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云笑着对众人拱了拱手,以示谢意:“李某在这些谢过诸位捧场,不过李某到底也是年轻,经验上不如诸位当家,说是今后全听李某的也不现实。所以依李某看不如这样,我们成立一个商会,大家共同维护山阴县的利益,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大家可以商量着来,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李慕云这一手玩的很漂亮,前来找他谈判的几个家伙听了之后觉得很是舒服。
毕竟李慕云还是太年轻了,他并不相信只凭自己几句话就可以让那些刀头舔血的江湖汉子服软,主角光环这东西整个大唐除了李世民之外,估计没有第二个人会有,李慕云也是一样。
所以成立一个商会,大家共同管理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可以省得他李慕云主动去当那根出头的椽子,另外也可以使所有人劲儿往一处使。
而且这种自治性质的商会也可以使那些什么当家觉得不是在别人的手下做事,商会的一切决定都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决定,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团结使团队再加稳定。
庞疤脸他们很快就理解了李慕云的意思,一个个也都由衷的露出笑脸,暗暗佩服李慕云会办事的同时,也决定如果没有必要,就绝对不要与这个小子作对。
李慕云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觉得差不多了,再次拍了两下手,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诸位当家,商会的事情呢,李某因为这段时间马上就要离开的关系就不参与了,不过在此之前呢,李某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少寨主请说!”庞疤脸的性格比较直,要说服一个人那就是真服,不会有半点虚伪,见李慕云有事,立刻捧场。
李慕云对庞疤脸点头致意,以示感谢,而后再继续说道:“诸位如果有时间呢,这段时间最好能给你们的东家传个消息,把咱们山阴县的情况说一下,虽然说这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如果有安长城的诸位大佬给宣传一下,那可绝对是不一样的效果!”
“不错,少寨主说的不错,我们的确应该把我们县的事情传出去,只有知道的人多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来!”
“对对对,就这么办,一会儿某家回去就写信,少寨主如果不说俺险些把这事儿给忘了,凭俺东家的的实力,只要在酒席上说上几句,那还不是有无数人过来。”
“正是此理,现在我们的县的名声还局限在河北道,如果让东家们来散消息,那很快我们山阴县的名声就传便整个大唐了,到时候财源滚滚,数钱数到手抽劲啊!”
……
一群做着发财梦的家伙们被李慕云丢到了一边,过了上元节之后,他便带着那好几千人的队伍出发了,一群人晓行夜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候才赶到了长安。
长安城外面的守卫在看到这些人的时候都已经傻了,拦下他们之后连忙向上头汇报:长安城来了一群难民!
一听说有难民,守门的头头也不敢怠慢,连忙继续上报。
而这一报又一报的,很快消息就传到了中枢,传进了李世民的耳朵里面,
伟大的大唐皇帝一听外面来了好几千的难民,当时就有些懵了,去年整个冬天也没听说什么地方受灾啊?怎么就会出来难民了?
而且难民特么怎么都跑到长安来了?不是应该在半路就被遣散或者消化掉么?如果能有数千人来到长安,这足以说明受灾的地方有好几万的难民才对。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舅兄,又是心腹,在这种事情上自然是责无旁贷,当下带了人离开官署,向着出事的城门赶了过去。
结果到了城门口立刻就看到李慕云这个家伙,正拿着‘天子剑’在那里跟守门的校尉讲道理:“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倔呢,老子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他们不是难民,是民工,农民工,是来城里务工的。老子就是他们的头,也就是包工头。知道老子包的是什么工程么?修皇宫,你不让老子进,老子怎么修皇宫,修不了皇宫皇上怪罪下来,你担得起还是老子担得起!”
长孙无忌听着李慕云在那里信口胡柴,看着校尉顶着一头一脸的口水不断的后退,知道自己不出头估计是不行了。
于是这位国舅大人清了清嗓子,大声喝道:“慕云休得无礼,有什么事情过来与老夫讲过!”
第二八一章 长孙无忌
讲就讲,谁怕谁啊,李慕云早就已经看到了骑着马赶来的长孙无忌,被他一喊立刻转过头去,看着老长孙指着那个校尉说道:“长孙大人,这家伙不让我的人进城啊,非说我的人是难民。”
长孙无忌那是什么人物?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舅兄,走过南闯过北,皇宫里面谁都怼。如此人物怎么可能与李慕云在城门口大庭广众之下争论什么有理无理的事情。
听得小李同志刚刚说完,便把脸一深:“李慕云,某奉陛下口谕喧你进宫,你跟我来吧,你的先暂时安排的左武候卫军营之中吧!”
得,一句话,什么事儿都没了,那些李慕云带来的那些民工一个个老实的都跟鹌鹑似的,屁都不敢放一个就跟着长孙无忌身边的一个家伙走了。
李慕云原本还打算撒泼打滚耍无赖,这下也没招了,臊眉耷眼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跟了上去。
等到离开了城门,甩开了那结看热闹的民众,长孙无忌这才瞪了李慕云一眼说道:“你这小子好生的可恶,怎地带了那么多人来长安,若不是老夫到的及时,怕是都在惊动左、右卫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军齐出,我看你怎么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