责着到燕国的边界,防的就是燕人赵军往回逃。
往西跑没意义,因为原先大河以北的重镇让赵国占据。
直线往东,即墨城那边是齐国所在,齐国眼下是赵国的属国,而且齐人恨燕人,所以肯定不会给燕人逃离的机会,若是拦不住,一定会上报赵军。
粟珞问道:“分散走如何?”
“有多少人呢?”
“四千多人,接下来还会有人过来,从这里出发的人数,至少会有七千人。”
七千人分开走,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
先不说燕人在齐地道路不熟,而且靠两条脚走,在没有路标,没有详细地图,迷路是一个麻烦,更麻烦的是分散走如何保证这些人吃喝的问题。
最最可怕的是,万一有那一个被赵人赵军抓住了,那么全盘计划就可能会被发现。
骑武说道:“要不,咱们找借口开战,吸引赵军的注意力,然后让这些人快速逃离。”
粟珞与叶小舟听一这个建议后,同时摇了摇头,
这建议不靠谱。
不过,这个建议也给了叶小舟一个念头。
叶小舟问骑武:“押解奴隶,邯郸那边可有命令过来,是让你来押送,还是有赵军来接管。”
“这个有可以操作的地方,我已经接到命令,从淮港押运奴隶送到鲁地。我有一个本家的兄弟,接到了命令是押运奴隶送到宋地去。然后再由赵军接管,那么可以明正言顺的调兵南下。”
“命令上,只有千人调令。”
骑武在旁强调了一句,赵国给的调兵令只能调动千人。
第五二四章 燕人的思亲决心
燕人赵军在赵国眼下权力相当的低。
除了乐毅的亲信之外,大多数燕人赵军的军官,最高只有千人调动的权力,而燕国最大的军营除了乐毅本部之外,只有三个。
一个就是与秦军在淮港对峙的骑武部。
骑武部实数有士兵一万四千人,后勤人员三千左右,杂役两千人,在赵军的记录当中,为两万人大营。
另外两处是万人大营。
一个在即墨西一百里,但其大营北五十里,还有一处赵军的军营,赵军负责监视即墨,以及这处燕人军营。
最后一个在中牟,算是乐毅部之外燕国的一支精锐,也可以说是整个留在赵国的燕军当中最精锐的一支,约一万五千士兵。待遇等也远远好于在淮港的骑武部。
所有在赵国的燕人赵军的将领,实际最高领兵人数,就是骑武。
可看看骑武带的那些兵,是最差的,而且被困在淮港。北有赵国的属国齐国,南边就是秦军的军营,往东边走不到一百五十里,就是楚国的地盘。
骑武有统兵权,却没有调兵权。
也就是,军营以及赵国划定的区域内他可以作主,离开划定的区域,便需要相应的手令。
各处要道,都有赵人赵军把守着。
“要不,打出去?”叶小舟突然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吓一跳的建议。
“打出去说的是容易,但作起来却是非常的难。”粟珞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他很冷静的为叶小舟分析着:“首先,要打出去,分散在各地的燕人相互联络,必会被发现,这个瞒不住。”
叶小舟点点头:“对,就是这话。”
粟珞继续说道:“接下来,这么多人打出去,那么往那里去。可以去淮港,淮港有那么多粮草吗?这么多人如何接走,至少几万人马,用船的话需要多少条船。或是多少船跑几次。”
叶小舟回答道:“到了淮港,粮草问题不用担心。接人也不用太担心,秦军有能力每次运一万人,时间为十天一次。再多的话,就无法保证粮草以及必要的物资运输。”
“一万人,也就是说不能有任何意外。四万人就需要一个月时间,太久,这个时间太久。一个月会生出许多变故来。”
骑武这时又提出一个建议:“让奴隶作乱如何?”
“不可!”叶小舟强烈反对了这条建议,然后解释道:“奴隶作乱,这些奴隶必会被斩杀。有伤天和,我是秦将,也不能作这样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