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
“我不能死……”
炮灰们鬼哭狼嚎的发起了冲锋,以最快的速度去清理障碍,刚刚步入百步之内,齐楚军一波箭雨就过来了,大量赵军炮灰倒地,溃败的情绪再也无法压制,退回去的时候,又是一波箭雨从已方射过来。
赵军在利用炮灰铺路,赵军主将,亲自领军的袁绍,正在营帐中与文武互相吹捧。
一身漆金甲,一副好皮囊,让袁绍上位者的形象凸显的淋漓精致,袁绍欢快又庄严的评头论足:
“纪灵小儿也!有勇无谋,这城下的楚军也不知是哪个自大的家伙在领军!”
上位者在评头论足,说的即合理又得体,下位者自然不缺巴高望上的。
关于这点郭图可以说是佼佼者,不等其他的竞争者抓住拍马的机会,吹捧的话已经自动冒出他的头脑,之后再麻溜的从他的口中说出,并且说的有声有色,经得起推敲,好像是真的似的:
“主公,纪灵算个什么东西?他不过是一个土鳖而已!读过兵书吗?有兵书给他读吗?
我们二十三万大军以势不可遏的气势而来,他纪灵就六万人马去了,还想着围城濮阳,错失了最后逃跑的时间。
连合兵一处都不会,还整个什么围三缺一,不知道这样他的防线被无限拉长,本就占劣势的人马不是更加分散薄弱了吗?
纪灵就是找死!亦或者他根本就不想做什么齐军第一将,想弃暗投明,投到主公账下。
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明显就是将死的病鸡呢?再说没做过凤尾,哪里知道凤的高贵。
还有那个楚军,他……”
正在侃侃而谈的郭图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直深藏不露,让他感觉到无限压力的楚军,想到了最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在他看来最可能的就是楚赵之间的竞争。
因此对于楚,他还不能说的太难听,留条后路嘛:
“这个楚军还是人少了些,就一万,哪怕再精锐,在我们二十三万大军的层层包围里应外合之下,除了投降还有其它选择?
倒是其中的万余楚军……”
至于齐,郭图还真没当回事,一味的杀鸡取卵,能成什么事?而连公都自家主公都懒得上表朝廷的武夫公孙瓒、守家奴陶谦,他根本没想过他们能成事。
更小的诸侯就更别说了。
说到楚军,袁绍的提起了心,说来也是奇怪,楚军明明已经大势所趋,为何会让自己钻了空子,一举攻占了洛阳,眼看着自己成就如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说实话他袁绍以前还真没将天子当回事,加上当今天子年幼,又是个愚钝的孩子,但如今还真离不开天子了。
不借助天子的光环,袁绍哪怕是四世三公,哪怕是党人领袖、游侠魁首、世家最崇高者。
在硬实力碾压一切的楚军,功勋累累前无古人的曹性比起来,他还真差那么一些,就算持平,就算地方势力选择观望,而不像现在这样大都依附他袁绍。
袁绍都很没有信心与曹性逐鹿。
袁绍不知道的是,表面上大家都支持他,其实很多已经开始暗暗选择观望了。
曹性大势已成,垄断知识传承的士家,这点眼界还是有的,跟最初不待见出身低微的曹性有了很大的区别。
曹性已经是士家了,不管这个血脉是不是真的,给自己披上士家的外衣,最起码代表了他对士家的重视,承认了士家的地位,也掩盖了士家投靠一个自己所鄙视的庶民的尴尬。
从无极甄家将女儿嫁过来为妾可以看出。
什么甄脱非曹性不嫁,那都是次要原因。
0594章 濮阳之战(三)
天下人都知道,曹性扶持豪强与庶民,看起来好像伤害了统治豪强与庶民的士家阶层的利益。
其实并没有,士家该做官还是做官,该享受做官的优先还是享受,该当地主还是地主,该当财主还是财主。
楚军根本就不像历朝历代更替时,新贵吞食旧贵族,并没有伤士家的根本,即没夺你的权,也没夺你的田,更没夺你数代人积累起来的财。
至于佃农的流失,且不说乱世使然,如今楚军带动的农耕技术飞速发展,光一个曲辕犁,就省下了多少人力,还有水龙给水车、水利作坊等等,各种各样科技技术的发明,更重要的是衍生了逐渐成熟的农场经营方式。
士家之本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再养那么多的佃农。
看似士家以剥削佃农为生,但佃农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君不见黄巾的主力成员,而且一人成你士家的佃农,他的子孙后代都是你的佃农,这是好事吗?
是也不是!
是给你带来了更多的人员可剥削不错。
但佃农多了,土地你家的土地却没有多,收成也就是固定的那些。
可吃饭的人多了,你再收以前的那么多的税,佃农怎么活呢?
总要活命,命都不能活了,不要命的事情就多了去了。
所以,只要土地不荒废,佃农对于地主来说越少越好。
至于安全问题,上万包过士家亲族与佃农混居的大坞堡,与全是最可靠的亲族居小而弥坚并且有地势依托的城堡比起来。
哪个防御力度更强,更安全,显而易见了。
说来说去,不止是郭图对楚军不敢得罪,如今整个士家阶层多是如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