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李贞最恐惧的地方就来了。
财团控制朝廷,架空皇帝,皇位形同虚设,整个国家最终变成资本角力的竞技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国家的一切——就好像后世那些被财团控制了的国家一般,总统都是他们自己选举出来的,本身就是他们的代言人,整个国家彻底沦为财团们的玩物,再也没有一丝的自主权。
与世家相比,财团反而更加的可怕,因为财团一切都会以利益为主,他们对于利益的贪婪更加的赤裸裸,而不像是世家一样,至少还会为自己披上一身仁义道德的皮,但财团可就要红果果的多了,甚至为了利益,发动一场战争都不是不可能(至少一战和二战,就都是因为那些国家背后的财团在搞事情)。
不过当李贞将自己的疑惑说给几个心腹的时候,得来的却是他们的大笑。
“先生,舅舅,你们为何要发笑?”
“哈哈哈……”长孙无忌笑了一会儿,促狭道:“殿下,世人皆知您的目光长远,谁曾想您也有犯迷糊的时候啊。”
“舅舅这话何解?”
岑文本见李贞是真的想不明白,笑道:“殿下,您的问题或许存在,但是其实也用不着多担心。世人逐利,这乃是人之本性,又如何能够阻止?但是您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大唐真的按照您的规划走下去的话,我们朝廷本身就是天下间最强大的财团啊。”
“就好比殿下您的商会,几乎已经垄断了大唐的武器制造、钢铁冶炼、矿产开采、茶叶炒制、海产加工、香料生产、玻璃冶炼……等等产业,朝廷本身也有白纸生产、书籍印刷等等诸多产业上的垄断。
再有别的更多的产业虽然没有垄断,但也都参与了进去——殿下您自己说说,只要这些产业一直都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就能掌控天下一半以上的经济,别人拿什么超越我们?”
“……”李贞若有所思。
第三十二章 解惑
第三十二章解惑
“景仁(岑文本字)先生说的也正是臣要说的。”刘仁轨也跟着道:“别的也就不说了,就说这海上吧,以后等大航海贸易真的彻底展开,殿下您凭着天书的先知先觉,最肥的肉肯定都是我们自己吃的,吃剩下的骨头才能轮到那些商会吃,他们又如何能是我们的对手?殿下要是还是担心,不防在后来的航海中给朝廷划拉几块自留地,只要有这些土地在,又哪里用得着担心别人超越我们?”
“而且殿下不要忘了一点。”长孙无忌也正色道:“这天下说到底,还是按照拳头说话的,拳头大才是真理,只要我们能掌控全国的军队,别人纵然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还不是我们任由我们宰割?”
“对啊……”长孙无忌的话算是给李贞彻底开了窍了,事情都还没有发生,现在担心这些又有什么用?
何况,长孙无忌说的对,只要军权在手,保持军权的独立性,那些所谓的大财团,根本就只是自己手里的窝窝头,想怎么啃就怎么啃。
至于如何保持军权的独立性,这个倒也简单,李贞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军权本身就有一定的独立性,朝廷之所以能节制军队,除了大义的名分外,另一个就是钱粮了,只要保证军队的薪饷是由皇家直接发放,别人是无论如何也插不进去手的。
而且不要忘了,现在的大唐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讲究所谓的人权平等自由什么的,大唐可是真正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想要弄垮几个商会,还不是简单的事情吗?
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一些小官都可以弄垮一个家族,朝廷要是出手,还不是情轻而易举?
再立一些比如《反垄断法》、《专利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之类的法律,足可以限制财团们的发展潜力。再加上自己本身留下的财产,大唐以后就算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也足以保证权力的平稳过度,不会出现太大的混乱。
再说,难道就因为担心财团的发展壮大,就不开放航路了吗?那自己辛辛苦苦探索大海又是为了什么?
就因为一点小小的担心,就放弃这个计划——这岂不是因噎废食,未免太可笑了一点吧?
所以,航路肯定是还是得开放的,不过在开放航线之前,李贞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那些商会觉得,这钱来的太容易了。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在李贞的暗中的推波助澜之下,新航路的事情被炒得越发火热,那些商会们在而更是急不可耐。
然而当他们凑够了买船的钱后却突然懵逼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有钱是没用的,你再有钱,买不到船也只能站在岸上干瞪眼。
当然,不是说他们没有地方买船,在李贞的暗中布局下,整个大唐沿海基本上只要是有点规模的港口,都开设有船厂,这些船厂规模不同,大的比如越船可以单独制造战舰,小的则比如杭州造船厂,只能生产配件给大型船厂,但是技术积累都是有的,只要李贞愿意,这些船厂完全可以随时升级成为正规的造船厂。
然而无论船厂规模大小,这些船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李贞的。
倒不是说大唐所有船舶都是李贞的,但李贞的船厂也已经占据了大唐船舶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就是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中,都是一些规模不大,而且还只能生产内陆河流船舶的船厂,说是船厂,倒不如说是大一点的作坊更合适一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