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什么的自然有手下代劳,等到手下在冰面上开出一个洞之后,立刻就有无数的鱼从下面浮了上来。
因为季节的关系,整个水泡子的上面一层全都被冰封,这导致了水泡子下面严重缺氧,所以口子一开,那些憋了大半个冬天,快要被憋死的鱼群立刻向着破开的口子冲了上来,甚至还有一两条鱼因为冲的太猛,一下子从里面跳了出来,落到旁边的冰面上。
“卧槽,人都说辽东富裕,棒打狍子瓢舀鱼,看来果然是真的。”李慕云看到有鱼跳上来,兴奋的把手里的渔具一丢,一脚踢在旁边正发呆的护卫屁股上:“快,快点回去找水瓢来,立刻,马上!快去!”
“哎!”被一脚踢醒的护卫拔腿便跑,虽然他对吃鱼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抓鱼却很有兴趣。
……
不多时,瓢拿回来了,不过回来的除了那个护卫,还多了十几个人,手里拿着或瓢或桶一大堆的家伙。
这帮家伙也不等李慕云吩咐,来到水泡子边上便各自忙活起来,破冰的破冰,舀鱼的舀鱼,忙了个不亦乐乎。
李慕云蹲在一边的冰面上看着他们在那里忙活觉得有些无聊,于是便找了一些干柴,在不远处的岸上生了一堆火,挑了几条大一些的鱼放在火上烤。
于志宁远远的看到李慕云忙的起劲不禁怒从头心头,恶向胆边生,自己在这里火化前朝将士遗骨忙的不可开交,结果那小混蛋竟然还有心思在一边抓鱼,还有比这更扯淡的事么?
带着一股子怒气,于志宁来到了李慕云的身边,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某人已经递了一条鱼给他:“老师,来试试我的手艺。”
“不吃!”于志宁没有接李慕云递来的鱼,怒气冲冲的指着正在抓鱼的那一群人说道:“你小子到底在搞什么?放着正事儿不干,让他们在这里胡闹?!”
“老师,稍安勿躁!”李慕云站起身,把鱼硬塞进于志宁的手中:“老师,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已经抓了大概五到六桶鱼,而且看样子下面的鱼还有更多,看到这些您就没想起点什么?”
于志宁串着鱼的树枝拿在手里,瞪了李慕云一眼:“老夫只看到你们在这里玩的很开心!”
“老师此言差矣,其实这也是一个试验,咱们这次的带来的人手大概在五百人左右,您觉得这一个小水泡子里面的鱼够不够大家伙儿吃上两三顿的?”
于志宁虽然不知道李慕去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但考虑到他的面子问题,还是耐着性子点了点头:“看他们的进度,怕是够吃上好几天!”
“这就对了,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进攻高句丽,完全可以就地取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节省一些粮食,减少后勤的压力。”李慕云露出一抹兴奋的笑容。
然而,老于却冷冰冰的给了他当头一棒:“你想的多了,若真是进攻高句丽没有三、五十万人怕是不够,那么多人进来,你觉得这点鱼够谁吃的!更不要说关中人又有多少吃鱼的?!”
第三九三章 回来喽
老于的话让李慕云想起一个故事。
说圆珠笔刚刚被美国人发明出来的时候,一个英国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虽然这东西技术不怎么成熟,但胜在价格便宜。
这外国人脑子活,想法多,一看价格便宜,立刻就想到了薄利多销,而想到多销,这老外就想到了中国。
当时中国可是有四万万人口的大国,就算一支笔可以赚一分钱,那也是四百万。
想到这里,老外便心跳加速,不顾一切的定购了整整一船的圆珠笔,克服了重重困难运到中国,然后就赔了个老逼朝天,这老外也因为欠了太多的钱,跳海自杀了。
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当时就根本没有几个识字的,而且就算识字也是用毛笑,也不用他的圆珠笔!
血的教训告诉李慕云,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于的提醒很及时,否则他差点走了那老外的老路。
大感失望之余李慕云自然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去抓鱼了,无精打采的回了驻地,一头扎进帐篷里面整整三天没有露面。
丢人,太丢人了,每每想到于志宁那满是鄙视的老脸,李慕云就觉得脸上火辣辣!亏他还是一个现代人,竟然干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
三天之后,该作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所有前隋将士的遗骨都已经火化完毕,装到进了事先准备好的坛子里面。
那些尸骨暴露在空气中十余年,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早已经风化,根本没有办法区分出到底谁是谁,所以火化装进坛子里最多也就是尽尽人事。
这一切忙完之后,李慕云和于志宁的任务才算是彻底完成,护送着近两百辆装满骨灰坛子的大车启程归过。
只是与此前相比,整个队伍的气氛沉重了许多,每个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连带对跟在队伍后面的高句丽使团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队伍启程没走多远,边境线已经在望,而就在边境线的另一边,正有一支人数在五百左右的骑兵等在那里,为首之人银盔银甲身披白色战袍,手中一杆凤头梨花枪,座下万里追风烟云兽,不是苏婉晴又是何人。
李慕云远远看到苏婉晴的时候目光微微一定,看着那伫立在寒风中,连眉毛都挂上一层冰霜,但却依旧将身体挺的笔直的女子,不知怎么一颗心突然热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