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这个笨蛋。”面对吴刚的傲娇,李贞冷嘲热讽:“你未免也太把你看得是一回事了吧?你算什么东西?父皇只是不愿意看到故人受苦罢了,他哪里有招揽你的意思,你自恋也要有一个限度好不好……话说,你不是重伤垂死了吗?怎么一帮你解开绳子,你就活蹦乱跳的了?莫非你刚才是装死?”
“你……噗……”吴刚刚想说什么,却不因为一口精气泄去,再也支持不住,一口献血喷出,再次摔倒在地上。
“我去……这什么情况?”李贞吓了一大跳:“你……我告诉你啊,这是你自己吐血的啊,和我可没有什么关系啊……你可别想讹人啊……”
面对李贞的搞怪,李世民哭笑不得:“好了,别耍宝了,还不快点传太医?”
“不用了父皇,他已经死了。”李贞摇头道,他刚才在吴刚的口鼻上探了探,已经没有了气息。
“如果他刚才没有那么激动的蹦起来,他这一身伤势只要休息一段时间,还是可以修养回来的,但是可惜,他太激动了……话说你们两个到底有什么仇怨啊?这个吴刚竟然这么激动,宁肯放弃生的机会,也要拼尽最后一口元气,骂父皇你一顿——当年你到底是有多对不起人家啊?”
只是稍微检查了一下吴刚的死状,李贞就明白他究竟是怎么死的——虽然明面上看起来他是被李贞气死的,但是实际上在他蹦起来的那一刻,就已经耗尽了他残存不多的生机,也就是说哪怕李贞最后不骂他,他也活不过一时三刻去。
李世民面露愧疚:“没办法,当年朕清剿息王余孽,下手太狠,难免会滥杀无辜……这个吴刚一家就在那年被……”
“额……好吧。”李贞明白了,难怪吴刚会这么怼李世民,原来是有灭族之仇啊。
“不说了,把他们都带下去吧。”
“是。”李贞一摆手,立刻就有侍卫将吴刚的尸体以及高定压了下去——当然,这样的重犯肯定是不能关在天牢的,天牢的防务看起来严密的,但是也不是没有破绽,只要是有心人,突破这里的防御救人并不困难。
何况高定这样的重犯,还是承剑溪的高层,掌握着承剑溪不少的机密,这样的人当然是要放在桃花内卫的密狱里才更加安全了。
“贞儿,这一次你做的很不错。”
送走了高定,李世民赞许道。
“父皇过奖了,这是儿臣应该做的。”李贞谦虚道。
“你知道父皇说的是什么。”李世民轻声道:“朕昔年年少气盛,做事情太绝,以至于息王连个后代都没有……朕生怕这一次你将承克也给抓了……你很好。”
“多谢父皇,其实儿臣的初衷并不是这个。”李贞有些汗颜,他留下洛克可不是为了给李建成留下一个血脉这个原因啊。
“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朕只看结果就够了。”李世民轻轻摆摆手:“身为一个君王,如果事事都锱铢必较,那么这个君王是活不了多长时间的,他早晚都得累死——相反,将一切事务下放给下面的人,之追求结果,不看过程,这样你才不会太累,你也才能活的更久一点。”
李贞躬身道:“是,儿臣明白了,多谢父皇教诲。”
但是对于李世民的理念,李贞却是不赞同的,将一切事务下放给臣属,这的确可以活的轻松,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底下人拿着鸡毛当令箭,为祸民间——这样很容易被人骂成昏君的。
就好像宋徽宗赵佶,他喜欢漂亮的石头,于是设立了一个花石纲。
而下面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
这肯定不是宋徽宗的初衷,他只是喜欢搜集漂亮的石头而已,可没有想过祸害民间啊。但就是因为下面人歪曲他的意思,将花石纲当成军国大事办理,这才导致了民怨沸腾。
所以说放权可以,但是要有限制的放权,否则很容易导致执行者的失控,从而酿成大祸。
李世民时期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吏治清廉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对下面臣子的掌控非常严格——我的确是将所有的权利放到你手里了,但是你本人可一直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只要你敢有一丝失控,那我就能从肉体上消灭你。
这才是李世民敢于放权的最主要原因。
“不说这些了,你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
第一百三十一章 离开长安
第一百三十一章离开长安
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啊呸……错了,应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层重茅……也不对,李贞没有这么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句倒是比较能形容李贞此时面对的情景。
此时已经是九月深秋,李贞正坐在船头,望着大运河两旁的景色,以及运河之中千帆竞过,不由心神激荡,意气风发——这就是盛世大唐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