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民心是在大唐这一边的,就好像后世的人民军和国民军打的时候一样,虽然在早期的时候人民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都比不上国民军,最开始的时候可很是吃了不少的亏。
但是因为人民军有民心,百姓视其为自己的军队,不但主动为人民军捐献粮食、引路,帮助运输屋子、帮他们修建工事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女参与人民军……这就导致了人民军无论打什么仗都是顺风顺水,不但不担心后勤补给,而且无论走到哪里,迎接他们的都是百姓的欢呼,很快就扭转了双方敌我态势,人民军更加完虐国民军。
而国民军不但在士气上比不过人民军,还要遭受百姓们的抵触,虽然有枪有炮,逼着百姓也能干成事情,但是不情不愿的百姓,又能有多大的效率?反而还因此导致百姓的民怨更深,民心尽失。
如今唐军在天竺的情况就和人民军差不多。
根据李贞得到的情报来看,因为大唐的消灭种姓制度的政策,为大唐赢取了大量的民心,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已经有不少的天竺人加入了大唐的军队,成为了仆从军,数量足足有十多万,更有百姓帮助大唐军队引路、修路、运输物资,主动参与到了消灭种姓制度的正义战争中来。
在天竺百姓们的帮助下,大唐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完成了物资的积累工作,反倒是遮娄其因为人数太多,调度不顺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将一百五十万大军调节完成,估计能到开战前调整完毕,就算是他们幸运的了,否则的话……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所以说,这十万大军对于李贞来说并不重要,他也是不想要的,因为他也知道,这真的已经是大唐的极限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船又不够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船又不够了
要知道去年的确是大唐最辉煌的一年,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灭国数十,纵观世界离世几千年,任何一个王朝也没有向大唐去年一般辉煌过。
但是辉煌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危机——一些与大唐接壤却没有被灭掉的国家,可是彻底被大唐去年的无敌姿态给吓坏了,在朝贡大唐的同时,也几乎是倾全国之力调集大军陈兵边境,时刻防备着,生怕大唐哪天脑子抽风了,就出兵进攻自己。
而大唐这边见到敌人来了这么多军队,自然也不敢大意,同样是调集重兵陈列在边境上,时刻防备着被吓疯了的敌人突然抽风突袭大唐。
如今大唐可谓是四面皆敌,几乎将国内的可用兵力抽调一空,这十万大军真的已经是大唐仅有的预备队了,除了长安城还有一点机动兵力之外,剩下的就是地方卫戍部队了,那些都是不能动用的。
所以说对于李贞来说,这十万大军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急需的,反而朝廷需要这十万人撑场子。
只是李世民坚持,李贞也只好接受,不过这十万人太多,水路肯定是不行了,他们只能借着长安到蜀中告诉公路行进,然后兵分五路,分别从不同的路线,穿越十万大山前往岭南,这才能和李贞汇合。
不过十万大山之中山路艰险难行,这一段路程需要的时间太长,根据李贞的估计,等天竺战事完结,这十万人都不一定能赶到,那时候他们能到达岭南,就已经算是他们的速度快了。
李贞来时乘坐的海船还停靠在杭州港口,只是加上了四万的少年军,船舶数量明显不够,就连代理杭州刺史吴炳军亲自出面搜集,在七天时间里也只是搜集到了大小海船一百艘,再加上李贞的船队的三百艘,平均一艘船上可以坐一百人左右,这也才能运走四万人——而李贞光是自己带的技术工匠,就超过了一万人,再加上那将近一万多的第一批少年军,这就已经占了运量的一半了。
也就是说,第二批四万少年军,最多只能有一半人跟船,剩下的两万人还是只能地奔。
“不应该啊。”房遗爱来回度步,嘟囔道:“杭州可是一个老牌港口了,在这里的海船应该不会太少才是,杭州港口的使用历史,应该是全大唐所有港口中,时间最长的了。”
“是挺奇怪的,我在临出发之前已经算过的,杭州港的船,是足够我们的人使用的。”刘仁轨也沉声道,他此时也可谓是意气风发,因为带领船队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为大唐寻找到了吕宋这么一片海外领土,所以他的封赏也是相当高的,李世民直接就给了他一个开国侯的爵位,和薛仁贵齐平,赏赐更是无数,要不是海军的规模在那里,大都督已经是极限了,再往上就是海军元帅的话,李世民甚至都还想将他的官给提拔个三五级。
“这的确是有点奇怪。”薛仁贵看了看一直低头沉思的李贞,道:“殿下,您有什么想法没有?”
“你们还记得吗?”李贞抬起头,若有所思道:“在回去长安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这里,被人找麻烦,将所有的船都给提前包了出去?”
“这件事属下也想到了,但是也不对啊。”薛仁贵依旧是眉头深皱:“那一次的罪魁祸首吴兆龙不是已经被抓了吗?而且根据吴刺史的汇报,这人已经被秋后问斩了啊,就算他还活着,他还哪里有能量搞这个?”
李贞反问道:“但是如果对手不是他,人家只是借鉴了他的手段呢?”
“这……”所有人都回答不出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