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云嗤笑一声:“你怎么样?总不能把赞普让给我吧?!”
“我……”松赞干布还真不能把赞普让给李慕云,一时间被堵的哑口无言。
倒是李慕云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揉了揉鼻子说道:“所以我说你人就跟个小孩儿似的,想法特不成熟,总是觉得别人都比你笨,比你蠢,总是自以为强大,以为自己可以凭借武力从别人那里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可你就不想想,这总是打打杀杀的有啥意思?你能抢到什么?远的不说,就说当年汉武帝,人家比你厉害吧?可是最后怎么样?国家越打越穷,老百姓越打怨气越重!你再看看我们大唐天可汗,他从不害怕敌人,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励精图治,发展民生,使大唐百姓丰衣足食,受万民拥戴,这才是万世之典范。”
“可你呢,好的不学,偏偏去学坏的,刚愎自用,不思后果,只为一已之利便发动战争,以为可以凭借武力替威胁大唐迎娶大唐公主,你倒是想替自己找一个强大的靠山,可是你却没有替自己的子民考虑过。”
“住口,别说了!“松赞干布越听越不是味道,终于暴发制止了李慕云。
这小子挑拨离间的本事绝对不一般,看起来像是在说教,实际上刀刀直指要害,眼看着身边将领目光都有些闪烁,显然是心中已经生出些许对自己的不满,松赞干布如何还敢让李慕云再说下去。
牛进达在一边笑呵呵的看着,老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不过心中却给李慕云打上了一个禁止靠近的标签。
他刚刚那一番话表面上看没什么,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他一直在指责松赞干布自私自利,发动战争全都是为了一已之私。
如果是在战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这样的指责自然是没什么,可问题是眼下吐蕃人败了,八万大军被杀的只余三万,正是士气低落,需要找人对这次战争失利负责的时候。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慕云的指责就变成了一个合适的借口,很难想像等到吐蕃人回国之后,松赞干布手下的那些臣子和将军会如何向他发难。
第六一六章 李慕云的心事
松赞干布开始后悔为什么一定要见李慕云,若是不见这个混蛋,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不知不觉间,松赞干布得出了一个与李世民相同的结论,给李慕云打上了混蛋的标签。
只不过以李慕云的性格根本不会在乎这些,混蛋就混蛋好了,只要是有好处拿,就是当面叫他混蛋他同样会甘之如饴,毕竟前一世的时候没少有人这样问候过他,早已经习惯了。
牛进达看着李慕云与松赞干布斗嘴,再看着松赞干布离开,乐呵呵的样子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去菜市场买菜的小老头儿。
只是等到松赞干布离开,才恢复了严肃的面孔:“王爷就这么让他们走了?难道不准备斩草除根?“
李慕云耸耸肩膀:“这样有什么不好么?松赞干布的嫡系部队基本上死光了,若是再将这些人都杀光,吐蕃高原上面又会回到以前那种势均力敌的情况,到时候那小子该干啥还是干啥。”
“现在这样就好多了,三万不属于那小子的部队完好无缺的回去了,而他的嫡系却死光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只能忙着巩固自己的地位,三五年之内怕是无力再顾及其它。”
不得不说,牛进达真的被李慕云似是而非的理由说服了,虽然在直觉上老牛还是觉得这小子是在为逃避打仗找借口。
五日之后,松州大捷的消息传入长安,歼敌五万的消息给长安城的百姓的打了一针兴奋剂,无数人涌上街头欢呼庆祝,朝堂之上也是一扫阴霾之气,诸大臣喜笑颜开。
只有身处驿馆中的禄东赞显的有些郁闷,大好局面再次被李慕云给搅和了,那小子就好像是吐蕃的克星一样,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有他的影子。
酒楼之上,徒手格杀六人,狠狠打击了吐蕃使团的士气,闹市之间连闯三关再次扬名,加上来朝堂之上力阻和亲和这一次的大破吐蕃军团,吐蕃简直就是他扬名的垫脚石,一次又一次被他踩到脚下。
可是就算不满又能如何呢?那家伙滑的像是一条泥鳅,根本不给别人抓住他把柄的机会,一张利口生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想要动他只能另外找机会。
李世民很开心,慧眼识人的马屁这几天不知听了多少,对李慕云这个马仔大感满意,连带着将前段时间在剑南道发生的事情也给忘到了脑后,赏了无数金银、侍女,后来一高兴竟然还赏了两个太监。
这下子,李慕云宠臣的名声可算是彻底坐实了,要知道,太监虽然一直以来都被人所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太监一直都是皇室专用。
这就像玉玺只能皇帝使用,御道只能皇帝走一样,等闲的大臣就算是再有势力,再有权势家里也是不敢养太监的,因为那叫逾制,是要杀头的。
另外在大唐亲王一级的人里面,李道宗、李孝恭、李元昌这些人家里虽然有太监,但也只有一个;其他李二的几个儿子现在还同有成年,暂时还住在宫里,所以身边太监不少,但等到将来搬出来,最多也就是两、三个。
这就好像联合国大会上发的那些个牌牌,就牌牌本身来说,它并不值钱,但挂上它的人却可以突现不同的身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