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百年的发展,到了东汉桓帝时期,人口恢复到了五千六百万。
然后又是黄巾起义,又是三分天下的,整整一百年的混战,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在公元280年彻底消灭了三国中最后一个国家吴国后,中国的人口只有一千六百万,最少的时候甚至还不足八百万。
然而晋朝也不是什么好鸟,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家越来越混乱,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再然后就是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汉人最少的时候甚至只剩下五百万,要不是冉闵的绝地反击,传下了杀胡令,给汉人留下了一口气的话,只怕汉人就真的要灭族了。
南北朝乱世整整持续了三百年,好在到了末期之后,大家都不怎么发动战争了,汉人才得以喘息了一口气,然后到了隋朝统一天下,隋文帝更是全力发展人口,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发展,到了人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已经恢复到了四千六百万。
但是紧接着就又是隋末大乱,人口再次锐减,贞观十二年的时候,也只不过有一千两百万人罢了,再然后到了755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开元盛世的巅峰,人口再次恢复到了五千万。
但是也就是那一年,大唐发生了安史之乱,大唐人口再次锐减,只是短短五年时间(760年),就从五千万跌落到了一千七百万。
又是四百年的发展,到了宋徽宗大观四年的时候,人口恢复到了四千七百万,这是北宋人口的巅峰,但是仅仅只是五十年,到了绍兴三十年的时候,整个宋朝的人口就再次跌到了一千六百万的历史冰点。
至于元朝就不说了,汉人人口几乎就从来没有高于一千万过。
之后明朝将元朝赶走,接手的汉人数量已经说过了,一千万多一点,到了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时候,再次恢复到了六千万,并且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六千六百万。
至于之后明末清初,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一千九百万,然后两百年后到了咸丰年间,人口已经高达四亿,自此之后中国人口一直持续走高,几乎再也没有下降过,一直到现在的17亿(据说)。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找美洲,找红薯
第一百六十七章找美洲,找红薯
通过上一章的数据大家就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中国人的恢复力是非常强大的,哪怕经历再大的困难,多么危险的绝境,只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人口上涨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有一个传说中的盛世降临,分分钟就爆几倍人口给你看你信不信?
所以说唐人不是不能生,他们如果真要是扯开了生的话,人口破亿是很简单的的事情,从一千五百万到一亿,速度是很快的,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年。
但是通过以上数据,同样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哪怕人口暴涨,但是想要破亿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造成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粮食上。
人可以生,想生多少生多少。
但是孩子生下来容易,可是你怎么养呢?
归根到底还是粮食啊,古代农业不发达,粮食不够,百姓不是不能生,而是不敢生。
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生下孩子,你也养不活的,反而还会多一个吃饭的人,分摊了平均口粮,原本能养活的孩子说不定都养不活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玉米被明朝皇帝引入中国,于是在万历年间,汉人人口进行了一次大爆炸,直接从明初的不足一千万,狂飙到了六千六百万,整整飙升了六倍。
而清朝更狠,从清初的不足两千万,到了晚清时期,就达到了四个亿,人口飙升二十二倍。
原因就在于红薯。
这是一种超级高产的粮食,一亩收数十石是轻而易举,比玉米的产量还要高——这还是在没有施肥,没有管理的情况下的产量,如果稍稍上一点化肥,这个数量还要往上升。
也正是红薯的出现,清朝的人口才进行了大爆发——这还是因为清朝的统治不怎么得人心,百姓民不聊生才有的情况,如果统治阶级稍微关注一下民生的话,那到了晚清时期,人口就绝不只要四万万这么点。
不然的话大家可以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于是人口从49年的5.4亿,到了77年的9.4亿——十八年时间增长了四个亿。
同样是四个亿的增幅,清朝用了两百年,新中国却只用了十八年——要知道清末到民国几十年战乱,中国的农业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新中国初期的时候,条件并不比清朝好多少,最多也就是在种植技术上有了一点提高罢了,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不如清朝呢。
此时听到了红薯这种超级作物的消息,所有人都只觉得热血上涌,都开始兴奋起来了。
“殿下,您所言是真的吗?那种红薯真的可以做到一亩地产粮数十石吗?”尽管知道自己不该怀疑李贞,但是刘仁轨还是问了出来:“美洲大陆上真的有那种高产的作物?”
“当然是真的,你还不相信本宫吗?本宫什么时候说过谎话?更何况这可是天书上记载的东西啊。”李贞看周围人想相信又不敢相信的样子,不由的又将天书搬了出来。
大家立刻就相信了。
但是他们更兴奋了,所有人都在脑海中开始幻想子如何去取得红薯种子了——如果不将红薯弄到大唐,那自己简直就是千古罪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