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李二狗猛的抱住李贞的大腿,哭着劝道:“殿下,殿下不可啊,自古以来杀俘不祥,前有白起后有项羽,他们的下场您是知道的,咱可不能学他们啊。”
“什么?杀俘?”霍楚楼的脑中顿时就是‘轰隆’一声,所有事情都想通了,对啊,挖坑是用来埋人的,但埋的又不是四人,既然如此除了活人还能是什么?
‘噗通’,霍楚楼也跪下了,抱着李贞的另一根腿苦劝不休:“殿下,李兄弟说的对,自古以来杀俘不祥,且最是损耗气运,白起和项羽的下场可都不怎么好啊。”
其余人也都明白李贞准备干什么了,顿时就跪倒了一大片,纷纷苦劝不已。
“殿下,我军中粮草尚且足够,足够百万大军吃几个月了,并无缺粮之舆,殿下又何必做此损人不利己之事呢?”
“是啊殿下,这些俘虏都是上好的精壮,就这么杀了未免太过可惜啊。”
“殿下不可啊,您乃天潢贵胄,是天下表率,更应当以身作则,若是传出您杀俘的事情,不但对殿下您的名声有损,也会令别国对我大唐产生误会的啊。”
“殿下三思啊......”
“殿下......”
“殿下......”
“......”
第六十六章 谁说我要杀俘了?
第六十六章谁说我要杀俘了?
“......”李贞很奇怪,自己面前这些都是军人,而且大部分应该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在他们中西瓜大的字能识一箩筐的都算是有学问的了,平日里连书信都看不懂,怎么一劝起自己来,就说的头头是道?又是杀俘不祥,又是前途难料,又是利益难舍,又是为自己着想的......一个个说的有理有据有节,大道理小道理不大不小中道理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平时怎么就没见他们这么机灵呢?
李贞却是不知道,这些人平时之所以说不出大道理来,纯粹是因为他们没有被逼上绝路。但现在不同了,李贞都准备杀俘了,而且看这大坑的大小,要杀的人还不会太少,而且这样的大坑还不止一个......这么算下来,怕不是要扔进去数万人吧?也就是说这一战的所有青壮,差不多都要被活埋了......
算到这里,所有人的心中都开始发冷发寒,事情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他们不劝李贞了——李贞是谁?
他是当朝皇子,去年才封了王爷,据传乃是当今陛下最宠爱的儿子,其受宠程度比之太子尤要更甚。
这样的人物,皇帝会让他沾上杀俘的名声吗?
肯定不会了——再说,说出去他也没人信啊。
可是几万的青壮俘虏确实是不见了,这该怎么让皇上向天下臣民交代?
怎么向异国万族交代?
那就只能找一个或者一些人背锅了。
——而在李贞身边,还有比他们更合适的背锅匠吗?
当然......哦,对了,还有李靖。
可问题是人家李靖不在啊,人家去追缴残敌去了,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锅背不到人家身上去啊。
那在现场所有人中,还有比自己更适合背锅的吗?
当然没有。
所以......
所以为了不背锅;
为了不当替罪羊;
也为了保住性命;
还为了活着和家人团聚;
更为了不被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等等等等原因。
他们也只能逼着自己想出各种大小道理来苦劝李贞,希望能收回成命。
看着跪在李贞面前苦求的大小将领们,监督俘虏干活的士卒们也有点懵逼,为了李贞的安全,两者距离累啦的很远,因此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虽然不明所以,但见长官们都跪下了,他们也都老老实实的跟着跪下,于是‘呼呼啦啦’的又跪倒了一大片。
而正在干活的俘虏也被这一幕吓住了,也都连忙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跟着跪下——开什么玩笑,我们突厥人只是老实,可不是笨蛋,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汉人都跪下了,自己还站在那里岂不是在拉仇恨?就算那个小孩子没有注意到自己,但也难免事后被这些汉人士兵们修理......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先跪下再说,到时候就算汉人找茬,也找不到这一茬上去。
所以一时间,除了李贞之外,这荒谷中竟是没有一个人站着......
等哀求声小了一点,李贞连忙点头赞同道:“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杀俘确实不祥,而且突厥俘虏也是上等的奴隶,如果运入中原,能解决不少劳力问题,实在是好处多多,可比单纯的坑杀要强十倍不止。”
霍楚楼眼睛一亮:“那殿下可是改了主意了?”
“没有。”李贞回答的干脆利落,霍楚楼正准备起身,闻言身体就是一个趔趄,好悬没有摔倒。
“那殿下为何......”一校尉以为李贞是在耍他们,也不顾尊卑,双目怒睁,就要发飙。
李贞不紧不慢道:“你们说的确实有道理,坑杀俘虏也确实不是明智之举。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可从来没有承认过,我挖大坑是准备坑杀俘虏啊。”
“嘎......”所有人都傻了眼,没错,虽然这大坑的最大作用就是埋人,但李贞自己可从来就没有承认过啊,第一个说出坑杀战俘的人也不是李贞,从始至终李贞也都没有承认过,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幻想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