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尽管已经努力压制着心中狂喜,但动作还是不由加快了些,三两下打开竹筒,从里面拿出一物。
然后,还没等他将那东西展开,只见下面陡然站起一个光头老僧,双眼圆睁,讷讷无言的张了张嘴,最后竟喷出一口老血,直接晕了过去。
李二拿出那物,就算是被烧成灰老僧都能认得出来,不是兰亭集序的卷轴又是何物!
其实说起来,这事儿李二做的也是老不地道,你说你拿了别人的心爱之物也就算了,为啥还要再当着别人的面拿出来呢?这不是明摆着怄气么!
不过李世民却顾不了这些,想当初他曾经特地问过老和尚有没有这东西,可老和尚却说丢了,让李二大失所望。
现在东西拿回来了,这位皇帝陛下自然是想要报当初的‘仇’,至于说地道不地道,一个皇帝会在乎这些?
再说老和尚当初自己亲口承认东西丢了,这个时候如果再上去讨要,那便是欺君之罪,弄不好要诛九族的,所以这个哑巴亏他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毕竟是他有错在先不是。
所以根据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做人一定要诚实。
试想,如果当初辨才做出另外一种选择,主动把兰亭集序拿出来,那么最多李世民就是跟他借。
老和尚只要等上一段时间,再去宫里讨要,虽然不一定还他,但至少他还有机会要回来,大不了去找魏征之辈,相信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好硬赖他的。
可是这老和尚却选择了说谎,对李世民说这东西丢了。
这样一来便等于绝了自己的后路,现在东西到了李二手中,他已经没了讨要的借口,就算是去找魏征、于志宁等人,那些人也不会帮他。毕竟是他说谎在先,李世民已经有了足够的借口,就算是魏征等人也没有办法指责李二什么。
总之,这件事情大家其实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因为辨才老和尚的一失足,这千故恨也只能他自己吞下去。
两日之后,李慕云举荐有功,赏千尺锦缎。
本来李二还打算给他提提爵位,直接升个亲王啥的,但是被房玄龄和魏征等人给阻止了,这种事情毕竟好说不好听,若是传出去对皇帝的名声也是不好。
萧翼同样也升了官,幽州刺使,正四品上,比以前的监察御史不知高了多少个台阶。
只是这家伙干的事情到底有些不大光彩,所以直接被发配到幽州,在大唐算来,几乎和边境差不多,估计是李世民不想让他乱讲话,才这样做的。
但对于萧翼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升官了嘛,至于在什么地方当官……,今后还有好几十年呢,自己嘴巴闭的严实一些,早晚还能调回长安。
临行之前,萧翼找到李慕云,请他在长安城里乐呵了一个晚上,美酒美食大宝剑一样都没少。
请客的原因萧翼没有提,李慕云也没有说,不过大家都是都是聪明人,说与不说其实没什么太大关系,大不了以后常来常往也就是了。
第六三四章 纸、纸、纸
萧翼被打发走了之后,辩才老和尚也受了些来自李二的封赏,这在李慕云看来,那应该就是封口费,旨在买断兰亭集序,意思是告诉那老和尚,从今往后这书圣真迹与他再无半点瓜葛。
而那老和尚倒也知趣,默不作声的领了封赏便下令封了寺,所有的天产地契统统还给周围百姓,全寺上下过起了与世无争的日子。
这件事情说来似乎李世民干的挺不地道,而这位皇帝陛下也做好了被弹劾的准备,可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魏征等人准备跟李二好好说道说道的那一天,李慕云这个二货来了,早朝刚开始,众人参拜,却见这货‘吧唧’趴到了地上,五体投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岁,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吾皇洪福齐天,千秋万载!”
嘿,这马屁拍的绝了!
满朝文武,宫女太监就没有一个不比视李慕云这二货的,甚至伺候李二的太监老龙看着他的目光都充满了警惕,那神情好像生怕他来抢自己的位置。
而那些文武大臣在鄙视李慕云的同时,一个两个也是被气的不轻。
特么你丫混蛋长年不来上朝,来了就演这么一出儿,你说你这五体投地的一顿嚷嚷让别人怎么办?不跟着学吧,皇帝面前没办法交待,显的不够忠心;跟着学吧……,这特么也太丢人了!
不过好在李世民面皮比较‘薄’,受不得李慕云这种非奸即盗式的大礼,把手一挥立刻有人上来将其拉了起来,而后问道:“李慕云,这次你可是又惹了什么麻烦?”
看看,看看人家会拍马屁的,众臣再次面面相觑,这次连带着李二被鄙视了一番。
若是以前李慕云犯了事儿,那绝对是疾言厉色,可是现在呢,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再加一顿马屁拍上去,皇帝陛下显然是无比受用,连问话都温柔了许多。
李慕云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怀里掏出一团看上去有些年头皱巴巴的纸,双手托着道:“臣有一宝献与皇上!”
宝?李世民用尽目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那纸有什么名堂,而李慕云却在这个时候将纸交给了身边不远处的房玄龄:“房相看看,可能看出此物有什么非同寻常之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