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南皇_赵奔三【完结】(875)

  “带高句丽王高宝藏、高句丽大莫离支(相当于宰相,但是权柄已经超出了宰相,这是泉盖苏文自己给自己设立的一个官职)泉盖苏文、高句丽大将军……”

  林邑之后,则是高句丽,之所以如此一个南一个北,主要原因是林邑是李贞灭掉的,而高句丽却是李世民灭掉的,原本将李贞的功绩放在李世民前面就已经是大大的不敬了,如果再不给他安排一共第二名,只怕即便以李世民的大度,也会心生芥蒂的吧?

  “高句丽原为西汉元帝,建昭一年,扶余王子朱蒙建立……泉盖苏文逼宫杀荣留王,立高宝藏为王,独揽大权,王权旁落……我大唐乃天朝上国,不忍高句丽内乱,遂出兵平叛……奈何高宝藏不识时务,面对大唐大军反抗到底,实在是可恼可恨……高句丽遂灭……今特擒高句丽上下一众贵族,献于祖先灵前,望列祖保佑大唐,万世永昌。”

  又是宣读了高句丽的罪状,然后将其带了下去。

  不过相比于林邑的一众窝囊废,高句丽可要表现的冷静多了,或许是熟悉大唐的套路,意识到了自己可能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一众高句丽君臣倒是安安静静的跪在那里,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说话的。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说点什么,实在是他们不知道大唐此次的打算,不然的话,他们可能会比林邑闹腾的还要厉害呢。

  林邑可没有那么傻,这可是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情报,又怎么会这么无私的共享给别人?因此看着那些天天傻乐,毫无危机感的俘虏们,林邑人只有一个念头——一群傻逼,都这种时候了,你们还有心情完?玩吧,慢慢玩吧,等你们知道了你们的下场之后,我倒要看看你们会是什么表情?

  第一百一十章李世民的想法

  第一百一十章李世民的想法

  高句丽的贵族们可不知道大唐准备将他们贬成奴隶的干活干到死的,在他们想来既然大唐俘虏了他们,在献俘太庙之后,肯定会非常优待他们的,毕竟他们在高句丽的确的影响力还是很庞大的,大唐想维持高句丽地区的稳定,少不了他们的支持。

  何况,这件事情在之前可是有先例的,无论是突厥还是高昌,又或者是吐谷浑和吐蕃等等等等,但凡是被大唐击败的国家,他们的贵族们都得到了大唐的优待,除了那些自己作死的,老老实实当顺民的人都有一个很好的下场,虽然没有了自由,但是生命安全至少得到了保障,而且还会被大唐册封爵位,依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早在李世民俘虏了他们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去处——那就是和南洋的国王一样,全部投入隶圉司中,让他们劳作到死。

  在得知李世民的想法之后,李贞其实也是劝过他的,因为高句丽不同于南洋诸国,南洋诸国因为环境的特殊性,实在是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了懒蛋。这样的人如果并入大唐,不但不能促进大唐的发展,反而还会成为大唐的累赘。

  何况丛林法则注定了他们根本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你越是对他们好,未来他们就会咬你越狠,为了未来着想,干脆就直接从根子上将这个毒瘤切除算了。

  而高句丽不同,这个国家其实还有的救,高句丽立国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建立卒本扶余(也就是高句丽)。

  足本扶余在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的主体其实就是汉朝的乐浪四郡,只是后来汉朝衰弱,对这里失去了控制,朱蒙这才抓住机会占据了这里,建立了国家。

  所以说,高句丽其实就是一个一直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的割据政权,其主体百姓依旧是汉人,就好像唐朝时期的高昌一样,不同的是高昌是由汉人建立的国家,而高句丽却是以汉人为主体民族建立的国家,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高句丽族,其实就是汉族)——所以说后世某棒子国认为高句丽是高丽的前身,其实是非常扯淡的,高句丽的确占据了半个朝鲜半岛,但那是人家自己打下来的,后来觉得这地方不错,才迁移过去的,而高丽是高句丽被灭之后,高句丽的死敌百济人建立的,和高句丽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高句丽百姓对于大唐还是非常认同的(要不然李世民征高句丽,临走之前掳掠了高句丽那么多人口,却没有听说一个人跑回去的),对于这地方的治理,只能搬照高昌等国的经验,是不能按南洋的处理方法处理高句丽贵族的——因为说实话,高句丽王族对于高句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尽管如今已经被灭国,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建立了几百年的过度,王族的威望还是很强的。想要安稳治理高句丽,优待高句丽王族是必不可免的。

  只是李贞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李世民明显没有听进去,他认为高句丽之人实在是太可恶,虽然因为他们的勤劳,可以饶恕他们百姓们的冒犯罪行,但是作为王族,该有的惩戒却是不能少的,而他口中的惩戒,自然就是将这些贵族给扔到隶圉司去,只要干过五年还活着,自然可以还他们一个自由身。

  但是这可能吗?

  就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族老爷们,想要在不啻于人间地狱的隶圉司奴隶营中活五年,想想都不可能嘛。

  不过既然是李世民坚持,李贞也没有意见,再说高句丽人的确非常的可恶。他可是知道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但将自己的国家打没了,而且还在高句丽留下了几十万的将士尸体,隋炀帝撤退的时候太急,自然顾不上这些尸体,于是这些尸体就成了高句丽的战利品,在高句丽国王的命令下,高句丽用这些尸体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京观,用以宣示自己的功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