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白晖之外的秦军是这样的。
一万精锐之中,还有一百名真正的秦兵锐士,那是精锐中的精锐,负责打最困难的战斗。
向寿离开,依命令将人拉到定阳西的一处军营。
他回到军营的时候见到众将军正在看这里原有的士兵操军。
“将军,负重五十斤每日清晨十里山地跑,这才仅仅是早饭前的训练。忘记说了,这营盘之中秦军士兵每日三餐,依十日七操的标准,还有两天需要去作重体力农活。这营中怕是会再出几位锐士。”
有将军说完后,一名骑士上前:“将军,这处营房千人,至少有二十人不弱于我等。”
说话的正是一位经过重重困难才选上的秦军锐士。
众人正看着,完成举石锁训练的士兵已经以百人营分开,然后抄起包上麻布的木棍结阵,或是突刺,或是以短棍技击。
向寿看着营墙上的大字念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说完后向寿对身旁的人说道:“各自回营,休整之后明日加入训练,若是被其他营比下去,你等自请令罚。”
“诺!”众军退离。
这个时候,白晖正在睡回头觉。
这个时候,白起站在山顶上单手扶剑,远远的看着汾城。
“将军,王上密诏。”一名副将带着一人来到了白起身旁,来人双手捧着一份诏书,诏书竟然一式两份,这让白起很意外。
诏书确实是秦王的,上面的内容是白起为少良造,此战必须拿下半个河东郡。若有谁不服军令可先斩后奏,或全军上下一心,这份诏书不宜取出,待战后正式封赏。
另一份诏书是给白晖的,内容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给白起的写的是必须拿下半个河东郡,给白晖的不则手段务必拿下河东郡。
白起问使者:“这一份诏书不是给我的,为何送到我手中。”
使者回答:“这是王上的意思。”
王上是什么意思白起也不好问,也不能问,当下签收诏书,使者立即离开。
将两份诏书收在怀中,白起的视线再一次转向了汾城。
副将上前问道:“将军,汾城的护城河引汾水,用的是活水,须先堵上水道才可填河。”
白起摇了摇头:“不好,这种方式至少需要八至十一天时间才能填上护城河,这么久的时间先不说我秦军会死伤多少,仅是汾城就有足够的时间备战,再加上攻城战,汾城主将死守两个月并不难。”
两个月,魏军的援兵就到了,对于秦军来说相当的不利。
而且这一仗白起要打出秦军声威来,若打成了消耗战,不符合此战的实际情况。
副将又说道:“若是白二将军有妙计。”
白起没回答,依然远远的看着汾城,作为河东郡第一大城,这是真正的雄城。城高四丈(约十三米),分为内城与外城双城,外城长四十八里,外城的城墙城基宽在六丈以上(约十八米)。
汾城外还有活水护城河,护城河距离城墙有五丈,河宽十丈。
这还只是外部因素,汾城在北屈之战后,似乎加强的防御,兵力更多,粮草足够城内人食用一年。
而且白起还听说魏国更换了河东主将,来人似乎是魏国公族,具体是谁还没有查明。也不知是否有将帅之才,白起认为魏国应该不会派一个无能之人前来。
第五十四章 试制新甲
良久,白起才开口说道:“强攻的手段本将到有一些,但此战不宜强攻。营内不要议论此事,我大秦暂时不会对外开战,切记。”
“末将领命。”副将一抱拳退到了一旁。
再说白晖。
白晖吃过午饭,正坐在府内看甲胄。
白晖面前的甲胄有秦军甲,也有韩军甲。
就在屋子的一角,十位织娘正在忙碌着,她们按白晖的要求正在缝制麻衣。
白晖吩咐着:“一件件的给我试,然后用木棍对打。累了就换人,一直到我说停为止。”
“诺!”
亲卫们着甲开始用粘上石灰的木棍对打。
两位匠头站在一旁,一位是秦甲匠头,一位是韩甲匠头。韩甲匠头之前是卫国人,在韩国属于奴隶匠这一类,不过手艺确实相当不错,编的扎甲不仅很实用,而且非常的好看。
只是,白晖根本就不在乎好不好看这种问题。
一刻钟过去,两队士兵全部停了下来,这样的打斗还不至于让这些精锐的秦军出汗,连喘粗气的都没有。
身上被打中有青紫,这些小问题强壮的秦军根本就是无视的。
白晖一个个的检查着每个人身上的印记,身旁有小吏在依白晖的要求记录着,然后一旁的大黑板上正在画着正字。
白晖重新坐下之后,一小吏汇报:“报左庶长,一共三十人,左胸上甲被击中九十五个印记,右胸上甲二十八个印记,左腹下甲四十一个印记,右腹下甲十九个印记,左肋部七个,右肋部一,左臂印记混乱,数量应该过百,腿部……”
小吏记得认真,报的仔细。
白晖听完后问道:“你们怎么都习惯往这里打。”白晖指了指胸口的位置。
有亲卫出例:“左庶长,这里是要害,砍中更容易伤敌。”
白晖反问:“我关心的是,六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更喜欢攻击那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